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江
摘要:隨著新課標教育的發(fā)展改革,立德樹人也逐漸成為小學教育的一大重要的宗旨,同時也是幫助教師開展理想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在小學思政課堂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順應各種要求的必然選擇。小學思政作為一門影響學生價值感并對小學生未來的道路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小學生的心智還不夠成熟,對事物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具備,教師很難帶領學生構建高效活躍的課堂,阻礙了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發(fā)展。思政學習對小學生的價值觀的引導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運用正確的教學方式讓小學思政課堂能夠真正的實現立德樹人,促進和加強小學生素質方面的培養(yǎng)。幫助小學生建立良好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小學思政教學教學作為素質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tǒng)的小學思政教學已經無法很好的滿足當今社會對人才的的發(fā)展要求。因此,為了適應小學思政教育改革要求,就必須把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日常的小學思政課堂中來。
關鍵詞:新時代;小學思政課;如何實現;立德樹人
隨著社會對人才要求的提升,社會更加注重對人才的全方面培養(yǎng)。而小學作為學生學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教師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小學思政教學盡快落實立德樹人的思政教學。而所謂的立德樹人就是通過正面的教育來對學生進行塑造改變以及進一步的發(fā)展,是學校開展教育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細微處進行落實下手,相互聯系,彼此滲透,密切協調,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重要的引導和保證作用。再展開良好的思政教學的同時,把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滲透到小學思政課堂中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下文是我針對新時代小學思政課如何實現立德樹人的一些淺析。
1 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形成優(yōu)化的立德樹人的教學環(huán)境
小學思政相對于好奇心比較重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講,思政課本相對于比較枯燥乏味的知識點,對小學生來講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打擊學生學習思政的積極性。因此在進行小學思政教學時,教師應該主動幫助學生營造優(yōu)化的學習環(huán)境環(huán)境,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學氛圍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構造高效的思政課堂,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逐漸養(yǎng)成立德樹人的習慣。教師應該重視學習氛圍對學生的重要性。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教師主動實施各種教學措施。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
例,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還沒有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當今社會科技信息技術發(fā)達。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被各種各樣的思想觀念影響著,這對于小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感存在著一定的阻礙作用。小學生很容易受到影響經不起誘惑。讓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影響著學生的道德觀念。因此在小學思政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把德育教育滲透到日常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加強學生的規(guī)則教育,來應對小學生存在的一些逆反的心理。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利用一些日常生活發(fā)生的例子來作為課堂教學的一些素材,更加的貼近生活。對學生可以有更加深刻的印象。進行課堂上的德育教育,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形成優(yōu)化的立德樹人的教學環(huán)境。
2 對小學思政課進行創(chuàng)新
在《道德與法治課表標準》一文中指出,道德教學應該來源于生活實際。教師應該從教學素材中出發(fā),再聯系到學生的現實生活中來,讓學生能夠在生活實踐中,進行一些切身的生活體驗,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本質意義上進行回歸。小學生品德的一個形成使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實現的,是一個連續(xù)承接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該在思政教學課堂上進行創(chuàng)新,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道德行為的養(yǎng)成。
例,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讓學生通過對角色的分析,進行揣摩。在情景表演時,進行一個精神上的升華和感悟。讓學生可以走進更加廣闊的精神世界,踐行道德認知的一個有效途徑。
3 聯系社會熱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教師在課堂上開展小學思政教學時,要從現實生活出發(fā)。學生通過對現實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積極引導學生用正確的眼光來看待社會問題。社會上存在很多好壞的社會現象,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看待實際問題的看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一些手段。而不是拘泥于課本上比較死板的知識。教師交給學生用科學的方法來看待現實問題。教師也應該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通過分析一些社會問題,幫助學生具備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幫助學生分辨社會上的一些現象,提高學生的道德是非能力。
例,教師可以在講解教材時,插入一些與之相應的社會性素材。讓學生結合社會上一些實際發(fā)生的問題,在課堂上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發(fā)言。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理解。讓學生可以從自己的角度來進行實際問題的分析,而不是單純的知識課本知識進行死板的記憶和分析,不懂得靈活應變。
綜上所述,小學教學思政教師應該加強思政課堂的上課效率,做好學生的引路人。認真全面概括好在課堂上進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師引導學生可以親身經歷各種道德現象,讓學生用心靈去體驗和成長。
參考文獻:
[1] 劉莉.道德養(yǎng)成論[D].首都師范大學,2008.
[2] 葛修海.讓課堂真正活起來[J].祖國:教育版,2013(06).
(作者單位:甘肅省永昌縣焦家莊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