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經(jīng)建
摘要:在初中美術學習中美術作品鑒賞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課程。在教育學生鑒賞美術作品時,想要達到更好的效果,就需要教師下更多的工夫去研究。在美術作品欣賞教學中應用比較的方法,會使美術作品更加直觀,這樣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美術作品。
關鍵詞:比較法;初中美術;欣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4-0038
在美術作品欣賞教學中,應用作品比較幫助學生欣賞作品,可以更好地展現(xiàn)出美術作品的特點以及藝術規(guī)律,從而使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時更加容易接受。當學生對美術作品有一定的自我認識的時候,便會對以后的學習更加主動,從而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情操。本文主要講述了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應用比較法來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
一、應用比較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般來說,初中美術課堂往往是學生對學習材料進行學習的過程,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中想盡辦法加強學生對這些學習材料的掌握程度。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樣才能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可以在美術作品欣賞課程中為學生提供多組作品,讓學生自己對作品進行比較,學生在對作品的觀察和比較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這些作品在繪畫風格以及作品的題材等方面會有一定的相似程度,學生通過對這些作品的觀察和討論,從而發(fā)現(xiàn)這些美術作品作者的繪畫意圖。
與此同時,當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對某些藝術作品有一定爭論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再對這些不同的意見和想法進行歸納總結。首先,教師需要先表揚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然后教師再對學生的一些錯誤理解進行引導和改正,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在美術課堂中能夠更輕松地進行學習,并且還能夠提高美術課堂效率,學生也真正的作為課堂的主體,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在這種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中,也會變得更加輕松和活潑,從而能夠更好地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
例如,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術作品》這一課中,美術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先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原始的美術作品“受傷的野?!?,然后再向學生展示古埃及的美術作品“獅身人面像”和古希臘美術作品“帕提農(nóng)神廟”“擲鐵餅者”等,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進行比較學習。
二、應用比較法,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
眾所周知,美術是一門需要兼具視覺和造型的藝術,所以在目前的初中美術欣賞教學課程中,采用比較法進行教學所取得的教學效果較好。一般來說,一些美術作品的繪畫風格和繪畫內(nèi)容很難用語言文字來進行表達,但是如果把幾幅繪畫風格不同的作品放在一起,學生則會很容易就分別出來。所以,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在初中美術欣賞課堂教學中不能單獨展示出一幅美術作品讓學生進行欣賞,而是需要對學生展示多幅美術作品,讓學生自己通過比較進行學習。學生在通過對多幅美術作品進行比較欣賞的過程中,不僅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
教師在對寫實和寫意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單純只展示一幅寫意的作品,學生會感到?jīng)]有可比性,從而很難用語言文字來對作品進行總結概括。但是,教師如果把寫實作品和寫意作品一起展示在學生面前,然后再逐步引導學生對兩幅不同的作品進行觀察,讓學生對兩幅作品的繪畫特點和風格等方面進行比較,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更好地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方法和能力。
比如,一些西方的寫實主義在繪畫的時候往往采用科學的研究方法,這種繪畫過于注重對真實的重現(xiàn),而一些中國的寫意畫,則有“不求形似,意向造型”的繪畫特點。如一些中國的畫家對花、鳥、草、木等進行繪畫時,往往與真實的事物相差巨大,這些畫往往有各自的形象以及社會的含義,如梅蘭菊不與百花爭艷,而被看作清高人品的象征,松竹梅抗嚴寒,被譽為歲寒三友,象征有節(jié)操,威武不屈精神,這些都是寫意畫具有的特點。教師在對中國的寫意畫與西方的寫實畫進行比較時,能夠十分簡單地區(qū)別出兩種畫之間的不同,并且通過比較還能夠加深學生對寫實和寫意的認識,從而在美術欣賞課程中教學生采用比較法,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三、應用比較法,充分實施課堂評價
評價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價,更是為了通過評價來激發(fā)學生的各項潛能,通過評價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對學習的自信。教師在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yè)時,如果只是單獨對單幅作品進行評價,則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業(yè)時,可以讓學生兩人一組,把自己的作業(yè)放到多媒體投影儀上進行比較評價,然后教師再邀請全班學生一起對這兩幅作品進行評價,指出這些作品中做的較好的部分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通過比較平價的方式,使每幅作品的優(yōu)點和缺點都能夠展現(xiàn)出來。比如,在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實用又美觀的生活用品》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對日常中所用到的物品進行進一步的設計,當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起對作品進行比較評價,使每一個學生作品的缺點和優(yōu)點都能夠展示出來,讓學生的作品能夠做到既美觀又實用,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偠灾?,應用比較法對學生的作品和作業(yè)進行比較,能夠使學生作品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充分地挖掘出來,使學生對美術欣賞充滿信心,這樣一來就會使學生對美術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從而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
總之,在初中美術課堂欣賞中采用比較法,能夠取得十分明顯的教學效果。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而且還能夠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力,并且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方面也會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初中美術教師在美術欣賞課程中應該積極采用比較法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陸青.初中美術欣賞教學策略初探——以《北京故宮》教學為例[J].名師在線,2019(12):83-84.
[2]馮雯婧.初中美術欣賞課的四“美”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8(18):164+166.
(作者單位:浙江省平陽縣水頭鎮(zhèn)鶴溪中學3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