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希金說:“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钡珒H在字母、文字、符號和書頁中瀏覽一番不是讀書,讀書需要感受,需要審美感,需要對他人的金玉良言融合貫通并付諸實現(xiàn),讀一本好的名著也需要如此,這不僅因為名著給我們樹立了典型的人物形象,更因為名著本身蘊藏藝術價值,包含永恒主題,其能夠經(jīng)久不衰且流傳于世,必然是能夠給后人以警示和深遠的影響,能夠啟發(fā)、感染、熏陶世人。引導高中學生閱讀名著,其本質目的也在于此。文章立足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探討了高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名著導讀;核心素養(yǎng);閱讀
一、 前言
語文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理解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發(fā)現(xiàn)與鑒賞”“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等內容。指導學生閱讀名著潛能陶冶學的性情,促使學生在名著中探索、挖掘其潛在的文學風格,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更加客觀、全面地認知世界、感受生活,體會名著中的人文價值,最終獲得思維能力以及價值觀的重塑。從這一角度而言,名著導讀不失為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但在現(xiàn)實語文教學實踐中,時間有限,學生學習壓力大,這些客觀因素都限制了名著導讀教學效率,影響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鑒于此,研究高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策略就成為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要課題。
二、 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策略
(一)依據(jù)課標和實際,圍繞不同主題精心設計教學
設計一個好的閱讀主題猶如給學生閱讀指引了方向,沒有明確的主題,學生名著閱讀效率也是低下的,或者是盲目的,這種閱讀中學生往往會淺嘗輒止,讀后無感。給學生設計一個明確的名著閱讀主題十分有必要,而在設計主題時筆者認為我們又必須依據(jù)課標和學生實際情況,只有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設計名著閱讀主題,再指導學生閱讀名著,才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所以,在指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前,都要針對教材內容來為學生設計主題。
以《論語》這一經(jīng)典名著為例,其主要匯集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素材,也是教會學生中國倫理道德的一把鑰匙。對這一作品,其育人價值在于“德”,鼓勵學生閱讀這一作品,能夠提高學生道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辯證思維。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品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育學生辯證思維”為主題指導學生展開名著閱讀,鼓勵學生讀《論語》,從孔子的觀點中辯證解讀中華傳統(tǒng)文化,樹立“揚長避短”“棄其糟粕,取其精華”的文化繼承和弘揚觀念。又如引導學生讀《大衛(wèi)·科波菲爾》《家》《高老頭》等經(jīng)典作品時,則可以重點圍繞作品背景、作者、作品中人物形象來設計主題,因為這類作品大多情節(jié)跌宕起伏,人物形象豐滿有代表性,具有時代烙印。給學生一個明確的主題,引導學生鑒賞作品,更加有利于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和理解社會的豐富性、復雜性。至于《巴黎圣母院》《堂吉訶德》這類文學作品,筆者認為我們可以重點指導學生從鑒賞作品和學習作者寫作手法方面展開閱讀,通過名著導入,幫助學生理解“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主要特征。
(二)結合學生興趣點,開展多層次閱讀活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c其苦口婆心地督促學生閱讀,搞得苦大仇深,不如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對名著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悅”讀。
第一,巧妙運用影視作品,組織閱讀交流。隨著信息技術、網(wǎng)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課堂教學迎來了新的機遇,我們教師抓住這一機遇就可能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而影視作品走進課堂就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進行的。影視作品集音頻、視頻于一體,廣受中學生喜愛?;趯W生這一興趣愛好,我們大可借助影視作品指導學生閱讀名著。例如教學《林黛玉進賈府》這一內容時,我們可借助影視作品引導學生閱讀《紅樓夢》這部經(jīng)典作品。只讀《林黛玉進賈府》,學生只知王熙鳳愛討賈母歡心,為人八面玲瓏,卻可能并未真正理解為什么曹雪芹給她“鳳辣子”這一稱號。鑒于此,筆者就把電視劇《紅樓夢》中王熙鳳“毒設相思局”“弄權鐵檻寺”“苦賺尤二姐”等經(jīng)典片段播放給學生看,然后指導學生小組交流討論自己對王熙鳳這一人物的理解,最后讀出她身上凝聚的香辣、麻辣、潑辣、酸辣、毒辣,“五辣俱全”所以得名“鳳辣子”。最后筆者鼓勵學生寫讀后感,推薦學生讀《紅樓夢》后寫讀后感,更完整地、客觀地表達自己對作品中人物的感受。借助這樣的教學,不僅極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深化了學生對作品中人物的理解,同時也喚起了學生對名著的閱讀興趣。
