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群
秋季天高氣爽,應是人們感覺最舒服的季節(jié),為什么還會“乏”呢?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從生理上講,在炎夏時節(jié),人的皮膚濕度和體溫升高,由于大量出汗使水鹽代謝失調(diào)以及胃腸功能減弱、心血管系統(tǒng)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負擔增加,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人體過度消耗了能量,失去了較多的“老本”。到了秋季,雖然人體出汗減少,體熱的產(chǎn)生和散發(fā)以及水鹽代謝也逐漸恢復到原有的平衡狀態(tài),人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身體就會出現(xiàn)各種不適,一些潛伏在夏季的癥狀就會出現(xiàn),機體也產(chǎn)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比如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種狀況就是“秋乏”。
雖然說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但為了不至于因此而影響工作和生活,最好還是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再說,如不注意調(diào)節(jié)緩解,嚴重時也會誘使一些疾病發(fā)生。
“藥補不如食補”,做好飲食調(diào)理很關(guān)鍵。只要掌握好飲食原則,趕走秋乏大有可能。
1. 多喝水。秋天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干燥,空氣中缺少水分,所以必須經(jīng)常給自己“補液”。早上喝杯淡鹽水,白天經(jīng)常喝茶水或白開水,晚上則喝點蜂蜜水,是秋季補充人體水分、緩解秋乏的保健良方。
2. 保持飲食清淡、營養(yǎng)合理。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這些食品包括辣椒、生姜、花椒、蔥及酒等。適量增加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攝入,如蛋、肉、魚、乳制品及豆制品等,不吃油膩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春華秋實,秋天的蔬菜和水果非常豐富,而且也能幫助克服疲倦。維生素作為輔酶,能協(xié)助肝臟把人體疲勞時積存的代謝產(chǎn)物盡快排除掉。蔬菜和水果為堿性食物,其代謝產(chǎn)物能中和肌肉疲勞時產(chǎn)生的酸性物質(zhì),使人消除疲勞。還可多食用一些清熱潤肺的滋補性食物,如紅棗、蓮子、百合、銀耳等。
3. 以“甘平為主”,即多吃有清肝作用的食物,少食酸性食物。祖國的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秋季多吃酸,則克脾,引起五臟不調(diào),而多食甘平類的食物,則以增強脾的活動,使肝脾活動協(xié)調(diào)。
4. 多吃全谷類食品?,F(xiàn)代人秋季疲勞中,最為常見的便是腦疲勞,因此出現(xiàn)腦疲勞的時候不妨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來達到提神的功效。碳水化合物是我們大腦能量的來源,因此在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地瓜、燕麥片等食物,除了能抗疲勞以外,同時還能穩(wěn)定情緒,有利于睡眠。
具有甘平清肝功能的食物豐富多彩,諸如豆芽菜、菠菜、胡蘿卜、菜花、芹菜等等,吃法也是多種多樣的。
豆芽菜:黃豆、綠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zhì)、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鈉、鐵、磷、鈣等人體必需的元素,生芽后不但能保持原有的物質(zhì),而且增加了維生素B1、B2、B12和C的含量。豆芽中的葉綠素可以防治直腸癌。黃豆芽中含水量豐富的天門冬氨酸,能使機體大大減少乳酸的堆積,從而有利于消除疲勞。中醫(yī)認為,豆芽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毒、利濕通下等作用。
菠菜:菠菜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蔬菜。尖葉菠菜葉柄長葉片較薄,根粗壯,含糖多;圓葉菠菜片大肉厚。菠菜中胡蘿卜素的含量大大高于其他蔬菜,抗壞血酸雖低于辣椒卻高于西紅柿,菠菜所含的具有止血作用的維生素K是葉菜中最高的。每百克中含水分91.8 g,蛋白質(zhì)2.4 g,脂肪0.5 g,鈣72 mg,磷53 mg,鐵1.8 mg,抗壞血酸39 mg。菠菜含有豐富的核黃素,有防止口角潰瘍、唇炎、舌炎、皮炎的作用。
胡蘿卜:味甘平,食之補脾健胃。胡蘿卜以燉食最好,炒食為良。燉食能保持胡蘿卜素93%以上,炒食也可保持胡蘿卜素80%以上,而生食、涼拌,人體僅能吸收10%。
菜花菜:菜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物質(zhì),每200 g新鮮菜花可為成年人提供一天所需維生素A的75%以上。其維生素C的含量更為突出,每百克可達80 mg,比常食用的大白菜、黃豆芽菜含量要高3~4倍,比柑桔的含量要多出2倍。中醫(yī)素來有“色白入肺”之說。秋天是呼吸道感染疾患多發(fā)季節(jié),潔白的菜花無疑是一種適時的保健蔬菜。
芹菜:芹菜性涼,味甘辛無毒,平肝健胃,富含蛋白質(zhì)、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氨基酸等,它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欲,并有祛痰作用。芹菜可與香干、肉絲等炒食,無不色彩鮮艷,味道清香。
小白菜:味苦微寒,養(yǎng)胃和中,通腸利胃。小白菜含維生素C和鈣質(zhì)甚多,還含磷、鐵、胡蘿卜素和B族維生素等。還有一種洋白菜,即卷心菜,其菜也性味苦平,能益心腎,健脾胃,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止痛促進愈合的作用。
萵筍:萵筍肉質(zhì)細嫩,生吃熱炒均相宜。常吃萵筍可增強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進膽汁的分泌。萵筍中的鉀是鈉的27倍,有利于促進排尿,維持水平衡,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萵筍中所含的氟元素,可參與牙釉質(zhì)和牙本質(zhì)的形成,參與骨骼的生長。萵筍中的含碘量高,這對人體的基礎(chǔ)代謝和體格發(fā)育,會產(chǎn)生有利影響。萵筍葉的營養(yǎng)遠遠高于萵筍莖,葉比莖所含胡蘿卜素高出72倍多,維生素B1是2倍,維生素B2是5倍,維生素C是3倍,因此萵筍葉丟棄不吃,實在是太可惜了。此外,秋季愛患咳嗽的人,多吃萵筍葉還可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