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齊亮
素質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學生整體素質為最終目標的教育,提倡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個性突出、思維活躍、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小學數學教師應立足數學課堂,遵照新課標的要求,構建數學學科素質教育體系,把數學課堂教學當作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循序漸進提高小學生數學素質。小學數學活動課是教師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目的,有計劃、有組織,以發(fā)展興趣、愛好和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目的的活動課程。其主要作用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拓寬視野、增進身心健康,從而得到全面發(fā)展。小學數學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素之一,那么數學活動課與素質教育又存在什么關系呢?
一、選材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
小學數學活動課的選材很廣,有較強的靈活性。教師選擇活動內容要依靠學生已有的知識,強調實踐和應用,注重知識性和趣味性,將數學內容、社會發(fā)展需要和學生個性發(fā)展結合起來。選材時要精心挑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兼顧有特殊興趣的學生,可設計不同層次的活動內容,吸引學生在玩中寓學于樂。
如筆者在教學“分數化小數”時,設計了這樣一節(jié)數學活動課: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選定兩個分數并寫在黑板上,隨后筆者告訴學生哪個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哪個不能,學生半信半疑。筆者讓他們用手中的計算器來驗證,答案果真如此。這使學生產生了一種“我想學”的求知欲望。在這種情況下,筆者給學生講解判斷一個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的方法,講解時學生注意力非常集中。這節(jié)課中,教師選材恰到好處,為數學課鋪平了道路,從而也促進了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培養(yǎng)興趣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向導,是事業(yè)成功的動力。只有開展好活動課,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在參與中體驗思考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喜悅。
如筆者在講解“正比例”之前,設計了一節(jié)數學活動課。筆者讓學生拿著米尺和一根兩米長的竹竿來到旗桿下?!巴瑢W們,誰能用這個米尺來量一下旗桿有多高?”學生議論紛紛,有的說:“上又上不去,除非把旗桿放倒?!惫P者說:“既不用上去,也不用放倒,我就能量出它的高度,你們相信嗎?”此時學生的興趣濃厚,急于知道做法。筆者及時抓住了這個時機,講了“正比例”的知識,學生驚嘆不已:“就這么簡單呀!”這次數學活動課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達到了預期效果,使他們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
三、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睂W生只有會學,才能真正學會。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焙昧晳T不僅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必備條件和獲得優(yōu)異成績的保證,而且將使學生終身受益。在開展數學活動時,教師應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技能。
如教學“圓柱的體積”時,筆者給學生設計了這樣一道題:將一張長方形白紙卷起,圍成一個圓柱體,怎樣圍最好?學生經過討論,得出了兩種答案,這時筆者讓他們討論哪種方案好。學生繼續(xù)討論,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兩種方案各有利弊:以長方形的長邊為底面圓的周長,圍成的圓柱體體積大,但占地面積也大;以長方形的寬邊為周長圍成的圓柱體占地面積小,但體積也小。好壞應取決于實際需要。通過這樣的練習,鍛煉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了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為素質教育提供了保證。
總之,數學活動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才能,以形成學生最佳的素質結構,促進他們的個性朝著更加和諧的方向發(fā)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得到全面發(fā)展。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小學數學教師應在教育實踐中找捷徑,摸規(guī)律,總結經驗,在探究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實施素質教育闖出一條新路。(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qū)江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