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書君 葛媛媛
摘要:“三全育人”的理念具有原創(chuàng)性,是完全植根于中國高校沃土而孕育出的有效的育人理念。以Z職業(yè)技術學院的二級教學單位——師范教育分院近三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為個案展開研究,在宏觀分析新形勢、新情況特點的背景下,通過座訪談的研究方法掌握該分院2017-2019年招生生源情況及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呈現(xiàn)出的新特點、新問題,以“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為理念和方法支撐,歸納總結出剛柔并濟,開啟全員育人模式;精準施教,盤活一、二課堂優(yōu)勢互補;優(yōu)化隊伍,全方位選樹榜樣典型等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三全育人”;全員育人模式;多元化的學生結構
2017年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所處的歷史方位給出明確界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呼喚新思想,新時代更呼喚新作為。在特殊的歷史節(jié)點上,“培育時代新人”已成為國家和人民對高等教育的共同期盼與囑托。高職院校作為培養(yǎng)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基礎工程[1],在新時代中若想辦出讓人民滿意的職業(yè)教育,務必在認清新形勢的情況下迅速做出反應,結合新形勢下產生的新情況,在理清育人工作內容的同時,運用新理念、實踐新變革才能有效完成國家和人民給予的時代重托,才能開創(chuàng)性地打開“育時代新人”的積極局面。
在高職高專的專業(yè)類別中師范類專業(yè)教育有其獨特性與重要性。師范類專業(yè)是為踐行教育報國的基礎性專業(yè),是培育“四有”好老師的前提保障,更是決定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水平的奠基工程。所以,抓好抓實師范類專業(y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為重要。高職師范類專業(yè)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雖然稍好于同層次其他專業(yè)學生,但是該群體依然具有高職學生與身俱來的普遍特點,比如:部分學生存在學習習慣不良、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行為散漫自由等問題。所以,在新形勢下關注高職師范類專業(yè)學生呈現(xiàn)出的新特點和新問題,全面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提出可行對策以確保育人質量,對有效提高立德樹人總體工作水平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以Z職業(yè)技術學院(以下簡稱Z職院)的二級教學單位——師范教育分院近三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為個案展開研究,在宏觀分析新形勢、新情況特點的背景下,通過調查(主要借助座訪談的研究方法)掌握該分院2017-2019年招生生源情況及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呈現(xiàn)出的新特點、新問題,以“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為理念和方法支撐,歸納總結出剛柔并濟,開啟全員育人模式;精準施教,盤活一、二課堂優(yōu)勢互補;優(yōu)化隊伍,全方位選樹榜樣典型等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一、新形勢“新”在哪兒
所謂“新形勢”是對當下政策指引、招生生源多元化的準確定位及現(xiàn)狀分析。Z職院自2017年實行單招制度以來,招生人數逐年增加,2019年更是實現(xiàn)3000人大關的歷史性突破。2019年4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深化職業(yè)教育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作出重要批示時指出:今年擴招100萬人的任務,……讓更多有志青年成長為能工巧匠,在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為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更好的人力人才資源保障。[2]Z職院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將擴招工作認真落實,該院的師范教育分院在此大勢下也實現(xiàn)了一次性招生突破600人的良好局面:由2018年的招生人數422人增加為現(xiàn)在的682人。
事物發(fā)展都有兩面性,招生喜人的局面也為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新的挑戰(zhàn)。自遼寧省示范高職院校探索單獨自主招生以來,Z職院的單招生比例逐年增加。單招制度的實行,無異于注冊入學,在這樣的體制機制下,招生的生源質量逐年走低,生源類型更加多元化。
從招生類型來看:有普高統(tǒng)招生,三校生統(tǒng)招,普高單招生,三校生單招,五年制轉段及五年制招生。從招生區(qū)域來看,不再是局限于省內招生,Z職院的招生觸角已面向全國,并且招生形式大好。從招生的民族構成來看,近三年來,少數民族類別占比持續(xù)增加,尤其是新疆維吾爾族學生增多。生源的多元化直接導致了學情的復雜。[3]這些新情況、新形式倒逼Z職院必須積極思考如何把住質量關,真正辦出讓社會滿意的職業(yè)教育。
