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張伯苓體育思想下的南開童子軍研究

      2020-12-19 12:01:54曹昊哲
      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1期
      關鍵詞:青年會童子軍張伯苓

      曹昊哲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天津 300350)

      童子軍是國際性的青少年運動組織,發(fā)端于20世紀初的英國,其創(chuàng)始人為英國軍官貝登堡(Baden Powell)。在第二次布爾戰(zhàn)爭①中,貝登堡曾經(jīng)訓練梅富根軍校學生軍團(Mafeking Cadet Corps)支援前線,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就。此后,為了能夠給部隊日常訓練提供參考,貝氏總結自己訓練士兵的方法,寫成了一本書,名為《警探術一助》(AidtoScouting)。在這部書中,貝登堡提到他訓練方法的獨特之處在于將手下的士兵分成小隊進行強化訓練,除了常規(guī)的野營、偵探、勤務等個人能力之外,他還注重士兵獨立的精神,可靠的信用,希望借此在士兵中養(yǎng)成英國人所崇尚的紳士風度[1]。

      回到倫敦之后,貝登堡意外發(fā)現(xiàn)自己這本書被許多學校當作訓練兒童的教材。于是他索性將自己的練兵之法運用到兒童的訓練當中。1907年,貝登堡召集了英國當?shù)氐膬和诎桌藣u進行了露營訓練,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引起了熱烈的反響,也使這種兒童訓練得到了當時英國社會各方面的大力支持[2],之后推廣到了西方各國。后來,貝登堡根據(jù)之前的露營訓練,結合東西方各國的青少年體育教育的理論,出版了《少年警探》(ScoutingforBoys)一書,這部書日后成為了各國童子軍重要的訓練書目,童子軍運動開始蓬勃發(fā)展起來,并向世界各地傳播開來。

      一、南開童子軍的成立及其發(fā)展脈絡

      中國的童子軍運動發(fā)源于辛亥革命前夕的武昌,它的誕生和革命思想緊密相連。1911年前后,武昌文華書院的嚴家麟將書院收到的童子軍英文文獻翻譯成中文,用于書院幼童部的教育實踐。次年2月,中國第一支童子軍在文華書院正式宣告成立[1]3。之后,童子軍運動伴隨著辛亥革命風潮很快傳到了江蘇、上海等地,并蔓延到了包括天津在內(nèi)的全國其他地區(qū)和省份。

      其實早在辛亥革命前,天津租界地區(qū)由外國人創(chuàng)辦的學校就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童子軍,只是規(guī)模影響都有限,而天津地區(qū)的童子軍教育除了受到革命風潮的影響外,與天津基督教青年會(以下簡稱天津青年會)的大力支持以及張伯苓的體育教育理念密不可分。

      青年會對童子軍教育的扶持早在19世紀末就已開始,當時瑞典青年會最早成立了幼童部,成為了童子軍教育的主要倡導者。隨后全球許多地區(qū)的城市青年會都成立了童子軍,而作為中國第一個城市青年會,天津青年會也成為較早創(chuàng)辦童子軍教育的城市青年會之一。此外,同其他地區(qū)的城市青年會一樣,天津青年會也積極推動所在地區(qū)的童子軍教育,對青年會以外的童子軍團體進行扶持,包括提供師資培訓,幫助籌措經(jīng)費等[3],成為近代天津童子軍的主要推動者。作為當時青年會的華人董事,主張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的南開學校校長張伯苓對西方的童子軍教育也有著較為清醒的認識。他深知近代體育對改造國民的重要性,而童子軍教育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兒童以及青少年體育教育的重要補充和延伸,意義深遠。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南開中學成為中國當時較早建立童子軍的學校之一。

      1915年,張伯苓通過周恩來創(chuàng)辦的“敬業(yè)樂群會”童子部招募15歲以下的學生加入童子軍,當時鑒于周恩來年齡已經(jīng)較大,就改派吳國楨擔任南開童子軍的首任學生隊長[4]。此后,南開學校正式成立了童子軍,由陶爾圖任軍長,章輯五、伉乃如、周夢賢、楊潤身、姜更生、王恒安、李丹忱等任教練員。他們將童子軍分為兩隊,一隊用國語操練,一隊用英語操練,效果顯著[5]。

