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泰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起始階段,其對于小學生將來的成長非常重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人們愈加認識到了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在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中,問題意識非常重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不但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還能夠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筆者主要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存在的問題,并找到了一些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希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意識;培養(yǎng)
通過分析和研究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沒有自信,即便是產生了疑問也不愿意提問,還有些學生不善于進行表達,即便是有問題也不知道怎么提出。這便要求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并從問題出發(fā)找到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在提高學生問題意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好的質疑,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薄弱的表現(xiàn)
(一)學生沒有疑問
以往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往往是教師講授,學生被動的聽課,教師講課的時候,喜歡面面俱到,學生也習慣接受教師給出的答案或者結論。此外,學生測試和練習的時候,也往往認為一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這種封閉式的教學直接導致了學生從來不會懷疑教師給的結論是不是正確,即便是很多問題答案不止一個,學生也無法通過探究找到多種答案,這對學生問題意識提高非常不利。
(二)學生不敢提問
有些教師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民主意識欠缺,在課堂上搞一言堂,高高在上,這也導致了學生不敢接近自己的教師,也不愿意提問。這種情況下,學生還容易緊張或者制備,有些學生怕自己提出的問題不好會被教師或者同學笑話,即便是有了問題,也不敢于提問,這也給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造成了較大影響。
(三)學生不知道怎樣提問
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比較的機械和呆板,在這種學習氛圍中,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難提高,甚至還可能會喪失對于語文的興趣,學生學習也沒有動力,學習成績也較差,有些學生思維能力或者語文基礎比較差,即便是遇到的問題也不知道該怎么提出,提出的問題也沒有新意或者深度,有時候也會存在問題太多,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問的情況[1]。
(四)學生沒有機會提問
教師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還會選擇填鴨式或者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教師上課的時候講課的時間比較長,經常會用自己的提問代替學生的提問,這也直接導致了學生很少有機會和時間來思考并進行問題的提出。教師包攬了整個課堂教學,學生很少有機會提問,長此以往,學生很容易形成即便是不提問教師也會講解這個問題的思維,學生不會主動積極的提問,思維惰性的出現(xiàn)也會給學生提問能力提高造成阻礙。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策略
(一)進行質疑氛圍營造,鼓勵學生進行提問
學習氛圍對學生非常重要,教師應該進行良好質疑氛圍的營造,學生是否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能不能進行問題的提出和教學氛圍有著直接關系。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質疑,若是學生有不同的看法,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說出來,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fā)進行問題的判斷和思考,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將學生質疑的熱情激發(fā)出來。成功的教學和教學氛圍有著直接關系,教師教學的時候,應該進行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通過風趣的語言,將學生心理障礙消除,給學生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將學生主體意識激發(fā)出來。教師教學的時候,必須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讓學生主動的思考,自覺的進行實踐,這樣學生提問的質量也會有一定的提高。
(二)健全評價制度,提高學生質疑的積極性,鼓勵學生提問
學生提問的基礎是其好奇心比較強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產生了好奇心,才會愿意主動積極的探究新的事物。所以,教師教學的時候應該轉變方式,轉變以往過分重視記憶和模仿的方式,處理教學內容的時候,需要重視發(fā)展性和探索性,需要有趣味性、新穎性和挑戰(zhàn)性。此外,教師還應該盡量的將教學和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將教學內容本身所具備的應用價值體現(xiàn)出來,給學生探索、研究和檢測的機會,鼓勵學生敢于質疑,讓學生更好的表達。教師教學的時候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所具備的閃光點,并肯定和表揚學生,這樣學生在提問的時候能夠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學生思考也會更加主動積極,從而養(yǎng)成提問的好習慣。比如,若是學生上課的時候,提問了一個價值比較高的問題,教師便應該將其記錄下來,給學生加分,作為平時的成績,這樣不但能夠鼓勵學生,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三)教師應該保護學生問題提出積極性
對于學生的問題提出,教師必須正確的對待,只有這樣,學生的問題意識才能夠提高,學生發(fā)問的時候,教師必須集中精力,和顏悅色的傾聽,鼓勵學生和教師一起探討這個問題。若是學生提出的問題不明確,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思考,并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找到問題解答的思路。學生只要敢于提問,無論問題質量怎樣,教師都應該對其進行一定的鼓勵,若是學生提出錯誤的問題,教師也不能批評學生,而是應該啟發(fā)學生,讓學生換一種思路來思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若是學生提出的問題具有思考的價值,那么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或者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若是學生提出的問題超過了當前的知識范圍,教師講解學生也很難聽懂,對于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告知學生原因,這樣學生便不會產生負擔[2]。教師應該考慮到全體學生,特別是關心那些不善于提問的學生,給學生更多的發(fā)問機會,培養(yǎng)每個學生的問題提問能力,讓全體學生都逐步的善于敢于提問。學生提問的時候,希望能夠得到教師的認可,教師也應該評價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問題提出的方式,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反饋和評價中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整。在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多微笑,這樣能夠讓學生感覺到親切,學生提問的時候也愿意敞開自己的心扉和教師更好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體會到滿足和愉悅。
(四)進行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將啟發(fā)式教學運用進來
教師教學的時候,應該進行教學內容的挖掘,從教學中將有價值的問題提取出來。教師教學的時候,絕對不能夠將自己覺得有價值的問題強加給學生,讓學生思考,而是應該進行問題情境的設置,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時候,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思考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學生能夠逐步的學生思考和學習的辦法。若是教師不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那么學生則思考的比較被動,這會給學生問題意識提高造成不利的影響。教師不能夠將問題意識強化看成學生多提出問題,而是應該讓學生主動積極的思考和探究問題,并不是一定要找到正確答案,而是要學生保持好奇心和敏感度,從而形成良好的問題意識。
結語:
小學生問題意識對其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需要將學生放在首要的位置,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根據(jù)語文教學的特點和教學理念給學生進行良好問題氛圍的營造,將學生語文學習和提問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只有這樣學生的問題意識才能夠真正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呂軍.構建“問場”,釋放“問能”——語文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20(01):45-46.
[2]譚彩云.芻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品位經典,2019(01):108-109.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石橋鎮(zhèn)圣泉九年制學校,甘肅 禮縣? 74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