二、Z職院師范教育分院近三年生源結構情況及特點分析
(一)近三年招生總體情況
2017年師范教育分院招生總人數為542人,2018年由于招生政策調整當年錄取招生422人,2019年招生突破600人,共錄取682人。其中,近三年的各專業(yè)(高職學前教育、高職小學教育及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yè))錄取人數詳見圖1。從柱形圖1可知,師范教育分院招生情勢大好:由于國家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社會幼教機構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師資的需求較為迫切,學前教育專業(yè)招生前景較為樂觀;小學教育專業(yè)在2017、2018兩年招生中,招生人數基本持平,從2018招生至今,實現(xiàn)招生人數翻倍地增長,高升的人數與提高外省計劃數及較高報到率呈正相關。良好的招生局面一是對師范教育分院育人質量的充分肯定,也是對Z職院教育教學過程中嚴把質量出口關、塑造育人優(yōu)質口碑的極大認可,更是Z職院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導向的生動體現(xiàn)。
(二)少數民族學生招生情況
由圖2可見,師范教育分院招生的少數民族學生在2019年成6倍的激增,其中新疆維吾爾族學生成4倍的增長。2019年錄取的188名少數民族學生占當年錄取總人數的28%,共涉及18個少數民族類別。而2017年錄取的少數民族學生占當年錄取總數僅為3%,2018年該比例為8%。少數民族學生的驟然增加為豐富校園文化,促進民族融合帶來積極作用,同時多民族融合過程中出現(xiàn)的因文化價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異同引發(fā)的不和諧,也亟待學工人員去思考并有效解決此類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疆維吾爾族學生數量增多的同時,2019招生的47名新疆維吾爾族學生中有14人是民考民(少數民族學生在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時,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考生。民考民考生不同于民考漢考生,其漢語基礎較為薄弱,這無形中給教育教學工作增加了難度。
三、多類型生源結構呈現(xiàn)出的問題
通過對2017、2018、2019年生源的日常教育管理及隨機座訪談調查,發(fā)現(xiàn)生源總體質量有下滑趨勢,新疆維吾爾族學生的增多也為育人工作帶來一定挑戰(zhàn)。尤其在2019年招生人數增多的情況下,將迫使學工人員傾注更多精力才能有效解決各類育人問題??傮w來說,多類型生源呈現(xiàn)出如下特點。
(一)“00、01后”鮮明的時代特點
2018-2019年入學的學生多為“00、01后”,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不同于“90后”?!?0、01后”出生的時代正是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也是信息化、全球化及網絡化飛速發(fā)展的知識經濟時代。在這個追求更快、更新、更好的時代背景下,他們衣食無憂,生活環(huán)境寬松自由,各類優(yōu)質資源觸手可得。在豐盈的物質基礎和較高的精神追求熏陶下,“00、01后”得到了較為全面的教育和培養(yǎng)。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家庭關注力的提高,“00、01后”興趣廣泛、思想活躍,但個人主義傾向濃厚,合作意識淡薄;他們自信張揚,但心理問題凸顯,抗挫折能力較弱;他們喜歡新、奇、特的事物,但辨別力不高。這些鮮明的帶有時代烙印的個性特點,都需要學工人員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育人方法,才能對“00、01后”群體開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培養(yǎng)。
(二)新疆維吾爾族學生人數增多
由前文的圖2可知,2019年招生的新疆維吾爾族學生人數增多,并且首次出現(xiàn)民考民考生。這部分學生的漢語語言能力基礎薄弱,在與該群體的輔導員及任課教師座談中了解到,日常的師生交流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障礙。據任課教師反饋,多數新疆維吾爾族學生可以聽懂教師的教學內容,但是當任課教師提問時,被提問的維吾爾族學生不能有效組織語言,不能十分準確地表達所思所想,需要任課教師幫助組織、復述被提問同學的答案,才能基本實現(xiàn)教學目標??梢韵胂螅陆S吾爾族學生不論是民考漢考生,還是民考民考生,“雖然和漢族同學一樣面臨新的環(huán)境,但維吾爾族同學需適應要轉變的更多……這些問題都會引起一部分同學出現(xiàn)挫折、退縮、壓力和憂慮?!盵4]全漢語教學的環(huán)境,多民族的融合共存,這些復雜情況給維吾爾族學生帶來的挑戰(zhàn)可想而知。針對全程漢語教學的學習過程來說,維吾爾族學生有效學習教學內容,教師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都是一種挑戰(zhàn)。座談中有教師表示,民考民考生聽課狀態(tài)有時會出現(xiàn)一臉茫然的情況,不知教師所云何物。
(三)注冊式入學增加育人工作難度