      但由于童子軍缺乏訓練經(jīng)費和專業(yè)設備,再加上沒有地方統(tǒng)一購買服裝,南開中學不久就停辦了童子軍。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了國內(nèi),南開的學生們?nèi)呵榧崳诋斈晗奶煜驅(qū)W校申請重新開辦童子軍教育,以振興國家,并公推體育部的老師章輯五和學生陶開泰等成立籌備委員會,南開童子軍由此重新成立[5]。當時北洋政府擔心童子軍武裝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會危及自身的統(tǒng)治,便通過全國一些地區(qū)的教育部門下令取締學校的童子軍。1919年,天津教育廳下令取締學校童子軍組織,遭到了許多學校的抵制,其中也包括南開中學[6],之后取消童子軍的禁令便不了了之。

      此后,章輯五作為南開學校的體育部主任,以南開為試點進行童子軍教育實踐,在天津地區(qū)極力推動童子軍運動的發(fā)展,并開展訓練班和促進會,擴大了天津童子軍運動的影響[7]。

      在張伯苓和章輯五的大力推動下,童子軍課程成為了南開中學初一和初二的必修課,南開童子軍與天津地區(qū)的其他童子軍團體一起參加各項社會實踐,包括童子軍表演大賽、各級運動會、游行、露營等活動。期間,南開學校童子軍都展現(xiàn)出了較高的社會技能和服務熱情,廣受天津社會各界的好評。尤其是在華北地區(qū)各項體育比賽中,南開童子軍表現(xiàn)十分優(yōu)異。如在第六次華北球類運動會中,南開童子軍身穿短褲在凜冽的寒風中維持秩序,受到了參會者的盛贊[8]。這一時期南開童子軍教育不但注重學生們的身體素質(zhì),還對參加童子軍學生的課業(yè)成績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當時規(guī)定童子軍隊伍中凡是有學業(yè)成績不合格者皆停止其在童子軍的工作。此外,章輯五等人還仿照歐美等地區(qū)的童子軍教育,在童子軍當中選拔優(yōu)秀的隊員另組成小狼團,作為童子軍隊伍當中的中堅力量,代表童子軍參加對外活動[9]。

      1921年,天津中華童子軍聯(lián)合會在天津青年會禮堂召開,該會宣布了天津中華童子軍的成立,青年會的華人干事庸劍秋和張伯苓當選為正副會長[10]。1922年,天津中華童子軍聯(lián)合會選擇在南開中學禮堂召開一周年會議,南開童子軍小狼團參加了匯報表演,受到參會者的廣泛好評[9]。由此可以看出,在天津中華童子軍聯(lián)合會的成立過程中,以張伯苓和章輯五為核心的南開童子軍始終處于主導地位,這表明南開童子軍在近代天津地區(qū)的童子軍教育中有著相當廣泛的影響。

      五四運動時期,天津地區(qū)的反動當局以警察“罷崗”,不管地方治安相威脅,不準學生罷課、商人罷市,各校派出學生組成警察,維持市面的秩序,當時南開中學派出的學生全部為校內(nèi)童子軍的成員。他們身穿黃色制服,手持木棍,在四馬路一帶維持秩序,有力地支持了工人和學生的斗爭[11]。1928年,北伐軍進入天津,南開童子軍穿著整齊的制服列隊歡迎北伐軍。據(jù)后來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學家葉篤莊回憶,當時他們一邊行進一邊喊著:“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革命熱情高漲[12]。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之后,開始陸續(xù)接手全國各地的中小學,并將童子軍教育納入了國民黨黨部管理體系。當時天津市黨務整理委員會訓練部在市黨部就設有童子軍指導員辦公室。1928年,天津童子軍促進會在天津市東馬路青年會宣告成立,并直接受國民黨市黨部領導[13],國民黨勢力開始滲透到南開乃至整個天津地區(qū)的童子軍教育中。此后童子軍教育日益淪為國民黨加強獨裁統(tǒng)治的工具,南開童子軍教育的進步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1935年,張伯苓致函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校長,要求他推薦一位優(yōu)秀的體育系畢業(yè)生到南開中學擔任童子軍教練,該校長推薦了魏金凱。據(jù)后來的南開學生回憶,當時張伯苓給魏金凱開出了月工資一百元的優(yōu)厚條件,而當時南開中學的資深教師月工資不過80元,張伯苓對童子軍教育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而魏金凱也確實不負眾望。1936年10月10日,在南京孝陵衛(wèi)舉行了全國童子軍大檢閱。蔣介石作為軍長進行檢閱,張伯苓作為特邀代表出席。南開童子軍在全國童子軍的番號為777團,由魏金凱親自帶隊,在這次檢閱過程中,南開學校童子軍表現(xiàn)突出,尤其是將營地設置的防空帳篷偽裝成了藝術品,受到了南京國民政府官員們的盛贊[14]。此次檢閱是南開童子軍首次參與的全國性的童子軍比賽,南開童子軍在全國童子軍檢閱中亮相并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受到了全國童子軍教育者的關注。

