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同來
摘 要?小學體育教學課程的開設是為了促進學生們的身心健康,強化身體素質(zhì),更好地適應成長過程。一個強健的體魄是健康快樂生活的根本前提,體育教學也正應該發(fā)揚這一點,就現(xiàn)如今的體育課程來說,體驗式的學習方式愈發(fā)受到教師和學生們的歡迎,探究其策略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體驗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0-0106-01
現(xiàn)如今的體育教學在新課標以及《義務教育課程健康標準》的要求下,相較從前更具多元化,有了很多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中的體驗學習也被很多人來討論實踐,其中的優(yōu)點自不必過多贅述,比如順應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天性、調(diào)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等等。那么什么樣的課程可以稱作是體驗學習呢?大概可以認為是一種教師和學生地位平等,紛紛加入游戲一般的體育教學,學生感到這不是一個傳授式的課程而真正投身其中,讓一成不變的傳統(tǒng)課程煥發(fā)活力。本文將從激發(fā)學生動力、創(chuàng)新內(nèi)容和情境和實操化三個方面簡要分析小學體育教學中體驗學習的實施策略。
一、學做結合,激發(fā)學生動力
很多體育課的課堂基本上都處于“放羊”的狀態(tài),通常是教師帶領學生做一些簡單的熱身運動后任由學生任意拿取體育器械,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不僅得不到鍛煉,體育課開設的目的也無法達到,更不用說激發(fā)學生的動力,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們在一開始就注意教學和練習相配合,在教的過程中讓學生們沉浸其中,手和眼都得到鍛煉。例如,某教師在進行排球的教學時,先讓學生們分組領取排球,在教授技巧和動作的同時,學生們也可以得到練習,分組分發(fā)還有維持一定的紀律,學生的大部分注意力不會被排球過分吸引這樣的好處。學生們大多是第一次接觸排球,難免充滿好奇,也不太容易掌握其中要領。在教授排球動作要領時,教師先從站姿教起:“兩腳開立稍寬于肩,腳跟微微抬起,兩個手掌互相握住,手腕處并立?!边@個時候學生們聽著教師的動作指導自身也開始動起來,真正實現(xiàn)了學做結合,一旦沉浸進去動力也就源源不斷而來。
二、創(chuàng)新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情境
體驗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新穎的提法,只是在近幾年被才一些教師熟知。既然理念有所創(chuàng)新,真正落實到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情境上也需要創(chuàng)新。這里的創(chuàng)新也并不是要求一定要開拓新奇的課程,只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任務上另辟蹊徑都是不錯的選擇。以傳統(tǒng)的教學項目“兩人三足”為例,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局限于只讓學生們相互競爭,而是開拓了多種玩法。發(fā)展出“三人四足”“四人五足”甚至更多。這樣一來增大了游戲的難度,也讓學生們更加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這樣一個牽一發(fā)動全身的情境下,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充分地體驗到了游戲和體育鍛煉的樂趣。再比如傳統(tǒng)的田徑賽跑教學,有教師從起跑的姿勢教起,先讓學生們自己擺出最習慣的起跑姿勢,這時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姿勢,有的原地跳動蓄勢待發(fā),有的雙腿一前一后雙手握拳置于腰間,有的蹲下身子以手撐地。教師稱贊:“看來同學們都有自己的跑步方式,接下來我教你們一種國際標準的姿勢。”然后讓學生通用后邊用來支撐的腿稍微抬起來,臀部和肩平或者稍高于肩,后面的腿部彎曲,最后兩眼視前方三米處。之后進行兩次賽跑,一次用學生自己的姿勢,一次是教師所教方式,再比較自身在跑步過程中有何異同,教學目的通過自身體驗出來。
三、體育學習實操化
體育課程中有很多課因為種種原因,比如實施難度過高,學生興趣不大,就被教師一筆帶過,也自然不會實踐。面對這種情況也不能懈怠,可以嘗試從體驗教學上來開辟新的思路。例如,某教師在教授“橫叉豎叉”這節(jié)課程的時候,深知學生們對這種沒有趣味性和技術含量的教學內(nèi)容沒有多大的興趣,便讓學生們自動分成幾組,通過石頭剪刀布這樣具有一定競技性的方式來選擇成員進行比賽。課程的內(nèi)容也以比賽為主,把原本單調(diào)的壓腿運動變成別樣的競賽,讓學生以“橫叉豎叉”的方式,一個接一個將各自的腳連接起來,每一隊最終用腿的長度來決出勝負。這樣一來此課程有了趣味性,還讓本就枯燥的課程得到了實踐,每個學生都參與了進來。在結束后教師詢問學生:“今天的課有意思嗎?”學生回答:“有意思,沒想到橫叉豎叉還能這樣玩?!薄拔抑耙恢币詾橹挥形璧刚n上才會壓腿劈叉,今天在體育課上也玩到了,不過好像更加有趣了?!?/p>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開設體驗式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從教師出發(fā),以學生為落腳點,結合課程設置和教具的利用,都可以使小學體育課變得多種多樣,豐富多彩。這樣一來不僅能使學生愛上體育課,更能使他們愛上鍛煉,達到合格的身體心理素質(zhì)的標準,成為合格的社會人。以上所說的實踐策略目前看來都是行之有效的,可以看到學生們確實與學習達成了一種和諧的體驗式關系,希望更多的教師和學校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讓這樣充滿趣味的體育課程成為學生們一生鍛煉身體的開始。
參考文獻:
[1]馮慶華.小學體育籃球特色課程研究與實踐探討[J].才智,2020(0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