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薇
摘 要:隨著數(shù)字化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電教多媒體資源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得到了有效應用,調動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能夠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確保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對中職語文教學中利用數(shù)字資源提升課堂教學實效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數(shù)字資源;提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
近年來,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中的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已經(jīng)逐步甚至是廣泛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它一改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的單一的呈現(xiàn)方式,以其教學過程的可視化、互動化、個性化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起來,變得引人入勝。于是,對于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熱情在教學戰(zhàn)線上空前高漲。因為,它不僅發(fā)掘了教師的潛能,促進了教師把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同時也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
數(shù)字資源的一項重要特色就在于“多”,它集文字、符號、圖片、影像、視頻等多種媒體于一身。為學習者提供多樣化、多層面、多效果的可交互式操作教學環(huán)境。數(shù)字資源在教學中的作用不容忽視,數(shù)字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更不能忽視,它可以使學生學習的興趣“濃”起來,課堂教學模式“活”起來,讓學生的視野“寬”起來,讓學生的思維“躍”起來。
一、數(shù)字資源為語文課堂教學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作為教學開始的第一步,生動直觀地課前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讓他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此,在剛開始上課時,我利用多媒體營造了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將學生帶入到學習環(huán)境中,探索知識。如,在教學《故鄉(xiāng)的榕樹》這一課時,我借助多媒體投影榕樹圖片,及福建、臺灣地區(qū)“崇榕”習俗,并配上朗讀,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去體會文章語言的美,思考文章為什么叫“故鄉(xiāng)的榕樹”,作者所要表達怎樣的情感?當我提出問題后,學生會仔細去閱讀文章內容,新課的學習產生興趣,認真去思考問題,自覺地去探討問題,發(fā)表自身的意見和看法,整個課堂學習氛圍變得非常活躍。又如,在教學《威尼斯商人》這一課時,我先借助多媒體出示威尼斯圖片課件,讓學生進行仔細觀察,并說出這座城市被什么所包圍?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將學生帶入到威尼斯文本的學習情境中。同時,我播放與文本內容相關的視頻資料,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被威尼斯這座城市的美景所吸引。這樣,電教多媒體資源就將文本中的無聲資源以有聲的視頻、動畫等形式展現(xiàn)出來,化靜為動,讓學生對文本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為語文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數(shù)字資源為語文教學中解釋疑難問題搭建了橋梁
在語文課本中有一些內容較為抽象,學生無法全面理解,盡管教師在講述的過程中非常認真,細致,對于基礎成績較弱的學生來說,他們也難以及時去消化和吸收,學生還是存在一個懵懂的狀態(tài)。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科學地應用電教媒體資源將文本中的抽象、復雜的重難點知識轉化成直觀易懂的知識,為學生解答疑難問題搭建橋梁。如,在教學《這個世界的音樂》這一課時,要讓學生單純從讀課文直接去體會這個世界的音樂,弄清文本中“音樂”的含義存在一定的難度,效果不佳,這時,我借助多媒體資源來教學,將蝙蝠休息時發(fā)出的奇特、清脆卻又倍感孤凄的聲音播放出來;將蟋蟀、蚯蚓的合作的歌曲播放出來;將鳥類語言背后的美妙音樂播放出來……讓學生直觀地去感知這個世界的音樂,理解文本中“音樂”的含義,學會去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又如,在教學《景泰藍的制作》這一課時,掐絲和點藍這兩道工序非常復雜,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單靠教師口頭進行講述,十分單一、枯燥,學生興趣提不起來,更不用說去理解這一內容了。這時,若是利用電教多媒體資源的視頻多花功能,將掐絲和點藍這兩道工序的制作過程動態(tài)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去觀察,將學生帶入到動態(tài)教學情境中,自然而然的會理解這一難點內容。這樣一來,學生學得更加輕松,愉悅,教師教得也更加輕松,教學的效率會更高。
三、數(shù)字資源為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帶來了無限的遐想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數(shù)字資源的應用為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其優(yōu)勢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不能實現(xiàn)的。但要將數(shù)字資源的作用全面發(fā)揮出來,必然離不開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活動。在中職語文課本中,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內容,學生學習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其語言的概括性、跳躍性強,給人留有想象空間。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就要把握好時機,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弄清文言文的語言特色,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如。在教學《魚我所欲也》這一內容時,我先借助多媒體來范讀文本內容,讓學生認真地聽,注意讀音、節(jié)奏、情感等,在讀到第二段中“簞”、“豆”時,我出示與其對應的兩張圖片,分別是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及器皿,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了解字的意思。范讀完之后,我利用多媒體將每句所對應的中文翻譯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仔細觀看,并出示問題:這篇文章要論證怎樣的中心論點?提出論點后,文章又是如何圍繞論點逐一論述的?這篇文章應用了哪些修飾手法,有怎樣的作用?讓學生去思考、想象,在幾千年前,孟子就已經(jīng)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舍生取義”的觀點,那么,在現(xiàn)代社會,我們所面對的誘惑也越來越多,在各種各樣的考驗下,我們需要做做什么羊的選擇呢?通過這樣的方式,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總而言之,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數(shù)字資源的應用,有效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手段中存在的不足,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重視數(shù)字化資源的應用,發(fā)揮其技術優(yōu)勢,構建高效的信息傳輸渠道,豐富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國冠.淺談如何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中小學電教,2011.
[2]馮護寶.淺談多媒體教學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8.
[3]朱驍紅.淺析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影視資源的有效運用學[J].職業(yè),2014.
[4]吳洪波.淺談多媒體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yè)技術,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