      抗戰(zhàn)期間,南開童子軍隨南開中學遷到了重慶,童子軍教育仍照常進行,并加入了抗戰(zhàn)的相關內(nèi)容。1949年,童子軍總會被南京軍管會接管,南開童子軍教育也同全國童子軍教育一起正式退出了大陸的歷史舞臺,我國港臺地區(qū)的童子軍教育延續(xù)至今。

      二、南開童子軍與南開體育

      南開童子軍教育與南開體育是相輔相成的,童子軍教育本身就是體育教育的補充和延續(xù),是帶有軍事性質(zhì)的特殊體育課。近代以來,傳統(tǒng)教育制度開始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各種教育改革思潮開始盛行,許多有識之士認識到中國不但在國家層面上積貧積弱,在群眾個人體質(zhì)方面也遠遠落后于歐美等西方發(fā)達國家。許多有識之士認為,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弊病就是重文輕武。梁啟超就指出中國傳統(tǒng)教育使得中國人“武事廢墮,民氣柔靡”[15]。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主張將軍事教育納入教育方針的“軍國民教育”開始流行。民國成立初期,教育部將軍事體育納入體育教學中,教育總長蔡元培也將“軍國民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的五項新的方針之一[16]。

      “軍國民教育”的流行與張伯苓的體育思想不謀而合。當時張伯苓校長就認為教育在于造就“德育、智育、體育完全發(fā)達的人才”,而這三者之中體育是最為欠缺的[17],他對體育的大力提倡實際上也是出于其強國強種的目的。然而僅僅依靠學校的體育活動,還遠遠達不到改造國民體質(zhì)這樣的要求,童子軍教育的開展則為當時南開的體育教育帶來了新的方向。作為當時為數(shù)不多熟識西方教育體系的教育家,張伯苓意識到童子軍教育對于青少年的發(fā)展無論是在身體還是在精神層面都有極大的益處。從南開童子軍教育的宗旨來看,期望“訓練少年積極之道德,發(fā)達其天賦的本能,務使皆能養(yǎng)成誠實、忠勇、仁慈、耐勞諸美德”[18]。這種教育宗旨實質(zhì)上貫徹了張伯苓校長的體育理念。在這種先進的體育理念和“軍國民教育”思想的引領下,南開成為了天津地區(qū)較早開展童子軍教育的中學堂之一。

      由于當時國內(nèi)缺乏較為專業(yè)的體育人才,專業(yè)的童子軍教官更是無從談起,南開童子軍的部分教官是從天津青年會中挑選熟識近代體育的中外籍干事,他們往往不是專業(yè)的體育教師,有時甚至身兼數(shù)職,有的本身就是南開的體育教師。南開童子軍第一任軍長陶爾圖就是青年會的美籍干事,在南開中學曾經(jīng)負責教授英語會話。童子軍教員章輯五既在天津青年會的體育事業(yè)部任職,又為南開學校的體育部主任,還曾經(jīng)在南開中學教授過物理和英語。童子軍教員伉乃如也曾經(jīng)擔任過南開的化學教師,并且曾在天津青年會智育事業(yè)部任職。童子軍教員楊潤身也是英語教師[19]。這些童子軍教員雖然不是體育系專業(yè)畢業(yè),卻都受過近代的新式教育,有的還是青年會的華人干事,對于近代體育有著較為深入的了解。以章輯五和伉乃如為例,二人都曾就讀于直隸省立高等工藝學堂,該校聘請英、美、德、意等西方教員,采用新式教學,章輯五畢業(yè)于機器科,伉乃如畢業(yè)于化學科[20]。他們二人都曾經(jīng)在天津青年會任職,對近代體育有著一定程度的了解。

