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為了可以讓盲生學習更多的知識,盲校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要將教學的內容局限在課堂當中,教師一定要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使用多種教學資源來進行教學,使盲生學習的知識更加豐富。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給盲生更多的語文實踐機會,讓學生可以在更廣闊的空間中學習語文知識,提升語文能力。因此,學校一定要根據盲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使他們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適應如今的社會。
(一)合理的運用語文教材資源 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學習資源非常的豐富。而且教材當中的課文都屬于非常優(yōu)秀的文章,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來建立一個情境進行教學,使盲生可以去感悟這些內容,從而受到感染。例如,在教學《郵票齒孔的故事》時,語文教師就可以合理的使用文章當中的故事,結合到學生的實際生活里面,并且要介紹下齒孔在生活當中的應用,因為盲生的體會會很有深度,因此在課上就會積極的進行發(fā)言。經過這樣的方法,讓學生可以在活動中去進行感悟,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
將新課文和之前學習過的課文進行結合,相互進行練習,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找春天》的時候,因為盲生的視力有一些障礙,導致無法用眼睛去看春天的景色,導致在進行景物描寫的時候缺少形象,這樣也就導致學生對這樣的內容無法產生興趣,也沒有辦法去理解這樣的內容。這個時候,語文教師就可以根據以前學習過的內容來進行教學,如《春雨的色彩》,然后給學生設計一個問題,讓學生在進行思考。這樣的方法就會讓學生有話題來進行交流,然后結合兩篇課文的內容來進行思考,解決教師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可以找出課文當中的創(chuàng)新點,然后讓學生根據這樣的內容來進行創(chuàng)新,續(xù)寫故事,這樣的方法也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經過這種教學方法,使用課本當中的資源,讓語文教學不再枯燥,并且還可以豐富盲生的文化知識和情感。
(二)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 盲生雖然沒有視力,但是學生們的信息源是比較多的,主要有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素養(yǎng)、生活知識等等內容。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語文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資源來進行教學,這樣也是可以提升語文教學質量的,并且還可以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因為所有的盲生他們的生活家庭環(huán)境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名學生的特點也是不同的,都有著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盲生經過和別人進行交流、互助的方法來進行合作學習,這樣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了解一些事物,豐富自身的知識。
例如,在教學《紙船和風箏》的時候,語文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去進行想象,把學生比作小松鼠,學生會對小松鼠說些什么話?然后讓學生進行想象。經過學生的想象,每一名學生都可以說出一些自己想的內容,然后積極的說出這些想法。經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語言交流的能力,并且讓學生在這樣的教學中接收思想的教育。
(一)利用校園中的課外書籍進行教學 現階段,很多盲生只會重視在課上的閱讀學習,沒有在課下主動的進行閱讀。不斷的進行閱讀才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語文教師要是想利用校園資源來進行教育學生,就一定要將語文教學和校園資源結合到一起,這樣才可以拓展語文教學的空間。很多盲生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都會出現畏懼的情況,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有目的的來進行課外閱讀教學,讓學生可以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學生可以經過閱讀數據的方法來豐富自身的知識,解決在生活和學習當中遇到的問題。語文教師在選擇閱讀書籍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有目標的來進行選擇,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學習更多知識。例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語文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去閱讀《安徒生童話》。這樣的方法可以將課上課下的閱讀內容結合到一起來進行學習,可以更好的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盲生的知識量。因為盲生的年紀不一樣,而且興趣愛好也不一樣,所以教師在選擇課外讀物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進行選擇,然后讓學生來進行閱讀,鼓勵學生多讀書,并且還可以鼓勵學生相互來進行推薦好書。
(二)運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 在盲校中,學生非常希望學習更多的知識,學校為了可以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豐富他們在校園中的生活,就可以引入一些盲人專用的電腦,學生就可以經過電腦當中的語音技術進行學習知識,使用這個技術來閱讀一些文檔內容,還可以在網絡中尋找一些知識來進行學習,經過網絡資源的方法進行學習,可以讓學生的知識量變得更加豐富。
總的來說,在盲校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一定要了解自己的教學責任,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重視盲生的需求,并且對教學方法來進行創(chuàng)新,拓展更多盲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空間和資源,豐富盲生的語文知識量,從而促進學生可以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