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素霞
當今社會隨著信息與通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學習變得越來越快捷高效,“微課”早已不是新鮮事物,如同微博、微信等帶給人類便捷的社會交流和信息傳播一樣,“微課”風靡教育界。戴維.彭羅斯把微課程稱為“知識脈沖”,它具有時間少、內容精、動態(tài)生成、開放性等特點,是以建構主義理念為指導,所建立的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云網學習的課程,是新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新冠疫情期間微課學習成為常態(tài)。本文正是基于微課的特點及其與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聯(lián)系并結合實際操作過程中的經驗教訓來粗淺探討初中道德與法治微課開發(fā)。
一、關于微課教學
1.內涵解讀
“微課”是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實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中所需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結合體?!拔⒄n”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xiàn)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huán)境”。因此,“微課”既有別于傳統(tǒng)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2.主要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
“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
(2)主題突出
微課程研究的問題來源于教育教學具體實踐中的具體問題,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知識點的教學。
(3)傳播多樣
由于微課程內容具體、主題突出,所以,研究內容容易表達、研究成果容易轉化。
二、“微課”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的作用
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類型,微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微課程為我們處理教材提供了工具。以前我們在研讀教材時,相關的工具有點缺乏,思路也不太明確,現(xiàn)在的微課程、微學習等理念,為我們深化教材、處理教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2.微課程為我們二度開發(fā)教材提供依據(jù)。如何對國家教材進行二度開發(fā),微課程理念為我們提供了新的依據(jù)。如我們在學習黨的基本路線,有的老師進行了微處理,把這部分內容分為:核心內容和目標等幾個微內容,這就有點局限于教材的表述了,在處理這部分內容時,可以“把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做為一個微內容,放在一起學習,這樣對基本路線的理解就更加全面,對培養(yǎng)學生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大有幫助。
3.微課程把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和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微課程可以把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我們一般一個人教三至四個班,難免存在重復勞動的現(xiàn)象,同一內容要講三至四遍,難免會讓人懈怠,而微課程可以讓我們把要所講的內容錄制下來,然后配以PPT課件,用相關軟件把聲音錄制下來,再轉化成視頻的形式。完成上述工作后,我們可以拿到不同的班級中播發(fā),減少了我們的重復勞動,使我們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生身上,督促學生認真學習。
4.在大數(shù)據(jù)時代,微課細化到了知識點和具體某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很方便的進行資源庫索引,同時,微課作為知識體系的一個“標準零件”,可以適用于各種教材版本。
5.適合于中學學生自學,微課尤其適合在沒有教師督促的情況下學生自學,新冠疫情期間微課得到了廣泛運用。
三、道德與法治“微課程”的設計及運用策略
制作一個好的道德與法治微課程,不僅需要對教學內容熟悉,更要求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設計上下工夫,要學習科學與認知心理學,研究在最短的時間內給學生最優(yōu)質的道德與法治課程資源。
1.注重與課堂的整合
在當前教育教學條件下,微課要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和教學任務的需求,在微課程設計中,教師要注重把握教學結構,更多地關注那些適合通過講授完成的教學內容,比如介紹一個概念、講述一段史實、分析一個問題,而對于那些需要學生實時互動的教學內容則不適合作為微課程的主要內容,總之必須符合科學的教學認識過程。比如在我在設計《生命最寶貴》這一課中做了一個微課“一個心理游戲”通過老師的暗示讓學生寫出“對你最重要的五個方面”,課堂效果非常好。
2.注重細節(jié)的研磨
要注意設計一些能夠促使學生深度學習的、短小精悍的“微問題”,促進學生的深層次思考。
3.要注重課程的互動
在道德與法治微課程設計時,要注意對學生的引導和點撥,不斷滲透史觀和道德與法治學科思想方法,深入發(fā)掘學生源源不竭的潛能,提高道德與法治學習的有效性,微課程的意義也將在這個過程中得以充盈與豐滿。
4.要注重資源的動態(tài)生成
片段化、碎片化是微課程的一個特征,但這并不意味著它不需要系統(tǒng)性,我們在實踐中要注意將不同類型的資源進行組合并形成動態(tài)的、發(fā)散性的網狀結構關聯(lián)。
雖然微課是現(xiàn)代教學發(fā)展的新趨勢,但不能代替課堂教學,其僅是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