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梅 馮樂軍
摘要:智慧課堂依托先進的信息技術平臺和豐富多樣的媒體資源,具有教學方式靈活、課堂互動多向、作業(yè)推送個性化等優(yōu)點。我校分課前研判學情、課中互動交流、課后針對性輔導三個階段開展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與實踐探索活動,本文對此進行論述。
關鍵詞:智慧課堂 ?高中詩歌 ?教學案例
智慧課堂依托先進的信息技術平臺和豐富多樣的媒體資源,具有教學方式靈活、課堂互動多向、作業(yè)推送個性化等優(yōu)點。近兩年,我校在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上進行了初步探索,也收獲許多。本文以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的經典篇目——《聲聲慢》為例,談談應用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做法。
教學設想
《聲聲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主要寫詞人晚年遭遇國破家亡、顛沛流離和孀居的孤獨凄涼的心境。本設計是我校開展智慧課堂教學以來的初步嘗試,旨在讓學生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平臺和豐富多樣的媒體資源,通過反復誦讀、品讀疊詞、品味意象等方式,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真正體會詞人的亡國之恨、漂泊之苦和孀居之悲。
一、課前推送資料,研判學情
環(huán)節(jié)一:推送助學資料
在智慧課堂情境下,教師準備好微課、學案等助學資料后,在上課之前通過平臺推送給學生,讓學生預習。豐富、新鮮的媒體資源,對學生非常具有吸引力。學生完成學案后及時提交到平臺,客觀題答案會即刻呈現(xiàn),無須教師批改。系統(tǒng)自帶的評價系統(tǒng)會根據(jù)學生的做題情況生成圖表。這既有助于教師把握學情,又減輕了其教學負擔。
本課推送的助學資料如下:
(一)微課
借助微課介紹李清照的生平經歷及寫作背景,并示范有感情地朗讀全詞。
(二)《聲聲慢》學案
1.走近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的_____派女詞人,號_____,被人們譽為_____。有作品集《_____》。她的詞自成一家,被人們稱為_____。
2.知人論世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轉折點。南渡前,她生活優(yōu)越,無憂無慮,詞作多寫其歡樂的少女生活和閨中“閑愁”,詞風 ? ?,代表作有_____。南渡后,她飽嘗國破家亡與顛沛流離之苦,作品多寫故國之思和孤獨凄涼的晚景,詞風_____,代表作有_____。
3.解釋下列詞語
(1)戚戚
(2)乍暖還寒
(3)將息
(4)怎生得黑
4.有感情地朗讀作品
環(huán)節(jié)二:學情反饋
一節(jié)好課,一定建立在準確把握學情的基礎之上。只有學情把握準確,教學目標的設定才具有針對性和指向性,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提高。智慧課堂情境下,學生完成學案后,及時通過平臺提交到評價系統(tǒng),評價系統(tǒng)自動分析、自動生成學情報告。
環(huán)節(jié)三:設計教學方案
教師根據(jù)學情報告制訂出的教學方案,必然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避免了盲目性和隨意性。這也正是智慧課堂的優(yōu)越之處,是傳統(tǒng)課堂做不到的。
基于此,本課教學目標設定為:
1.反復誦讀,背誦全詞。
2.品讀語言,品味意象,掌握鑒賞詞的基本方法。
3.體會晚年詞人國破家亡、孀居淪落的凄苦心境。
二、課中合作探究,多向互動交流
環(huán)節(jié)四:導入新課
要使學生快速進入課堂情境,導語設計非常關鍵,必須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智慧課堂情境下,《聲聲慢》導語設計如下:
著名學者、作家梁衡曾這樣評價一位女詞人:
“她是臨水照花的亂世美神;
她是憂時傷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極的滄海愁人;
她是曠古絕今的詞壇奇女。
她的名字就是——李清照?!?/p>
環(huán)節(jié)五: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就是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智慧課堂情境下,教師會在課堂上推送給學生一些相對簡單但又十分關鍵的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為后面核心問題的探究奠定基礎。
本課推送的自主學習內容有:
1.自由朗讀,感知內容
2.聽配樂朗讀,感受情感
眼睛,是心靈的折射,詩詞中的“詩眼”“詞眼”正是作者內心情感的折射?!堵暵暵啡~的詞眼是哪個字?
環(huán)節(jié)六:合作探究
在智慧課堂實踐過程中,合作探究是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在智慧課堂上,教師將本節(jié)課的核心問題推送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規(guī)定時間內進行合作探究。在此過程中,學生既各抒己見,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也分工協(xié)作,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最后整理形成文字答案。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核心知識的掌握自然比老師直接講解要牢固得多。在合作探究中,互動交流是多向的,既有生生互動交流,也有師生互動交流。這既體現(xiàn)了學生作為課堂活動主體的作用,也促進了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
本課主要探究以下問題:
1.詞人是如何抒發(fā)愁情的?
2.涵泳字句,體會愁情
(1)詞中直接抒發(fā)“愁”情的句子有哪些?
(2)請賞析開篇“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句的妙處。
3.品味意象,體會愁情
詞人選用了哪些意象來抒發(fā)內心的愁苦?這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環(huán)節(jié)七:展示質疑
小組合作完成探究任務后,派代表展示本組的合作成果。其他同學在小組代表展示結束后,可以補充、質疑,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完善。這即是展示質疑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學生展示方式多為口頭表達或板演??陬^表達易忘記,有些同學甚至表達不清楚,效果自然不好;板演則浪費大量的課堂時間。而在依托信息技術平臺的智慧課堂上,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平板直接展示,有很大優(yōu)勢。一則,展示內容清晰明了。二則,大大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三則,系統(tǒng)還具有自動保存課堂學習過程的功能,便于以后查看、復習等。這是智慧課堂的又一優(yōu)點。
環(huán)節(jié)八:檢測提高
檢測提高是指針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設計一些題目,以檢測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題目少而精,要求學生當堂完成。教師借此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習效果等,以便接下來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學生借此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本課設計以下檢測題:
1.結合意象,談談本詞是如何體現(xiàn)情景交融的特點的。
2.結合李清照的生平經歷,賞析詞中的“黃花”意象。
三、課后設計個性化作業(yè),針對性輔導
環(huán)節(jié)九:推送作業(yè)
課后作業(yè)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傳統(tǒng)教學因受時空的限制,教師輔導作業(yè)兼顧面小,效率低。而在智慧課堂情境下,教師課后輔導非常方便。
首先,完成課堂教學后,教師依據(jù)學生學習情況、接受能力等,推送多層次、個性化的作業(yè),兼顧了學生在學習上的差異。其次,借助平臺,無論是學生提交作業(yè),還是教師批改作業(yè),都可以在線上完成,打破了時空的限制,便捷、省時。最后,教師對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比較,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梢?,依托智慧課堂,課后輔導真正踐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本課推送作業(yè)如下:
1.背誦并準確默寫全詞。
2.閱讀當代作家梁衡的歷史散文《亂世中的美神》。
3.請把《聲聲慢》一詞改寫成散文。
課后反思
本課中進行了我校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初步嘗試,教學環(huán)節(jié)清晰,學習任務明確,教學過程完整。對于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學生非常感興趣,參與度很高,課堂氣氛活躍,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盛之,毛沛勇.基于數(shù)字化教學案的智慧課堂互動教學系統(tǒng)實踐研究[J].教學月刊(教學管理)中學版,2014,(4):51-55.
[2]劉邦奇.“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智慧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