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翠
【摘? ? 要】因開學延期,大多數(shù)幼兒還處于居家狀態(tài)下。有的家長比較關注幼兒的營養(yǎng)、學習等,卻忽視了意外傷害給幼兒帶來的痛苦,而很多意外傷害都是發(fā)生在家里的。最近,一些兒童受到意外傷害的新聞,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幼兒的眼中看不到危險,他們把有些地方當做游樂場所,可以玩土、戲水、過家家……他們不知道快樂的背后,是致命的危機。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和一個孩子的母親,筆者感到非常痛心,希望家長們對兒童的意外傷害保持高度的警惕。
【關鍵詞】幼兒 安全教育 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203
幼兒活潑好動,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總想親自去嘗試、體驗,但是他們缺乏對危險事物或行為的認知,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因而幼兒意外傷害事故時有發(fā)生。在這個“危險而又充滿好奇”的世界里,幼兒要學習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具有自我保護的能力。作為家長要對幼兒進行多方位的安全教育,盡好自己的監(jiān)督責任,做好看護,堅決讓幼兒遠離那些危險的場所和事物。為了將意外傷害降到最低,家長應該怎樣做呢?
一、家長以身作則,與幼兒共成長
在家里,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安全行為,為幼兒以身示范樹立榜樣。如不能用濕手觸碰電源,不使用正在充電中的電子設備,藥品要放到幼兒夠不到的地方,不用飲料瓶裝化學品、消毒劑、殺蟲劑等有毒品,以免幼兒誤食。平時與幼兒分享安全知識,共同制定居家行為準則的小表格,幫助幼兒了解、分辨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可以使用,哪些物品存在危險。在戶外活動時,要讓幼兒知道躲避車輛,不在馬路中間玩,遵守交通規(guī)則等。在野外游玩時,要注意防火、防水的意識,尤其是春季干燥的氣候環(huán)境下,家長一定要做到在野外不使用明火及不吸煙等危險行為,以保證山林的安全。真正做到安全意識時時有,生命健康最重要的教育行為。
二、加強居家防護措施,確保幼兒安全
家是讓我們感到溫暖和放松的地方,但是在這溫馨的背后,也潛藏著一些小危險,如果家長沒有注意到潛在的危險,或是看護不當,同樣也會對幼兒的安全帶來安全隱患。如家里的電源插座,就要進行保護盒的設置,防止幼兒觸電。窗戶和陽臺,除了要安裝合適的防護欄等保護設施之外,更要檢查好窗戶是否安全牢固,如果有損壞或松動要及時維修固定。更不能把幼兒單獨留在家中,很多悲劇都是因為家長臨時出門把幼兒反鎖在家里后,導致幼兒發(fā)生各種意外傷害。如果家長確實有必須要做的事情,可以考慮將幼兒帶到身邊或委托親屬照看,切不可將幼兒獨自留在家里,避免幼兒因過度恐懼造成的焦慮而發(fā)生危險。還有很多的案例是家長在做飯或忙于其他事情時,幼兒在此期間發(fā)生了意外。家長可以采用游戲的形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如與幼兒進行談話互動,調動幼兒的注意力,或是讓幼兒在家長所能看到的視線范圍內玩繪畫、拼圖、建構游戲等,這樣幼兒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小天地”里快樂的進行創(chuàng)作,就不會因為家長的不及時關注,而作出一些讓家長擔憂的危險事情。
三、加強性教育,讓幼兒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密切結合幼兒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方面的教育,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幼兒園會定期開展預防火災、不和陌生人走等演習,讓幼兒在危險中體驗安全的重要性,增強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除了園所做好幼兒的安全自我保護措施之外,作為幼兒的監(jiān)護人,也要對幼兒進行經(jīng)常性的教育,幫助幼兒掌握有關保護隱私、預防性侵等常識。家長可以采用繪本故事、動畫片、談話游戲等形式向幼兒進行健康性教育,讓幼兒了解自己的性別及男女兩性不同的身體構造。同時也要讓幼兒知道身體中哪些部位是自己的重要部位,哪些部位是屬于身體的隱私部位不允許他人觸碰,要做好看護自己身體的“小主人”。還要告訴幼兒即使一些部分不是我們的隱私部位,別人做出了對我們不喜歡的身體接觸,也都不可以,都可以禮貌的拒絕,并及時大膽地告訴家長。
四、加強公共場所的安全指導,增強幼兒的危機意識
在生活中,我們還要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危險的場所,如景觀的噴泉處,那里會有很深的水,如果家長看護不當,幼兒也會有發(fā)生溺水的危險,所以家長一定要對幼兒進行及時的看護和安全的教育。乘電梯時,指導幼兒不要用手扒門、不倚靠在門邊,更不能在電梯內打鬧、蹦跳、隨便敲打按鈕,這樣容易引起電梯故障,發(fā)生意外。過旋轉門時,家長可以牽著幼兒的手并讓幼兒站在左側遠離邊緣通過,教育幼兒不要在旋轉門里玩耍、搶行等。乘車或開車時,家長在下車前,要檢查車內的狀況,千萬不要把幼兒單獨留在封閉的車內,因為在炎熱的天氣里,車內溫度上升很快,留在車里的幼兒很容易發(fā)生脫水、中暑、休克甚至死亡。另外,家長應教育幼兒遠離野外的水塘、海邊等,不要讓幼兒私自到水邊玩耍,如果需要,應在家長的陪同下去正規(guī)的場所。
五、掌握一些急救方法,在第一時間對幼兒進行救護
如果在幼兒發(fā)生意外傷害時,不能及時就醫(yī),這就需要家長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能夠在第一時間對幼兒給予救助。例如:1.當異物嗆入幼兒氣管發(fā)生窒息時,如果幼兒已經(jīng)沒有呼吸,甚至嘴唇發(fā)紫時,應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在施救的同時應撥打120。2.當孩子遭遇燙傷、燒傷時,如果是小面積輕度燒傷,要立即用冷水沖其燙傷處,時間在15分鐘以上,降低局部溫度,千萬不可擅自在創(chuàng)面上涂抹藥水、牙膏等,以免發(fā)生感染。還需要掌握流鼻血、誤服藥物中毒、被貓、狗等動物抓傷、關節(jié)扭傷等急救方法,同時家中備好醫(yī)用藥箱,放置突發(fā)外傷情況下的醫(yī)療用品,以備應急所需。
意外傷害會給幼兒帶來不可彌補的創(chuàng)傷,甚至會危及生命,還會給家庭帶來深深的悲痛。因此,預防幼兒意外的發(fā)生,要從我們家長做起,加強自我安全防范與看護責任,建立科學的預防應急措施,相信在廣大家長與社會與園所的積極有效配合下,我們定會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健康、快樂幸福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幸福新童年編寫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6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