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
摘要:小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起步階段,此時的班級管理工作顯得更加重要,作為小學班主任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班級管理能力,除了引導學生們努力學習之外,還要關注小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促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這樣的班級管理工作才更加全面和科學。在具體的工作中,小學班主任要科學制定班級管理公約,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還要暢通家校溝通渠道,這都有助于提高班級管理效果,促使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品行。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主要圍繞小學班級管理和小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進行了相關的論述,提出相關策略,分享了相關經(jīng)驗,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養(yǎng)成教育;策略
引言
習慣是長期的堅持下形成的一種處事方式,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于小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生的行為習慣方面的問題很多,如若不及時處理,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幸福。小學班主任,承載著學生全面教育的重任,必須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將強對小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小學班主任老師首先要做到言傳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還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杜絕一切不良行為的發(fā)生和持續(xù),制定適合學生發(fā)展的班級管理制度,約束學生,獎懲適度,張弛有度,從而促使小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確保班級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1科學制定班級管理公約,實現(xiàn)自主細化管理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對于小學班級管理工作而言,必須要建立明確的班級管理制度,為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具體的指導,使其成為衡量小學生行為習慣的標準。對于班級管理的制定,必須要確??茖W化和合理性,尤其是要注重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更多地綜合考慮學生的見解和意見,還要注重發(fā)揮班干部的模范和管理作用,實現(xiàn)自主細化管理的效果[1]。以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來說,在開學初,首先召開了班會,集體選舉了班干部,之后又在班會上進行了班級管理制度征集活動,在相處不長的時間里,就發(fā)現(xiàn)本班的學生有的愛吃零食,不愛運動,更不愛勞動,有的學生還有一些自私的行為,沒有集體榮譽感,最讓教師頭疼的是學習動力不夠,都是在老師們的催促下去學習。面對這樣的諸多問題,結(jié)合學生的提議,制定了班級量化管理標準。其中特別地指出了:幫助別人+5分,課上積極的回答問題+2分,勞動課表現(xiàn)積極+3,課間操表現(xiàn)出色+2,課下作業(yè)完成較好+2。這些都是一些鼓勵性的政策,有獎就有懲,班級里吃零食的-3分,同學之間打架的-10,出言不遜、謾罵他人的-5。最后,將這樣的制度貼在班級的醒目位置。在班級制度的鼓勵下,班級中逐漸形成了良好的風氣,孩子們上課更積極主動了,同學關系更加融洽了,學習習慣也逐漸形成了。為了使這種機制長期持續(xù)下去,每個月都進行一次匯總,將每個人的量化分數(shù)進行公示,這都有助于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
2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改變學生的不良習慣
小學生的學習通常具有被動性,因為他們并不懂得學習是什么,是為了什么而學習。小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其終身幸福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作為小學班主任,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是什么,明確了學習目標,才能使學生具有主動性,改變從前的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2]。例如:筆者每次班會都會提及學習的巨大作用,用一些名人事例和自己熟悉的人的學習經(jīng)歷來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無論是成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教師都鼓勵他們不要灰心失望。每隔一個月的時間,就讓班級的孩子們?nèi)懸粋€小紙條,內(nèi)容是近期的學習目標,教師并不參與學生的這個活動,目標是定給自己的,讓學生自己在一個月后去看是否實現(xiàn),每個實現(xiàn)了目標的孩子都會得到教師神秘的獎勵。這樣不公開的方式充分地保護了孩子們稚嫩的自尊心。在教師的支持和鼓勵下,他們就會更加努力,不斷地超越自我,為自己的學習之路披荊斬棘,在這一年中都能夠懂得學習的含義。學習是終身的,在班級中要力求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風氣,使學生逐漸地養(yǎng)成一種競爭意識和學習態(tài)度,讓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感受到學習帶來的無窮樂趣,保持學習熱情和自信心[3]。
3暢通家校溝通渠道,促使養(yǎng)成良好品行
家校溝通是班級管理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小學生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中,家校溝通尤其重要。班主任不能無視學生在家的活動軌跡,否則就會使自己的管理陷入片面的誤區(qū)中[4]。當前很多孩子都沉迷游戲玩具中,不愿意與陌生人交往,晚睡晚起,濫用零花錢,這樣的不良行為其實與家庭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作為小學班主任,要與家長進行密切的溝通,針對孩子的在校情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嘗試探索家校共育的各種有效舉措。例如:在筆者帶的班級中,就注重與家長經(jīng)常溝通,首先建立了家長微信群,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在家的一些行為習慣。制定了一個表格,由家長每天如實填寫,其中涉及學生完成作業(yè)時間、作息時間、洗漱情況、個人房間物品整理情況等,細化學生的一切行為習慣。在掌握了這些情況后,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教育活動,改掉他們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比如,針對學生的衛(wèi)生習慣問題,就在課上播放了動畫視頻,將細菌在自己的身體活躍著搞破壞的場面展示出來,這樣會對孩子的內(nèi)心產(chǎn)生很強強烈的震撼,他們深刻認識到不注重衛(wèi)生是如此的可怕,有助于他們自覺改掉那些不講衛(wèi)生的毛病。另外,家長不能一味地嬌慣孩子,溺愛就會使孩子逐漸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念,不利于人格成長。
結(jié)語
總之,小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不容忽視,這是孩子一生成長的大事,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是小學班主任的責任。當前小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很多,小學班主任要做好自身的班級管理工作,引導小學生及時改正不良問題,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言行習慣和學習習慣,為小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科學的教育服務,促進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喜龍.小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對策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9(20):42.
[2]沈濱.加強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開啟德育發(fā)展新征程[J].新課程(上),2018(10):230.
[3]王磊.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1):50.
[4]肖愛燕.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及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8(49):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