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電學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新課改背景下,與科學內容被放到同等位置.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不僅要重視電學實驗教學,還要采取多樣的策略靈活引導學生實驗,促進學生實驗探究技能、實驗素養(yǎng)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物理;電學實驗;教學策略;教學情境;提出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0)14-0056-02
收稿日期:2020-02-15
作者簡介:包華(1977.1-),男,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物理教學研究.
基礎教育改革對初中物理電學實驗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不僅要演示實驗、引導學生操作實驗,還要促進其實驗探究能力、實驗素養(yǎng)等發(fā)展.在本文中,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就如何有效地組織電學實驗教學進行詳細說明.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新知教學活動的開展倘若僅僅從知識傳播角度,由教師驅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這會將學生引入到知識的“泥沼”中,在死記硬背中,迷失方向.既然電學實驗該部分要求進行實驗演示和實驗操作,那么,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之初,我們就需要利用多樣的方式,將實驗內容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在圖畫、視頻等觀看中,對實驗內容產(chǎn)生探究興趣,進而投身到實驗探究活動之中,為之后有效探索電學實驗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電路的基本連接方式”該內容導入活動開展中,我在聯(lián)系新舊知識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了“點亮兩個小燈泡”的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利用手中的實驗材料,如電源、小燈泡、開關等,進行連接,看看如何連接可以使兩個小燈泡同時亮起來.在這樣的情境體驗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在遷移知識的過程中,自主建立對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感性認知.
二、有效提出問題
提問是教師組織物理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一種手段,有效的問題不僅可以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其在問題思考、解決的過程中,獲得物理思維的發(fā)展.尤其在電學實驗教學活動開展中,極具探究性的問題,可以為學生的實驗操作指明方向,還可以使學生根據(jù)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自主動手操作,在驗證猜測的過程中,感知物理知識,理解所學.因為電學實驗內容較為復雜,直接根據(jù)教材內容設計、提出問題,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面對這種情況,我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立足執(zhí)教班級學生的物理學習實際情況,結合教學所需,由易到難地為學生設計問題,提出問題,借此發(fā)揮問題的作用,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以“電阻”為例,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我先直接展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改變電路中電流的大小.據(jù)此,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提出這些問題:回想我們所學過的物理知識,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利用怎樣的方式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呢?在如此問題的驅使下,學生會調動其已有知識儲備,積極思考,提出猜測.根據(jù)學生提出的猜測,我鼓勵其小組為形式,合作討論,制定實驗方案.之后,我則向學生提供實驗材料,如鉛筆芯、若干導線、金屬絲等,引導其運用這些材料,落實實驗方案,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同時在觀察實驗現(xiàn)象的過程中,看看自己能發(fā)現(xiàn)什么.如此教學,學生不僅可以在問題的引導下,發(fā)揮思維作用,自主猜想,還可以在實驗、探究等一系列活動參與中,初步認識到長度不同的導體對電流阻礙的作用,建立對所學的感性認知.
三、引導科學探究
在電學實驗教學活動開展中,倘若教師仍一味地采取講授法,按照教材內容長篇大論,不僅會違背新課改要求,還會削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新課程改革標準中立足電學實驗教學特點,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以“科學探究”為主要方式,運用多樣的策略,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其在自主性的發(fā)揮下,探索有價值的物理知識,掌握物理實驗技能,提升物理實驗素養(yǎng).基于此,我在開展物理電學實驗教學的時候,融合多種教學策略,如探究、合作、交流等,轉變傳統(tǒng)授受的教學方式,引發(fā)學生的探究,使其真正地體驗動手實踐.以“導體長度可以改變電流大小”為例,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我為學生提供了不同長度的金屬絲,以此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在實驗中,觀察,連接不同的金屬絲,燈泡的亮度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以此現(xiàn)象,總結“導體長度可以改變電流大小”該結論.如此教學,學生不僅掌握了物理探究的主動權,其還可以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掌握控制變量法,為其今后自主操作實驗積累經(jīng)驗.
四、拓展生活材料
物理電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旨在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且,物理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物理教學活動的實施要走向生活,走進生活,引導學生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感知物理知識,應用物理知識,提升物理學習能力.在傳統(tǒng)的物理電學實驗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的照本宣科割裂了物理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使得學生在枯燥、抽象的知識識記過程中,難以對其有深刻的理解.面對這種情況,在組織物理電學教學活動之前,教師不僅要分析教學內容,挖掘其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在課堂中以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引導學生回歸生活,發(fā)揮其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對物理實驗進行感知、探究,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還要在教學做合一的指導下,給予親身體驗生活的機會,使其在生活場景的經(jīng)歷中,靈活運用所學,實現(xiàn)學以致用,同時深刻地認知所學,積累知識應用經(jīng)驗,為其今后有效參與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一般情況下,我在組織了電學實驗教學活動之后,會根據(jù)所講授的知識,分析其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回歸生活,引導學生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進行實驗操作,以此使其在探究型實驗、驗證型實驗等操作中,加深對所學的理解,獲得動手操作能力的發(fā)展.以“電阻”為例,在組織了教學活動之后,我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結合學習內容,搜集生活用品,在小組中合作制作一個可以調節(jié)亮度的臺燈.
總之,在初中物理電學實驗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探究;有效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實施科學探究,引發(fā)學生實驗;回歸生活,引導學生應用知識,從而使學生在親身參與中,積極思考、探究,通過實驗現(xiàn)象把握物理知識,提升實驗技能和實驗能力.
參考文獻:
[1]馮德強.談談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提高初中電學實驗課堂教學效率[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05):115-116.
[2]簡春姑.通過實驗促進初中物理電學的深度學習——初中物理電學“懂而不會”現(xiàn)象原因及其問題解決策略[J].中學理科園地,2016,12(05):28-30.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