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建
【摘要】? 初中是人生成長過程中重要階段,學生的心理變化以及價值觀的形成正處于從少年向成年轉化和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心理學的作用是無處不在的,運用心理學知識,特別是心理學的效應原理在實踐中運用,可以有效的處理好師生關系,提升教學效果,甚至解決青春期的心理問題。本文結合常見的心理學效應在實踐中的運用的探究,旨在分享心理學效應的功能與作用,更好的服務體育課堂和提升體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 體育教學 心理學效應 指導
【中圖分類號】? G633.96?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5-129-01
一、心理學效應的運用
心理學效應是指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心理學現(xiàn)象或者規(guī)律,往往會在某種人物或者行為的作用引領下,帶來事物間或者人物間的連鎖反應。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一般會運用以下效應來指導我們的教學。
雁群效應:是指個體行為與全局行為之間的關系,這兩種行為是彼此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的,全局行為的效能提高離不開個體行為的配合。各個個體之間又要有協(xié)作精神,來達到提高工作效能之目的。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在體育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氛圍很重要,正所謂“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這是我們提升體育課堂質量的重要的途徑。在耐力跑的教學中,筆者利用雁群效應顯著提高了待優(yōu)生和學困生的學習效果。首先,讓學生按照自愿原則分組來進行交替跑的練習,每組成一縱隊進行一定長距離的交替跑。在這一分組中,首先學生都是自愿一起的,可以確定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也會為了完成練習的目標相互鼓勵,相互協(xié)作,有效的提高了學困生耐力跑的意愿和能力。最后,根據(jù)能力分組,確定目標成績進行練習,在團隊合作的影響下,待優(yōu)生和學困生都在團隊的引領下,突破自己的成績瓶頸。只有整體提升了,才能促進群體里的每一個個體去突破自己,反之亦然。
羅森塔爾效應:是指由他人的期望和熱愛,從而使人的行為發(fā)生與期望趨于一致的變化的情況。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教師給予學生的幫助、鼓舞和積極的期待是學生前進的源源動力。在筆者的教學生涯中,這樣例子時常都提醒著我們要用充滿熱情的期待去對待我們的學生。每當一個學生不認可自己,不敢于表現(xiàn)自己的時候,老師就應該幫助他、鼓勵他,直到他發(fā)生與我們的期待相一致的表現(xiàn)。在一次三級跳遠的訓練中,一位練習出現(xiàn)提升瓶頸的女生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我不練了。我明白她一次次努力沒有得到提高的痛苦。安慰她,告訴他,現(xiàn)在是一個平臺期,再堅持下去就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再堅持一個星期就好,并且肯定的告訴她,參加區(qū)級比賽拿個前六名一點問題都沒有。她聽了我的話,繼續(xù)了訓練。之后她的每一跳我都去鼓勵她,表揚她動作中的閃光點,這個踏跳有力,那個擺腿很充分,節(jié)奏感很好等等。最終,這位同學在區(qū)級的比賽中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賽后,她回過頭對我說,老師你說的是真的。
首因效應:是指第一印象作用,是知覺對象給感知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對社會直覺的影響作用。這一效應主要作用于學生對教師的認識。作為一名初中生,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認識或者對于教師的認識已經具備了一定獨立判斷的能力,好的老師好的課堂一定首先需要在學生的心目中種下種子。對于老師來說,首因效應在上入學第一課,做第一次示范,做第一次交流等方面都會給學生未來三年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入學第一課,應該要展示體育教師的氣質,教師要教態(tài)自然,語言流暢,聲音洪亮,思路清晰都會植入學生的大腦中。讓學生認識到體育老師和其他老師一樣具有老師的氣質,甚至還有一些獨特的氣質。入學第一課還要展示體育的魅力,認識體育的美,體育的精神和體育文化,體育不是簡單,不是野蠻,更不是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而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產物,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學科。上第一節(jié)實踐課,教師的專業(yè)示范,講解方法,組織形式,指導評價也是教師給予學生的首因效應的體現(xiàn)。特別是示范教學,因為有很多學生從小都或多或少地具備了運動技能的基礎。成功了,學生會敬佩老師,服從老師;失敗了,學生心目的形象會大打折扣,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所以,體育教師在實踐課上的第一次示范一定是完美的,博得掌聲的示范。
二、運用心理學效應的思考
1.人的教育首先應是心理上的引導和疏導。在我們體育教學中往往會因為一些粗暴簡單的方法導致了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作為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師應該善于運用科學的理論知識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已有的經驗主義往往會形成教學的障礙。
2.心理學效應需要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和觀察。體育課堂能最直觀的觀察學生。我們專注于準備教材教法的同時,需要研究我們的教學對象,而研究學生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運用心理學分析得出結論來指導教學。
3.心理學效應的運用可以化解我們遇到的教學上的困惑。當我們毫無辦法的面對一個學生或者一個教學現(xiàn)象時,應該把他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去解決,不能憑空想象一些解決辦法,從源頭上去解決會使我們的教學更加的高效、順暢和有趣。
[ 參? 考? 文? 獻 ]
[1]溫志英.巧用心理學效應,學生不再語文“懶政”[J].學科研究2017.7.
[2]林姣玉.心理學效應視閾下提高公共體育教學及教學管理水平的方法和應用[J].武術研究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