前文提到單招制度的實施無異于注冊式入學:寬口徑、低門檻的招生標準使學生質量無法保證。單招學生的學習能力特點具有共性:調查發(fā)現(xiàn)單招學生中充斥著大量自我管理能力差,學習目標不明確,人文社科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5]這部分學生經常是課堂上睡覺、玩手機,下課則閑逛、不務正業(yè)。據座談教師反映,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較難調動,“抬頭率”“點頭率”不盡如人意。在學習動機缺失,學習思考處于被動狀態(tài)的狀況下,教育目標如期實現(xiàn)有一定難度。
四、“三全育人”理念觀照下的可行對策
針對近三年的生源構成情況和特點,想提高育人工作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寬口徑的高入學率帶來的是如何嚴把出口關的系統(tǒng)性思考。如何能使學生經過三年、五年的教育培養(yǎng),順利通過社會驗收成為合格的畢業(yè)生、優(yōu)質的就業(yè)者,這是Z學院頂層設計必須考慮的問題,更是二級分院系基層一線學工人員無法回避的考題。把住出口關,絕不是在臨近畢業(yè)時突擊式地緊抓緊管學生就會有成效,應從學生入學的第一天開始,就以“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統(tǒng)領整個育人過程,應有目的、有步驟地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上強調,高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6](以下簡稱“三全育人”)。“三全育人”的理念具有原創(chuàng)性,是完全植根于中國高校沃土而孕育出的有效的育人理念?!啊死砟钪袑τ诮逃黧w、教育載體和教育過程的統(tǒng)籌安排,實際上暗含了教育的四個基本問題,針對人、時間、空間、內容、方式等多個范疇進行了系統(tǒng)設計”。[7]面對擴招大勢、生源結構多樣化及特點復雜化,新疆維吾爾族考生入學人數倍增等現(xiàn)實情況,亟需通過“三全育人”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來開展切實可行的育人工作。經過對理論的充分研讀,對實踐的探索總結,本研究提出如下操作性較強的對策,以便更好開展育人工作。
(一)剛柔并濟,開啟全員育人模式
在學生的日常管理中應通過剛柔并濟的管理制度開展具體工作。即通過剛性制度來建立良好的班級管理秩序,通過柔性制度來提高學生遵守紀律的自覺性。[8]良好的紀律是有效學習的前提,更是保障其他育人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所以,首先應通過建立具有可操作、可量化的管理制度去規(guī)范約束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xiàn),借用制度的效力強化學生行為規(guī)范,使學生摒棄我行我素、個人優(yōu)先的不良思想和行為。同時,學院的每位教職工,或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或學院后勤的清潔服務人員,都應自覺履行育人職責。
所謂“全員育人”即實現(xiàn)人人育人的大格局、大氣候,高職院校的全體教職員工作為“三全育人”的人員要素,都應自覺結合自身崗位工作,找準育人工作的結合點,通過情感關懷等柔性、顯性教育,以潤物無聲的溫和育人工作方式積極正向地引導學生,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最終形成學生養(yǎng)成教育和諧發(fā)展的積極局面。
(二)精準施教,盤活一、二課堂優(yōu)勢互補
學工人員一定要有高的站位和統(tǒng)領全局的思想,能夠針對不同類型學生開展有效的育人工作。明確統(tǒng)招生、單招生、三校生統(tǒng)招、三校生單招、五年制學生以及不同民族學生文化風俗及特點,針對不同類型學生進行細致入微的日常教育管理。這里要充分運用“三全育人”的工作理念,把握好精準施教的育人方法。要針對具有不同學情特點的學生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讓育人工作走深走實,產生積極效應,尤其針對新疆維吾爾族學生,更要掌握恰當的育人方法?!坝捎跉v史、環(huán)境、文化傳統(tǒng)等原因,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異,也有獨特性?!盵9]通過育人實踐發(fā)現(xiàn),新疆維吾爾族學生有的性格開朗隨和,但也有的學生言行舉止十分內斂謹慎,不擅表達,對師長的關心關懷有時不能完全地敞開心扉。面對這樣的情況,學工人員應掌握恰當的溝通技巧,找準有效交流的切入點,做到以真情換真心。同時,學院的全體教職員工應尊重其民族習慣的同時學會換位思考,以強大的育人合力積極引導此群體的正向發(fā)展。
針對多元化的學生結構特點,如何將這些曾經的“差生”,通過教育培養(yǎng)使他們實現(xiàn)揚眉吐氣的“人生逆襲”,這是高職院校始終要思考的問題。第一課堂作為教書育人的主陣地,教授學生知識技能的同時,更需要融入課堂思政的育人理念,通過巧妙設置教學情境,“標配”給學生濃郁的家國情懷,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教育。一個國家培養(yǎng)人才,既要育“智”,更要育“德”。[10]只有培育出德才兼?zhèn)涞娜?,而不是狹隘短視的利己主義者,才能正確回答“培育什么樣的人”的時代提問。所謂“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則要求學工隊伍人員高效利用好學生的碎片化時間,將那些課余時間充分整合利用。自2016年由團中央率先試點實施的“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是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精準施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眾所周知,育人工作不是簡單的生產制作,如果以生產要求的目標實現(xiàn)流水線式的標準化人才培養(yǎng),那我們的育人工作無異于是糟糕且失敗的。應樹立“人人皆不同,人人可成才”的育人理念。其中,以素質教育提升為核心目的的“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能有效盤活與第一課堂的融通鏈接,實現(xiàn)“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價值目標。所以,在實際育人工作中應將第一、第二課堂有效銜接,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載體平臺,使學生與外界即社會、世界連接起來,使學生與社會、世界融為一體,實現(xiàn)一、二課堂的優(yōu)勢互補。
