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祥 何春蓉 晏娟
摘 要:汽車維修工程是汽車服務工程專業(yè)開設的一門理論緊密聯(lián)系實踐的核心專業(yè)課程。當前教學過程存在重理論、輕實踐及交叉學科知識融合度不夠等問題。為了適應地方經濟發(fā)展的實際需求,本文以服務于三峽庫區(qū)的汽車服務產業(yè)為出發(fā)點,結合筆者所在團隊多年的教學經驗,對課程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針對性的提出教學改革的措施和方案,以期能夠切實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汽車維修;教學改革;實踐教學;應用型院校;課堂討論
0 引言
地方型院校理應為地方經濟的發(fā)展服務,重慶三峽學院作為三峽庫區(qū)唯一的大學,其辦學專業(yè)的設置也緊緊圍繞庫區(qū)經濟發(fā)展的特色。當前三峽庫區(qū)已逐步形成了汽車電子、汽車制造裝備及汽車服務等產業(yè)鏈,且產業(yè)群規(guī)模也逐步形成。
《汽車維修工程》作為汽車服務工程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程,將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緊密結合,既要求學生掌握可靠性理論、汽車修復方法、汽車維護制度及汽車修理工藝等理論知識;又要求學生掌握汽車常用檢測儀器設備,具備分析故障、診斷故障及排除和維修故障的能力,為畢業(yè)后從事汽車檢測、維修或相關工作奠定扎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1 課程教學現(xiàn)狀
汽車維修工程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yè)必修課,在專業(yè)開設時就將其列為專業(yè)核心課程。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課程團隊總結出了之前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存在的一些問題:
1.1 重理論輕實踐
課程包含可靠性理論、零件失效理論及修理工藝等理論知識。傳統(tǒng)的課程設置往往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學習,卻忽視實踐操作。而應用型院校的學生由于學習方法和學習基礎的原因,學習理論知識往往具有一定難度。即使是部分刻苦認真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了書本知識,卻因為缺少實踐操作的機會,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知識。
1.2 不能融合多學科知識
汽車是包含機械、電子、計算機的復雜系統(tǒng),汽車維修也是一個包含汽車構造、汽車電子、汽車生產工藝及汽車檢測和維修等眾多內容的實踐性操作。傳統(tǒng)的上課方式,不能模擬實際的維修環(huán)境和維修過程,也不能將涉及的眾多學科內容有機整合,形不成知識體系,無形中加大了學習難度。
1.3 專業(yè)基礎知識不扎實
作為地方性應用型大學,不得不承認的一個問題是大部分的學生學習能力差,學習興趣低,也缺乏主動性。雖然本課程所要求的基礎知識大多是在大學里學習,但是由于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能力的問題,很多學生在學習本課程前對汽車構造、汽車理論及汽車電子等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掌握不足,造成包括汽車維修工程等后繼課程學習難度加大。
1.4 實踐與理論結合度亟需提高
相對于理論課程的學習,學生更喜歡具有一定樂趣和操作性的實踐學習。但是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需要理論知識的指導。很多學生在完成某些實踐操作時,往往不知道該操作的目的和作用,只是機械的按照老師的要求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老師則會因為理論課程上講過,認為學生已掌握或應該掌握理論知識,缺乏針對性的指導;或者是因為同時操作的學生多,來不及對所有學生都進行指導。
2 改革目標
汽車維修工程課程的教學改革需要總結之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經驗,提高教學效果。改革目標是要以強化實踐教學、提升理論教學,增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度為主線,以優(yōu)化教學方式和教學過程為手段,使學生牢固掌握汽車可靠性、零件失效、汽車修理工藝等理論知識;能根據汽車發(fā)動機、汽車底盤和車身表現(xiàn)出的故障模式,結合維修條件和維修設備,合理安排檢測、診斷和維修方法,切實全面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畢業(yè)后的就業(yè)競爭力。
3 改革措施
3.1 充分利用多媒體
當前高校教室不再只配備傳統(tǒng)的黑板,基本上都裝備了電腦及投影儀,少數(shù)高校還配備了更先進的多媒體設備。由于課程內容的特殊性,汽車基本結構和基本原理很難用文字描述,在傳統(tǒng)的黑板上繪制原理圖或結構圖則費時費力。而圖片、動態(tài)圖和視頻則用不著過多的解釋就可以能向學生傳遞信息。且合理的安排好多媒體內容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興趣。因此課程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提前準備好圖片和視頻等多媒體素材,利用這些素材向學生生動形象的展示課程內容。