      此外,為了能夠讓南開童子軍接受更專業(yè)的訓練,張伯苓還派遣童子軍教員赴外地進行專業(yè)學習和考察,甚至出國學習考察,并且聘請專業(yè)的體育教師訓練南開的童子軍。例如,張伯苓曾派遣章輯五去蘇州東吳體育大學考察體育教學,后又派遣他去美國深造。途徑歐洲時,章輯五考察了歐洲的童子軍訓練[20]199。1924年,返校的章輯五派遣畢業(yè)于武昌文華書院的雷法章?lián)瓮榆娷婇L。雷法章長期從事童子軍教育工作,頗有經(jīng)驗,此后南開童子軍的教育日趨專業(yè)化。

      從課程管理來看,南開童子軍課程與體育課程都被納入到實踐的必修課當中,且互為補充,同時進行。根據(jù)南開童子軍管理的相關規(guī)定,在校的初中生只要符合童子軍的資格,不論是否參加了童子軍,都可以選擇修童子軍課程代替普通的體育課,而非童子軍的學生在修普通體育課的時候,參加童子軍的學生只能到童子軍事務所自修童子軍的課程,如果不到就按曠課處理[5]。此外,在普通體育課上體育老師也會要求部分學生學習童子軍課程,并按照童子軍的訓練方式進行訓練。當時南開中學的老師會在普通體育課上選擇一些身體達標的體育生仿照童子軍的課程進行訓練,并按照童子軍的訓練紀律對這些體育生嚴格要求。與參加童子軍的學生不同,這些體育生不需要進行宣誓,也不需要填報志愿,在著裝上也和一般的童子軍有所區(qū)別[5]。由此可以看出南開的童子軍課程就是一種特殊性質(zhì)的體育課,學校鼓勵甚至強迫學生參與童子軍課程的學習。

      與近代體育相同,南開童子軍的訓練組織和加入辦法也是主要仿照西方國家。以1920年的南開童子軍為例,當時童子軍分兩團教練,每團分四隊,每隊八人。全體事務分兩部擔任,一為教練部,由軍長、隊長及熱心童子部教育的各學科教員組成;一為事務部,分軍需和文事兩科,由軍長選擇童子軍隊員中有才干的人擔任。童子軍訓練除了每周二和周日的旅行之外,每周全體合操一次,分隊集合一次,均于下課后進行[18]119。除了與常規(guī)的普通體育課同時開展以外,童子軍課后的課程訓練量之大可見一斑。當時童子軍的加入儀式也仿照西方進行。南開中學對加入童子軍的學生有一定要求,除了要求不得有不良嗜好之外,對學業(yè)成績也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鑒于當時童子軍隊員都是未成年人,學校規(guī)定學生加入童子軍需要得到家長的同意,還要領取志愿書,繳納注冊費,與軍長談話,進行初級考試,才能正式加入童子軍[5]。

      從課程內(nèi)容上來看,南開童子軍的訓練比普通體育課更注重紀律性和愛國精神的培養(yǎng)。由于中國長期處于小農(nóng)社會,普通國民在日常生活中較為自由散漫,紀律性較差,而近代體育比賽中對參賽的運動員有著嚴格的規(guī)則限制和紀律要求,因此近代體育比賽的引入對于改造自由散漫的國民性有著極大的益處。相對于普通的體育課,南開童子軍課程對紀律的要求更為嚴格。童子軍課程首先要熟習童子軍的題詞、記號、禮節(jié)。此外,童子軍的愛國教育課程也是普通體育課所缺乏的。童子軍在課上還要求學生知“中華民國國旗之組織,及其意義,并升降之規(guī)則”[5],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童子軍課程對學生日常生活的個人衛(wèi)生也有一定程度的要求,比如要求學生定期修剪指甲,清潔牙齒,用鼻子呼吸,不要隨地吐痰等[14]640。

