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姿
摘 要:在進行培智有效課堂教學研究中,教師要合理地把握課堂“八要素”,即能實現(xiàn)培智有效課堂教學?!鞍艘亍?,即緊扣課標和學生IEP(個別化教育計劃),合理把握教學容量,實施分層教學;準確把握學科特點,以課堂活動游戲落實教學重點難點等,為課堂的有效教學提供保障。
關鍵詞:“八要素”;培智學校;有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760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9-09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01-0116-02
有效課堂指在常態(tài)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引領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nèi)高效率、高質(zhì)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發(fā)展最大化的教學。近幾年,湖南省湘潭市特殊教育學校(以下簡稱“我?!保┮恢遍_展培智有效課堂教學研究,筆者認為,全面把握課堂“八要素”,能實現(xiàn)培智有效課堂教學。
一、緊扣課標和學生IEP,合理把握教學容量,實施分層教學
要以生為本,教師要根據(jù)班級統(tǒng)整目標,做好分層教學目標設計。智障學生由于個體差異大,知識基礎、技能參差不齊。因此,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能體現(xiàn)對學生的個別化教學。同時,對課堂教學容量的把握,要恰到好處。一堂課,教學內(nèi)容的多少,對課堂的成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容量過多,學生無法掌握,似乎是“蜻蜓點水”,沒有效果,教學任務未能完成;容量過少,學生吃不飽,留白時間過多,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
二、準確把握學科特點,促進課堂有效教學實施
教師要緊扣學科目標,實施課堂教學。眾所周知,不同的學科,教學目標不同,教育手段與教學方法也是有很大區(qū)別的。教育部2007年頒布了《培智學校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中指出了“7+5”課程,這些課程除具備“以生活為核心”這一特點,還必須突出所在學科的特點。教師只有準確把握好了學科目標,才能較好地實施課堂教學(主題教學或分科教學等),確保培智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在把握學科特點的同時,一定要根據(jù)學科所需,選擇適當?shù)慕虒W場地,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需要走出教室、走進不同的環(huán)境,豐富學生的體驗,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三、以課堂活動游戲,落實教學重點、難點,實施愉快教育
教師適時實施活動、游戲教學,能突破教學重點、難點。課堂活動、游戲能調(diào)節(jié)情緒、活躍氣氛、鞏固新知,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可根據(jù)智障學生的特點,組織多樣活動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勢,努力營造培智幸福課堂。如我校郭老師的美工《小白兔頭飾》,整堂課充滿了愉悅。教師在讓學生感受小白兔生活習性的基礎上,設計了“小白兔找食物”的活動,給予學生充分體驗的空間,讓學生感受戴上親手制作的小白兔頭飾進行活動的樂趣,這也較好地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四、以生活化教學,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
首先,教學技能目標的確定,應該是源于學生生活需要的,它能解決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教師確定的教學技能目標,一定是學生生活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通過教學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技能遷移應用到實際生活之中,使其逐漸形成生活技能,為生活服務。同時,教學素材的選擇,應該是貼近學生生活的,它能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其次,教學方法的選擇,應該是來源于學生生活的,它利于學生掌握和接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方法,寓生活原型于教學過程之中。如培智教學中的情境教學,就是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讓學生通過扮演、體驗,獲得知識經(jīng)驗。
五、適當運用培智教育教學原則和教學法,為課堂的有效教學提供保障
為確保培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培智教育的一些基本的教學原則和方法,如個別化教學原則、直觀化教學原則、充分練習原則等,以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培智教學中,個別化教學原則的運用較廣,個別化教學要體現(xiàn)教與學的個別化,處理好整體與個別教學的關系。
另外,智障學生要獲得某項知識或技能,必須通過一定量的練習達到預設目的,因此,充分練習原則能確保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此外,游戲教學法的運用,能讓枯燥重復的學習變得有滋有味,讓學生在玩中學,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六、將信息技術(shù)與課堂有效整合,構(gòu)建培智智慧課堂
新技術(shù)與教育的完美結(jié)合,可優(yōu)化教育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利用多媒體觸控一體機等新技術(shù)與課堂整合,能實現(xiàn)多感官刺激,向?qū)W生展示圖片、微視頻、聲音等內(nèi)容,有效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在充分感知信息后,在教師啟發(fā)下接受信息,達到知識遷移,從而真正將信息納入自身知識結(jié)構(gòu)。運用班級優(yōu)化大師、希沃白板等新技術(shù)與課堂整合,能較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xiàn)對培智學生的有效獎勵強化。運用IPAD等新技術(shù)與課堂整合,能實現(xiàn)培智教育的個性化教學。如使用Aischool教學中心軟件和IPAD教學,教師分層次推送習題實施個別化教學,構(gòu)建了培智智慧課堂。
七、活用教材,恰當選擇教學資源
恰當教學資源的選擇,便于學生學習。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培智學校在教材的使用中,大多借鑒的是他校的教材,這些教材的選用,有很大的地域局限性。因此,教師要打破教材的狹隘框框,要以課標為依據(jù)對教材進行重組和處理。另外,教師也要活用教材,以達到讓學生通過學習,習得生活經(jīng)驗的目的。如我校蔣老師上的一課《銀行辦理繳費業(yè)務》,課文對繳費的實用技能只是一句話帶過,教師則設計情境“去銀行繳費”,學生通過“取號、等候、繳費、核對”的實踐操作,積累了生活經(jīng)驗。
八、采取一定學習形式,有利于教學任務的達成
在培智教育中,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不但有利于學生間的互相學習和幫助,而且有利于教師適時指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需求進行同質(zhì)分組或異質(zhì)分組,主、助教協(xié)同教學,對各組給予一定支持,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最終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首先,教學當中的一些細節(jié)不容忽視。如教師講課時與學生的距離不能太遠,尤其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考慮離開黑板、離開講臺,到學生們中間;其次,學生座位可以合理安排,可以兩個小組坐,可以全班圍成一個長方形,也可以面對面坐等;再次,教師的課堂語言不能過多,語言應簡單清楚,利于學生接受理解,同時教學的板書要精簡,利于學生記憶。
參考文獻:
[1]樸永馨,顧定倩.特殊教育[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2]劉全禮,李玉向,湯劍文,等.特殊教育的課堂教學評價概論[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