第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fā)閱讀興趣?!蔼殞W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币龑W生真正走進名著,以名著啟發(fā)學生思考離不開閱讀經(jīng)驗和感受的分享。所以,在名著導讀過程中,筆者也會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名著交流活動。比讀完《茶館》《哈姆雷特》可以鼓勵學生自編自演戲劇;讀完《三國演義》可以開展“三國人物我來評”等演講比賽;讀完《紅樓夢》可以開展一個“詩詞接龍賽”;讀完《老人與?!房梢蚤_展“朗讀者”,請學生講一講作品中的勵志片段……形式多樣的名著導讀活動不僅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深化學生閱讀感悟,提高名著導讀教學效率。
(三)利用新媒體平臺,拓寬閱讀渠道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新媒體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我們語文教師同樣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指導學生閱讀,將碎片化時間集中利用,拓寬學生閱讀渠道的同時增加學生閱讀量,讓學生在大量閱讀中汲取養(yǎng)分,實現(xiàn)自我成長。例如,當下各種火熱的閱讀App平臺,其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ōu)勢,學生可以直接在App上獲取自己想要閱讀的經(jīng)典名著。譬如QQ閱讀、有道E讀書、掌閱IREADER、塔讀文學、天翼閱讀、藏書館、微信讀書、西窗燭、世界名著精選,這些新媒體閱讀平臺皆可以成為學生閱讀名著的好渠道。這類閱讀App在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的支持下存儲海量資源,讓閱讀不受紙質書籍、時間、空間的限制,閱讀的方式更加靈活多樣,能夠增加學生的粘性。我們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興趣、學習基礎設立群組,鼓勵學生在群組內部交流閱讀心得,通過線上也可以實現(xiàn)共享讀書、共享讀書經(jīng)驗,不僅拉近了師生關系,同時也增加讀書的趣味性,更有利于實現(xiàn)分層閱讀。
需要強調的是,在指導學生利用閱讀App讀名著時,我們教師同樣需要引導學生有序、有效閱讀,提前給學生設置閱讀主題、任務、目標、要求,避免學生盲目無效地閱讀。當然,我們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推薦一個使用價值高的App,方便我們統(tǒng)一管理和檢測學生閱讀情況。
(四)學生自主推薦名著,精準推送閱讀書單
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闭嬲挠袃r值的閱讀應該是自發(fā)的。新課改一直強調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主動讀書。在名著導讀過程中,我們教師既要做好引導者角色,同時也應該做學生自發(fā)閱讀的喚醒人和鼓舞人,喚起學生自發(fā)讀名著的欲望和積極性。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的,筆者也會鼓勵學生自主推薦名著書單,給學生更多“做主”的機會。推薦方式可以多樣化,如定期組織召開名著閱讀推薦會,上臺向同學介紹自己比較喜歡的名著,談一談自己推薦這部名著的理由。比如鼓勵學生以制作海報的方式來宣傳名著。學生要想成為“名著代言人”自己就必須先讀好的書籍,讀經(jīng)典名著,在大量名著閱讀后才能對比優(yōu)選出好的名著,才能有優(yōu)秀作品推薦給其他同學。當學生能夠說出自己的讀后感,談論自己推薦理由之時,必然也是學生真正去思考過、挖掘過名著亮點之后,這樣的名著導讀無疑會讓學生更深度地閱讀。
三、 高中語文“名著導讀”的注意事項
的確,讀經(jīng)典名著有利于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但要想提高名著導讀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名著閱讀深度、價值感,我們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讀名著時還應該注意以下事項。
第一,始終堅持“主題導讀”原則,在指導學生閱讀名著時必須明確閱讀主題,確立總體原則,才能有助于學生思維品質以及審美情趣的提升。
第二,整合導讀素材。高中學生自主性較強,可讀的名著選擇性也比較廣,我們在推薦學生閱讀名著時,應當對不同類型的名著進行梳理,指導學生有條理地閱讀,方能提高學生閱讀效率,閱讀效率提升了,名著價值才會得以彰顯。
第三,鼓勵學生深度閱讀。淺嘗輒止的閱讀或許能夠增加學生知識量,提高學生知識面,但卻無法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立足于核心素養(yǎng)的名著導讀一定是能夠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發(fā)展的。所以,在指導學生閱讀名著時,我們一定要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啟發(fā)學生走進名著,深度解讀名著,辯證思考名著,客觀分析名著,主動去挖掘名著所蘊含的文學價值,如此才能夠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深化學生語言分析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能力。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名著導讀”任重而道遠,學生獨立的持續(xù)閱讀需要指導和鼓勵。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指導學生有目標、有方法地讀名著,才能真正借助名著蘊藏的文學價值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李強.名著閱讀教學的調查與指導[J].中學語文教與學,2002(5).
[3]王微微.人教版高中語文“名著導讀”拓展性閱讀教學研究[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2):125.
[4]溫怡.淺談高中語文教材中名著導讀的分析[J].都市家教,2017(1):136.
[5]李軍成.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語文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剖析[J].學周刊,2020(3).
作者簡介:周璐,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培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