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學校師德師風建設,要直面問題,積極應對,加強溝通與理解;加強學習,提升認識,引導教師明晰新時代師德規(guī)范要求;發(fā)揮教師身邊榜樣示范和帶頭作用,加強團隊建設和師德制度建設。
【關鍵詞】師德師風;教師培訓;兒童;家長
【中圖分類號】G45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09(2020)14-0058-02
【作者簡介】柴曙瑛,江蘇省常州市博愛小學(江蘇常州,213000)書記、校長,高級教師。
教師是教育之本,師德是教育之魂。良好的師德師風是教育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石,是學校良性發(fā)展的活水之源。江蘇省常州市博愛小學是一所有著近百年辦學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學校。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社會對學校、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教育面臨的改革任務越來越艱巨,教育工作自身的復雜性也越來越凸顯,在這樣的形勢下,作為一所老校、一所名校,如何凝聚多方合力,催生教師發(fā)展活力,提升學校內涵品質?我們認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尋求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有效方法與策略,提高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尤為重要。
1.敢于擔當,直面問題。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師德師風問題很容易引發(fā)負面輿情,而面對負面輿情,學校要積極應對,敢于擔當,不是談“輿”色變。我校及時成立學校危機事件公關小組,建章立制,形成流程,明確職責。接到有關教師的輿情時,我校第一時間進行核實,如果屬實,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實事求是面對公眾,接受家長的監(jiān)督。同時,在學校內部做好涉事教師的教育工作,加強工作方式的指導和心理疏導,讓教師遇到輿情也能正確對待,改進教育行為。還要暢通家長與班主任、任課教師、行政人員、校長的交流渠道,及早溝通,及早化解家校矛盾。
2.大力宣傳,弘揚正氣。學校充分利用全媒體的方便與快捷,積極爭取在電視、報刊、微信公眾號(省、市、區(qū)、學校)等多個平臺上,加大對學校優(yōu)秀骨干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新教師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舉措等的宣傳報道,通過宣導的力量弘揚學校的正能量,營造良好的師生氛圍。學校可以利用QQ、微信等多種網絡途徑,及時主動與家長進行溝通和指導,也可向家長推薦一些教育專家的良方,如推薦《正面管教》《不管教的勇氣》《原生家庭》《不吼不叫》等育兒書籍,引導家長科學認識孩子、了解孩子,家校合力支持學校育人工作。
1.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責任意識。國運興衰,系于教育;學校興衰,系于教師;教師素質,重在師德。通過對教師的調查和訪談發(fā)現,還有一部分教師習慣于埋頭苦干,兩耳不聞窗外事,忽視師德的重要性。所以,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如在教師大會上及時宣講《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等相關文件精神,開展爭做“四有”好老師的演講,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的重要講話。同時,學校更把促進規(guī)范辦學的各級各類督查工作做到深入人心,讓每一位教師時刻牢記不能僭越的師德道德底線。
2.筑牢兒童立場,聚焦生長點。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為師者必須以德為先。直接影響學生的是教師,只有教師具備愛生如子的博愛之心和仁愛之行,才能夠讓學生自由快樂生長,這樣家校矛盾才會大大減少。利用寒暑假,學校教科室協同其他科室向教師推薦了多種好書,內容豐富,除了具有學科性的書籍,更有通識性的讀物,如《兒童立場》《教師第一》《新手教師進階手冊》等。為了提高學習交流的有效性,在暑假教師培訓中,學校特別邀請成尚榮先生親臨現場,圍繞兒童立場,進行沙龍互動。通過沙龍,大家意識到教師的第一專業(yè)是兒童研究,只有真正地認識兒童、了解兒童、理解兒童,才能將學科專業(yè)發(fā)揮到極致。
1.發(fā)揮榜樣引領作用,抱團互助協同發(fā)展。斯霞認為:“要使學生的品德高尚,教師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焙玫慕逃怯袦囟鹊?,需要有辦法、有智慧的教師。我們要打破常規(guī)思維,善于發(fā)現,充分發(fā)掘、利用好這些教師資源,及時提供平臺,樹立榜樣,讓育人策略與大家分享,共促成長。2019年暑假,我推薦了數學教師鄭老師參加區(qū)里一個有關如何塑造學生希望、意志、目標、勤奮四種品質的半日訪談,她關注學生心理的小故事得到了專家的高度贊揚:“鄭老師的案例簡直就是另一個《56號教室的奇跡》?!毕襁@樣的教師,學校就聘為育人智囊團的專家,為一線教師作指導,讓他們少走彎路,尋找最佳成長路徑。同時學校會搭建多種平臺,通過班主任工作室、團輔活動、師徒結對、年度優(yōu)秀教師評選等多種方式,用足學校教師資源,借力校外專家,做好重要節(jié)點時段宣傳,用一個人影響一群人,用一群人影響一個學校的發(fā)展。
2.關注新手教師培養(yǎng),源頭把關加速成長。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2019年暑假,學校為了讓新教師盡快進入規(guī)范的職業(yè)發(fā)展軌道,提高新教師的職業(yè)生涯起點水平,抓準新教師的真實需求,由學校教師發(fā)展部牽頭,發(fā)展策劃部、學生發(fā)展部、后勤保障部共同合作,給每一位入職新教師獻上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新教師修煉指南》,為新教師找準努力的方向。學校以互動參與式培訓實現了新教師的深度參與,將參訓教師分成若干小組,每組3耀5位教師,形成一個新的集體,使小組成員有“家”的感覺,便于激發(fā)思維,深入討論。培訓教師不是站在講臺后,而是隨機坐在學員中間;培訓內容也不是將現成的教育理論講授給新教師,而是從新教師身邊的案例入手,提出若干能喚起他們的經驗、啟發(fā)他們思維的問題,使新教師產生“總想學”的迫切愿望。同時通過定期跟蹤、交流、反饋、完善,讓新教師從入格到入道中實現高起點的跨越。
學校是一個大家庭,教師需要安全、舒適、有溫度的工作環(huán)境,所以學校要健全師德考核體系,使評價更具全面性、科學性、人文性,在關注獎勵性指標(獲獎性的材料)的同時,更要關注過程性指標(關注班級常規(guī)管理、教學成績、人際關系),堅持以激勵為主、懲戒為輔的原則,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關注。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有內外合力,不斷向上,才能預見美好。每一位教師要嚴以律己,做一個與學校氣質相契合的有思想的教師,培養(yǎng)一群童心未泯、個性陽光、多元成長的少年,共建和諧師生關系,共筑家校美好橋梁,才能讓學校更有底蘊,更有內涵,更有品質。
[1]林琳援論新時期中小學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J]援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30):98.
[2]孫杰,魯君瑛.健全“四個機制”推動師德建設常態(tài)化長效化[J].北京教育:德育,2019(5):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