(三)優(yōu)化隊伍,全方位選樹榜樣典型
學生干部是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主抓該群體的建設培養(yǎng)將對育人工作產生事半功倍的積極效果。為此,應嚴格遴選學生中的優(yōu)秀分子,并定期對其開展專題培訓工作,以幫助學生干部更好地成長進步。學工人員應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讓學生干部明確自身職責,明確作為學生干部進行日常管理檢查的目的何在,和自己作為學生干部的權限與使命擔當,使學生干部明確不能濫用權力,甚至在無知中泛化權力最終形成一定的官僚主義作風的危害性。學工人員應通過黨性活動、主題培訓(學生干部素質能力提升教育活動)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載體,有針對性地塑造培養(yǎng)學生干部品格與風貌,使其明確要想進行有效的學生管理工作,自己要先有威信和風范,并時刻踐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院訓,這樣普通同學才知道向誰看齊、跟誰對標。如果不能嚴格要求自己,雙重標準開展工作勢必造成同輩群體的惡性抵制。
同時,要進行選樹榜樣教育。榜樣就是旗幟,就是風尚,其力量也是無窮的。尤其對于青年學生而言,榜樣效應往往可以產生催人奮進的育人效果。在選樹榜樣對象時也應遵循“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不光要選出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也要遴選出畢業(yè)生中的卓越分子,更要通過“學生畫像”[11](基于大數據分析得出學生成為學霸、學渣的可能趨勢,分析學生群體及個人的特點)將學習、表現(xiàn)進步大的普通同學也列為學習的榜樣。通過選樹榜樣活動,讓學生浸潤在向上向善的清風正氣中,從而提高育人工作的實效性。
新形勢需要新變革,新形勢需要新方法,新形勢更需要新理念,“三全育人”工作理念已成為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有效實現(xiàn)育人目標的重要工作模式。時代越是向前發(fā)展,就越需要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就越需要科學系統(tǒng)的管理模式。當下,在宏觀分析新形勢、新情況的背景下,要不斷革新工作的方式方法,為交出令人民滿意的職業(yè)教育答卷和培養(yǎng)“四有”好教師的歷史使命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 冷書君.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5(12):109-112.
[2] 人民網.李克強:加快培育國家發(fā)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 讓更多有志青年在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EB/OL].[2019-11-2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404/c1024-31014911.html
[3] 周美川.高職院校多類型生源學情分析與對策[J].甘肅科技,2017(03):30-32,39.
[4] 胡菲菲.新疆高職維吾爾族學生更好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J].課程教育研究,2016(03):12-13.
[5] 蔣寒宇.“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職教育的學習需求與學情分析[J].才智,2019(05):206.
[6] 習近平,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 [C],2016.12.
[7] 蔣廣學.“全環(huán)境育人”理念的闡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創(chuàng)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04):29-31.
[8] 姜洋.以學情為本,剛柔并濟[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3(12):27-29.
[9] 俞國良.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5.
[10] 牛曉靖.淺析思政課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價值與實現(xiàn)路徑[J].河北職業(yè)教育,2019(04):106-108.
[11] 網易新聞.大數據研發(fā)“學生畫像”誰會成為“學霸”“學渣”可預測 [EB/OL].[2019-11-22].http://news.163.com/15/0827/05/B20K46LH00014AED_mobi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