3.2 強化實踐
維修汽車是一個參與勞動和實踐的過程,因此汽車維修相關的課程也不能僅僅局限于理論而脫離實踐。傳統(tǒng)的課程以理論為主,實踐為輔,學生參與實踐鍛煉的機會不多。課程改革后應當合理增加實踐課時,給學生更多實踐的時間和機會,才有可能讓學生在實踐中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并且不斷總結和比較。任課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則應該時刻觀察、與學生及時交流,提醒學生注意必要的知識和注意事項,讓“教——學——做”融為一體。最后,高校還應該積極拓展校外實踐基地,多于汽車維修或維護企業(yè)交流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更貼近生產實際的實踐學習機會。
3.3 鼓勵課堂討論
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有自己的想法,而傳統(tǒng)的課堂沉悶而無活力,很多學生都非常抵觸。因此課程可以安排合適的內容讓學生討論,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也可以對其他同學的意見進行辯論和補充。如此,不僅可以有效活躍課堂的氣氛,提高學生的興趣,也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當然,討論必須在老師的指導和引導下進行,不得天馬行空討論與課程無關的內容。
3.4 提升教師水平
汽車維修工程是一門對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要求都很高的課程。當前不少高校的年輕教師獲得學位證書后,經過簡單的教師資格培訓后就入職擔任課程任課老師,基本上沒有實踐學習的經歷。因此高校應該根據課程的特殊性質,安排任課教師在相應的企業(yè)完成一定時間的掛職鍛煉,以此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而不僅僅是局限于書本知識的講解。
3.5 加強教材及教學資源建設
汽車生產工藝、汽車技術及汽車維修維護工藝的革新速度很快,當前不少教材的內容已經過時,很多教材仍然在拿上世紀的車型舉例。因此課程應該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做到與時俱進,并且應該注意收集和教學有關的各類素材,必要時可以組織師資力量編寫符合當?shù)仄嚠a業(yè)鏈的新教材。
3.6 考核改革
課程考核不僅應該對學生進行考核,也應該對老師進行一定程度的考核。
對任課教師的考核主要是從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教學管理等方面進行監(jiān)控和評價,不定期的安排資深教師對任課教師進行隨機聽課,以此對老師進行監(jiān)督和反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此外還可以對學生代表進行調查,以便讓學生反饋教學效果。
對學生的考核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案,將理論考試、實踐考核和課程參與度進行量化后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筆者推薦的量化標準見表1。
4 結論
汽車維修工程是汽車服務專業(yè)的核心課程,本文對當前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部分問題進行探討,結合筆者所在課程團隊的多年任課經驗,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和方案,從強化實踐教學、提升理論教學,增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度等方面提升課程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紅梅,李昕光,馬振江.強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汽車維修工程教學改革研究[J].經濟師,2015,(12):238-239.
[2]胡淳,李國慶.基于項目教學法的《汽車維修工程》課程教學改革與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02):145.
[3]司傳勝.多媒體技術在汽車維修工程課教學中的應用[J].教書育人,2004,(01):18-19.
[4]張毅.《汽車維修工程》精品課建設與實踐[J].中國科技信息,2011,(17):190.
[5]班孝東.“汽車維修工程”課程的教學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5):54-56.
[6]王益飛.汽車維修工程一體化式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科技展望,2016,26(33):186.
[7]李國慧,魏飛,姜萌.“新工科”背景下汽車維修工程考核改革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46):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