許彩偉
[摘要]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建立是高中階段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歷史性突破,與其他的基礎性課程相比,通用技術課程的學習方式主要是設計和操作,在學習過程中側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教學方式和課程目標的特殊性,導致其課程的評價無法用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終結性評價是高中階段通用技術課程深入開展過程中的核心工作,在課程的具體實施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導向作用。文章結合具體教學情況,運用相關理論知識,對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終結性評價的方式和實施措施進行詳細的論述分析。
[關鍵詞]通用技術課程;終結性評價;高中
[中圖分類號]G63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20)06-0047-02
學習通用技術課程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拓展技術學習的視域,掌握基本的實踐技能和設計理念,形成一定的技術探究能力,最終建立一種對技術的濃厚興趣和學習愿望。終結性評價是高中階段通用技術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保障性措施,能夠充分保障通用技術課程的開展效果,從根源上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通用技術課程終結性評價的具體內(nèi)容
通用技術課程的終結性評價需要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學習過程中所運用的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要素進行定量化的描述,可以說是對學生技術素養(yǎng)的綜合性測評。雖然課堂教學程在高中階段的開展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從整體的發(fā)展結構上看依然處于初級階段,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用具開發(fā)有待進一步的探索。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無法通過過程性評價為通用技術課程提供借鑒信息,這樣一來,終結性評價在通用技術當中的作用就尤為明顯。在終結性評價體系中,教師需要對課程當中的知識、教學過程、教學方法以及學習的情感和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評價,進而形成一種立體化的評價目標。筆者認為,通用技術課程終結性評價的主要內(nèi)容包含五個部分,分別是:通用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常用技術的操作方法、技術設計和技術試驗的思想、技術原理的運用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下文的分析當中,筆者也將以這五個方面為基礎進行全面而細致的論述。
二、通用技術課程終結性評價的具體方式
1.書面測評
書面測評指的是通過考試的形式測試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對知識的重視程度,在使用書面測評方式時,教師要重點關注試卷的題型以及試卷結構設計的狀況。試卷的題型和結構指的是具有不同考查功能和作答方式的題目在試卷測評當中的具體比例關系,其不僅決定著試卷的難易,同時也影響著試卷的具體效果和可信程度。一般情況下,試卷當中的客觀性試題能夠對學生認知領域的能力進行全面檢測,題目的數(shù)量越多,測試結果的有效性也就越強。但是如果客觀性試題數(shù)量過多,就無法對學生的技術思維過程進行考量,也無法考查學生的知識原理運用情況和技術問題解決能力。試卷當中的主觀性試題雖然能夠彌補這些不足,但是由于學生答題花費時間較長,在題量的設置方面也需要合理控制。
2.技術作品測評
技術運用能力和技術設計思想是學生在通用技術課程學習過程中要掌握的基本能力。通過對技術作品的測評,能夠充分將理論和實際進行連接,學生在測評過程中直接面對的是真實的技術運用情況,這樣才能夠實現(xiàn)立體化目標的評價。在測評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在測評當中涵蓋技術知識的運用、技術設計的理念、技術圖樣的繪制以及技術運用的整體理念。例如“便攜式小書柜”的測評,不僅能夠對學生的技術成品進行評價,同時還能夠考查學生對于“便攜式”這一理念的理解程度,對設計方案、工具設備的使用狀況以及作品說明書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評價。
三、通用技術課程終結性評價的具體實施措施
1.不斷提升宣傳力度
通用技術課程作為普通高中的必修課程,有固有的存在價值,其特殊性也決定了其課程評價與常規(guī)的課程評價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從宏觀的教學課程規(guī)劃來看,通用技術課程終結性評價的實施需要在課程正常開設的情況下進行,這樣一來,通過終結性課程評價還能夠有效提升課程的整體水平。相關教育部門及教學工作人員需要利用大型考試,如會考和高考的影響力,不斷提升通用技術課程的知名度,進而提升其實施的力度。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要全面改變對通用技術課程認識上的偏差,避免具體的操作行為形式化和隨意化,不斷提升課程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的作用,使學生家長、教育行政部門、校領導全面意識到通用技術課程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推動作用,最終自動自覺地開展通用技術課程。
2.通過合理的政策提升監(jiān)督評價的水準
學校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要借助會考和高考等載體,構建完善的通用技術課程終結性評價體系。會考和高考制度是具備法律保障的重要評價指標,因此具有強大的約束力,但是在技術試驗和技術作品的測評方面,需要學校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這樣才能使評價工作有效落實,全面提升評價結果的公正性。教育管理部門需要在終結性評價的具體操作過程中制定規(guī)范合理的政策,并對終結性評價體系進行全面的監(jiān)督管理。
3.全面提升教師的評價技能
通用技術課程終結性評價的實施成果與教師的評價能力有直接的關系,因為教師是終結性評價工作的直接參與者,因此在評價過程中要突破傳統(tǒng)課程評價理念的限制,形成一種嶄新的評價理念。通用技術課程終結性評價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體現(xiàn)著新理念和新思路,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彌補自身在知識技能方面的欠缺,不斷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對自身的實踐體會進行不斷反思和優(yōu)化,通過系統(tǒng)化的學習和研究,將相關理論和值得推廣的評價理念進行轉化及創(chuàng)新,最終形成自己的東西。由于通用技術課程具有特殊性,因此教師在評價工作當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推動評價體系的建立,通過優(yōu)質(zhì)的評價工作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在通用技術學習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在開展實踐活動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全面開展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活動,對學生的評價進行科學的指導。
綜上所述,通用技術課程的終結性評價是課程深入開展的重要保障,高中階段是培養(yǎng)實踐能力的重要階段,因此相關部門及教學工作人員要從整體和細節(jié)的角度出發(fā),全面發(fā)揮終結性評價的作用,使通用技術課程持續(xù)深入地開展,最終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獲大量的實踐技能,全面提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馮蔚蔚.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終結性評價的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8.
[2]顧建軍.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目標[J].人民教育,2005(1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