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階段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深化,傳統(tǒng)的鋼琴教學方式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已經(jīng)不再適合當前的教學。學習鋼琴不僅能掌握樂理知識,陶冶情操興趣,又能提升自身藝術素養(yǎng)。因此,學校要積極對現(xiàn)有的鋼琴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現(xiàn)代教育理念為理論,不僅要對鋼琴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改進,而且要對鋼琴教學手段進行創(chuàng)新,既實現(xiàn)學生鋼琴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提升,又注重音樂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現(xiàn)代教育理論;鋼琴教學;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4-0182-01
【本文著錄格式】楊曉琴.基于現(xiàn)代教育理論視角的鋼琴教學研究[J].北方音樂,2020,02(04):182,185.
在新的教育教學的環(huán)境下,國家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培養(yǎng)更加重視,其中音樂教育作為當前教育的重點內容,鋼琴教學是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學習鋼琴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建立高尚的情趣,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學校甚至大學都開設了鋼琴課程,鋼琴教學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了,鋼琴課程也成為了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但由于鋼琴課程剛剛起步,其凸顯的問題也十分明顯[1]。
一、鋼琴教學中產(chǎn)生的問題
(一)差距過大的學生水平
在學校開展鋼琴課程的教學之前,有的學生可能學習過鋼琴,對鋼琴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比較了解;有的同學可能還對鋼琴的知識、技能一竅不通,學習時要從基礎上學起。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的先天性和興趣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前者在學習鋼琴時要比后者快上很多,加之教師如果追求高質量的樂曲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在其影響下,前者會很快地學會樂曲,而后者便會被無情地拉開差距,這不僅會讓零基礎的學生打消對鋼琴學習的熱情,對教師的教學進度也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
(二)單一的教學模式
現(xiàn)學校傳統(tǒng)的鋼琴教學方式是教師講授學生固定不變的樂曲,這種鋼琴教學方式單一并且枯燥,教學的目的也就是教會學生“樂曲”的彈法而不是“鋼琴”的彈法,其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沒有創(chuàng)新,學生們就是再做機械的復制工作,完全提不起學生學習鋼琴的熱情[2]??菰锏慕虒W方式使鋼琴課程成為了難熬無趣的過程。加之學生多,教師少,學生產(chǎn)生的問題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學生的錯誤也得不到及時糾正,從而降低了學習的效率與質量。
(三)落后的教學觀念
現(xiàn)在開展的鋼琴課程中,教學方式還停留在教師教一段、學生跟著學一段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們只是被動地模仿老師教授的過程,而不能自主地對鋼琴進行學習。學校開展鋼琴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感和音樂素養(yǎng),而教師的目的只是讓學生學會彈鋼琴的技能,這導致學生將鋼琴只作為一味的刻板學習而忽視了對其藝術深刻的感受,違背了開展鋼琴課程的初衷。
二、現(xiàn)代教育理論下的鋼琴教學策略
(一)階梯式教學
現(xiàn)代教育理念要求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學習內容,保證教學內容適合學生發(fā)展需求。因此,在鋼琴課程教學中要運用階梯式的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對鋼琴的了解程度和學習天賦,為每個學生制定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比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摸底考試,以平常講授的鋼琴知識為考題,了解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教師對試卷進行統(tǒng)一批改,將成績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進行排序,找出成績較低的學生在某些鋼琴知識上的不足,借此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對教學進度進行適度減慢,對試卷中學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識面進行教學,從而提高整體學生的鋼琴基礎知識。再者,因為學生對鋼琴的了解程度有多有少,導致在鋼琴學習時掌握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課下交流,或者以調查問卷的方式了解學生對鋼琴學習的接受程度,以此采取相應的對策。比如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會分配一個鋼琴學習掌握好的學生擔任組長,以優(yōu)帶劣,加上教師對每個組的輔導,將鋼琴學習差的學生鋼琴水準提高上來,這不僅帶動了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還對鋼琴的整體學習有了進一步提高,為教師后續(xù)開展鋼琴學習、增快教學進度奠定了基礎。
(二)情境式教學
合理使用情境式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開展情境式教學方式,可以在簡短的時間內讓學生進入到音樂氛圍和演奏狀態(tài)中,是音樂教學中最常見的教學方式之一。鋼琴不同于其他樂器,對演奏者的彈奏狀態(tài)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一些學生在上鋼琴課是不能及時將生活情境轉移到音樂教學情境之中來,在短時間內無法實現(xiàn)狀態(tài)和情緒上的轉變,這樣會導致才彈奏鋼琴時聲音會浮躁、虛散,進而水平不能得到正常發(fā)揮。教師作為鋼琴課程上的指引者和組織者,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適當?shù)那榫?,為學生狀態(tài)的改變提供一些幫助。比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用簡練的語言幫助學生回顧之前學習的曲子的風格、背景等,以語言文字的魅力將學生的狀態(tài)拉入到教學的情境之中來;又比如在彈奏樂曲之前,教師可以演奏一支與之風格相近的樂曲,幫助學生回憶起樂曲的曲調,讓學生能夠激發(fā)學習與演奏的欲望?;蛘撸處熯€可以借助多媒體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工具,播放一些音頻、視頻和圖片,讓學生通過這些媒介了解教學內容。通過以上情境式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最快融入到音樂氛圍中來,以便更好地進行鋼琴樂曲的學習。
(三)啟發(fā)式教學
現(xiàn)代教育理念要求學生對于知識要有主動建構,所以,在鋼琴課程的教學中可以運用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從刻板的學習教師彈奏、復制教師演奏,改進為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對所學的知識自主探索、變通應用,打破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式。例如,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對所學樂曲的風格曲調、創(chuàng)作背景、思想感情有大致的了解,再讓學生自主設計樂曲的演奏方式,并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發(fā)揮,之后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指出優(yōu)缺點并加以改正,讓學生們進行演奏再創(chuàng)造[3]。啟發(fā)式教學不僅尊重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并且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今后學生鋼琴課程的學習有深刻影響。
(四)對話式教學
音樂作為藝術的體現(xiàn),是人們重要的文化思想,因此,鋼琴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彈奏技能,更要對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只有了解音樂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感情內涵,才能更好地進行樂曲的演奏。對此,教師要對音樂作品的文化底蘊進行深刻的對話式教學。鼓勵學生從人類學、哲學、社會學、多個層面入手,或者依靠信息技術工具對音樂作品的文化內涵深入了解。教師也應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開拓學生的知識領域,進而拓寬音樂文化視野,促進學生的藝術文化內涵。
三、結論
總而言之,隨著現(xiàn)階段教育能力、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教學內容與課程上也會越來越豐富。學校開展新課程的同時,要將先進的理論和新式的教學方式融入其中,依靠現(xiàn)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努力提高教學水平。開展鋼琴課程,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大突破,與此同時,更要注重鋼琴教學的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為學生培養(yǎng)高尚情趣、提高音樂素養(yǎng)進而全面發(fā)展提供優(yōu)秀的墊腳石。
參考文獻
[1]張陽明.關心教育理論對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3(7).
[2]尹鶴靈,熊校良,萬里鵬.基于整體教育理論的學生發(fā)展指導工作初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4).
[3]蒙貴蓮.我校教育理論課教學改革評析[J].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2).
作者簡介:楊曉琴(1977—),女,四川合川人,本科學歷,職副教授,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