      從具體的訓練內(nèi)容來看,南開童子軍訓練與普通的體育課也有著較大的差別。會操是童子軍一項重要的訓練項目,同時也是當時各級運動會的表演項目。當時的會操表演除了升國旗、唱國歌、踢正步之外,還包括表演旗語、急救法、結繩等野外生存訓練內(nèi)容。課下童子軍訓練甚至還包括傳統(tǒng)武術和烹飪技能。當時南開學校童子軍參與了天津地區(qū)各級運動會的會操表演項目,也作為運動會的志愿服務人員,包括走方隊、充當樂手、維持會場秩序等,受到天津各界的一致好評。從訓練項目上來看,普通體育課的訓練項目大多是競技體育的內(nèi)容,除了身體素質(zhì)的鍛煉外,主要是為了體育比賽能夠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與日常生活關系不大。而童子軍項目則不同,這些訓練項目和內(nèi)容在日常生活或者軍旅生活中具有相當?shù)膶嵱眯?。童子軍急救法可以在面對日常生活中周圍突發(fā)疾病的狀況實行緊急的醫(yī)療救助,野炊和搭軍用帳篷可以解決野外旅行、生存、探險或者戰(zhàn)場上的基本食宿問題,結繩可以用來捆綁重物以便于攜帶或者捆綁俘虜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犯罪嫌疑人,旗語是為了部隊與群體遠距離之間進行更好的溝通,傳統(tǒng)武術的學習除了用于鍛煉身體和戰(zhàn)場上的近距離搏斗之外,還可以作為日常的防身術,尤其是對女童軍意義重大。此外南開童子軍還教授學生軍用樂器的演奏,可以服務于日常的大型團體活動。這些課程的實用性不是普通體育課可以比擬的。盡管童子軍也有自己的運動會或者團體比賽,但大多是集體項目,很少像競技體育運動一樣有個人項目,且競賽性質(zhì)遠遠低于這項運動的教育意義,相對于普通競技體育的競爭與合作并存,童子軍教育更加強調(diào)集體合作,較少有競爭的因素在里面。

      與普通體育在訓練賽場進行訓練不同,童子軍教育更加注重對隊員在戰(zhàn)場或者野外的生存能力的訓練,野外的露營成為了童子軍訓練的重要項目。為了不耽誤學生上課,校方對于野外露營地點的選擇也頗費周折,鑒于當時南開大學還沒有多少建筑,較為空曠,適宜露營,1936年春,南開童子軍各年級各組依次在南開大學馬蹄湖西邊空地進行露營,住宿一晚,第二天返回南開中學。因為野外生存最需要解決的就是食宿問題,因此當時童子軍露營的工具主要是帳篷和炊具。野外露營的一大考驗就是要求學生在野外的環(huán)境下自行解決野炊的食材問題。據(jù)回憶當時有學生將南大校園馬蹄湖的蓮藕拔出作為食材,想要做一盤炒藕片,被校工報告到張伯苓那里。張伯苓考慮到對于童子軍的教學自己不便過多干預,且當時童子軍野外的訓練原則是鼓勵學生在野外就地取材,于是便沒有懲罰學生,讓學生照炒自己的藕片[21]。由此可以看出張伯苓校長對童子軍教育的重視。此外,為了豐富學生訓練之余的課外生活,學校還鼓勵學生多帶笑話書籍和樂器[18]119,體現(xiàn)了南開童子軍教育的人性化。

      到了假期,學生時間更加充裕,學校還會安排童子軍到更遠的地方進行露營訓練。這些地方包括煙臺蓬萊、天津大沽、北京西山、山西太原等名勝古跡地區(qū)。由于路途較遠,學生需要準備許多自己的個人用品,包括被褥、枕頭、洗漱用品以及制服、水壺等,而帳篷、炊具,輜重車、軍旗等公共用品則由學校準備。由于張伯苓極為重視童子軍的教育,每年學校對童子軍的支出超過了150元,且被列入到學校的正式預算中,但童子軍教育經(jīng)費仍捉襟見肘,需要大力籌措才能勉強維持。

      正是由于張伯苓先進的體育理念,南開的童子軍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參加過童子軍教育的學生很多都成為了日后中國社會各界的優(yōu)秀人才,包括周恩來、曹禺、吳國楨、梁思禮、袁家騮、申泮文、葉篤正、李世瑜等。由此可見,南開童子軍教育在我國教育史上具有借鑒意義。

      三、結 語

      童子軍是國際性的青少年運動組織,發(fā)端于英國,后傳到世界各地。天津是華北地區(qū)較早開展童子軍教育的城市,在張伯苓重視體育的教育理念和民國時期教育改革風潮的引領下,南開的童子軍教育在天津乃至全國中學童子軍教育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作為體育課程的重要補充,南開童子軍課程與體育課程一道成為了南開中學的必修課。該課程所選用的部分教員是熟識近代體育的青年會外籍干事,有的還是南開自己的體育老師。相比于體育課程,童子軍課程無論從訓練方式還是課程內(nèi)容上都具有較大的難度,在日常生活當中更具有實用性,而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紀律性和愛國情懷。這種特殊的體育課程對參加訓練的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的積極影響。

