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平
[摘要]為了改變小學數(shù)學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達到教師的精教、少教,學生多學的目的,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轉變,提高課堂效率,使課堂教學有序和高效,從而提出了“創(chuàng)設問題一自主探究一討論解疑一展示提升一總結感悟一當堂檢測”六個承上啟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實施步驟,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逐步培養(yǎng)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關鍵詞]預習單;以“趣”導入;合作交流;當堂檢測
為了改變小學數(shù)學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達到教師的精教、少教,學生多學的目的,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轉變,提高課堂效率,使課堂教學有序和高效。
一、精心設計預習單,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一位特級教師曾經這樣說過“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不是演員與觀眾的關系,而是導游與旅客的關系,教師只是引導。大多的風景還得有學生去看,自己去欣賞。”因此,精心設計好每一堂的預習單,盡量做到新穎、簡潔,激發(fā)學生自主參與的欲望。
如:我在教“方向與位置”時,設計了以下的預習單)把下面方向標填寫完整
(二)觀察下圖填空
(1)斑馬場在噴泉廣場的()方向。
(2)猴山在噴泉廣場的()方向。
(3)大象在噴泉廣場的()方向。
(4)熊貓館在噴泉廣場的()方向。
(三)填空
(1)量一量上圖,熊貓館在噴泉廣場的北邊再往
我們就可以說熊貓館在噴泉廣場的北偏東20°的方向上。
(2)量一量上圖,熊貓館在噴泉廣場的東邊再往北
我們就可以說熊貓館在噴泉廣場的()偏()()。的方向上。
學生按預習單的提示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通過獨立思考,了解所學知識的重難點,從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不僅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而且讓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學習數(shù)學的方式。
二、導入新課,以“趣”為前提,讓學生自覺參與教學過程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還能夠喚起學生真實的生活經驗,從而引導他們更好的認識生活,學會生活。
(一)故事導入法
例如:在教學“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以“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導入新課:去西天取經的唐僧師徒4人,有一天,他們走得又累又喝,幸好路過一塊西瓜地,他們化緣得到了一個西瓜,唐僧師傅就吩咐悟空把西瓜平均分成4塊,每人一塊。豬八戒嫌少,唐僧師傅又吩咐悟空把西瓜平均分成8塊,每人2塊,豬八戒還是嫌少,唐僧師傅再次吩咐悟空把西瓜平均分成12塊,每人3塊,這時,豬八戒才歡歡喜喜地吃起西瓜。豬八戒真的多吃西瓜了嗎?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這樣的設計,既把枯燥教學知識貫穿于學生喜聞樂道的故事中,點燃他們求知欲望的火花,又自然而然地導入新課,使學生在故事情景中便初步感知了1/4、2/8和3/12的大小。
(二)善用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位教育家說過:“思維是從驚訝和問題開始的?!崩纾涸诮虒W“能被3整除的數(shù)”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情境:“3只猴子得到10個大小一樣的桃子,然而它們在分桃子時卻打起來了,這是為什么?”學生興趣盎然,各抒己見,紛紛搶著發(fā)言:猴子不懂禮貌;10個桃子分給3只猴子,總會多出一個桃子,因此就打起來了。教師順勢著問:“哪幾只桃子分給它們,它們就不會打起來呢?”學生紛紛答:12個、15個……學生以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學習,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意識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歡樂。
三、合作交流,擴大學生參與面,提升學習能力
“合作交流”是由中國古代流傳至今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在孔子的《學記》中就有“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記載。因此教師要設計恰當?shù)膶W習活動,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促使學生在合作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發(fā)展。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時,可這樣教學,讓小組中的成員每人測量一種三角形,記錄好每個角的度數(shù)及所測量的是什么三角形,讓學生觀察、分析、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最后分組展示交流的成果,引導學生概括出結論。
四、當堂檢測,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
所謂“當堂檢測”,就是在課堂上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檢查測試,它是實施課堂優(yōu)化教學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課堂質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并不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而課堂檢測后,教師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了解哪些同學已達到教學的目的,哪些同學有待提高,錯誤的原因又是什么,之后教師可制定出相應的措施予以幫助。當堂檢測,既可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又可以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有利于學生潛能的自我開發(fā),促進學生自身素養(yǎng)的提高。參考文獻:
[1]王文斌:淺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法
[2]周日南: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策略探索
[3]李娜:淺談當堂檢測的意義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