      首先是對青少年愛國精神的培養(yǎng)。如前文所說,參加南開童子軍要求學生學習“中華民國國旗之組織,及其意義,并升降之規(guī)則”,相對于空喊愛國口號,這種教育方式對學生愛國精神是一種潛在的影響。抗戰(zhàn)勝利后,據(jù)南開校友會的統(tǒng)計,南開學校沒有出過一個漢奸,童子軍課程的愛國教育對南開學生所產(chǎn)生的影響不可低估。

      其次,是對青少年紀律性和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除了童子軍本身對隊員個人的紀律要求之外,從課程內(nèi)容上來看,相比于近代體育,童子軍課程較少有個人項目,幾乎都是團體合作,尤其是在野外的生存訓練,更加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對隊員的紀律性要求較高。青少年在經(jīng)過這種訓練之后,對日后的成長有著較大益處。尤其是他們成年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具有較強的溝通和合作能力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此外,童子軍對學生紀律性的培養(yǎng)也成為了南開學生日后人生中的寶貴財富,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律,使他們在晚年擁有異于常人的良好體魄。梁思禮、葉篤莊、申泮文、吳國楨等當年南開童子軍隊員都樂享高壽,這與他們早年曾參加南開童子軍的經(jīng)歷不無關系。

      最后,童子軍教育對于青少年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童子軍高強度的訓練不禁鍛煉了青少年的身體素質(zhì),還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堅韌不拔的品格。尤其是童子軍課程中對隊員野外生存訓練的考驗。在露營訓練中,他們一開始就需要在野外長途跋涉,應付各種惡劣的天氣狀況和意想不到的各種生存問題,這不僅需要良好的體魄,還需要強大的生存意志。這些青少年在經(jīng)過了大自然的生存考驗之后,面對他們?nèi)蘸笊詈凸ぷ鳟斨兴霈F(xiàn)的困難和挑戰(zhàn)更能從容應對。

      盡管受到教育經(jīng)費的種種限制,且在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童子軍教育日漸淪為國民黨打擊異己、加強獨裁統(tǒng)治的工具,南開童子軍教育的發(fā)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但在張伯苓重視體育的教育理念下,南開的童子軍教育仍舊成為了天津乃至全國中學童子軍教育的典范。南開的童子軍教育對于青少年日后的健康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注 釋:

      ①第二次布爾戰(zhàn)爭(Second Boer War)指的是1899年到1902年英國同荷蘭后裔布爾人為了爭奪南非領土和資源所進行的一場戰(zhàn)爭。

      猜你喜歡
      青年會童子軍張伯苓
      天津基督教青年會成立的歷程
      ——以基督教青年會檔案為依托
      美國童子軍只有男孩才能加入嗎?(答讀者問)
      張伯苓
      教育家(2017年39期)2017-12-07 10:59:38
      青年會與民國蘇州的娛樂文化
      江蘇地方志(2017年1期)2017-04-13 07:38:26
      身體與建筑的契合:從上海的西僑青年會大樓到現(xiàn)代的“體育大廈”
      體育科研(2016年5期)2016-07-31 17:44:29
      校長當如張伯苓
      Mushroom and Toadstool
      張伯苓在教育與政治之間
      領導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8:51
      博愛與成效的平衡:民國中期廣州基督教青年會救濟事業(yè)特點
      童子軍:百年歷史,強悍依舊
      阳泉市| 上饶县| 工布江达县| 延寿县| 彝良县| 黄陵县| 武隆县| 揭阳市| 民乐县| 华安县| 阿鲁科尔沁旗| 城口县| 新邵县| 仁布县| 凤山县| 阿坝| 宁阳县| 揭西县| 封开县| 西安市| 南靖县| 哈密市| 公安县| 海林市| 林芝县| 建昌县| 平陆县| 清苑县| 新宁县| 蕉岭县| 远安县| 宜丰县| 东莞市| 三穗县| 隆尧县| 治多县| 察哈| 玛沁县| 噶尔县| 黎城县| 海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