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昀
【摘 要】 古詩文作為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誦讀古詩文,促進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實現(xiàn)學生在不斷閱讀中提高寫作水平,在寫作中提升閱讀能力,真正實現(xiàn)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本文就誦讀古詩文,提高語文寫作素養(yǎng)展開討論。
【關鍵詞】 古詩文;語文寫作;提升素養(yǎng)
一、誦讀古詩文對學生寫作的影響
1.誦讀古詩文有助于語言材料的積累
在新的教育時期,課程標準提出朗讀和默讀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實現(xiàn)語言積累的重要步驟。古詩詞是我國漢語言文學的代表和精華,讓學生誦讀古詩文,有助于學生不斷積累語言素材,在感受更多的古詩文中實現(xiàn)博聞強記,當學生誦讀了大量的古詩詞后,就能在頭腦中儲藏大量的文化知識,實現(xiàn)不斷的語言積累。
2.誦讀古詩文有助于提升寫作能力
在教育新時期強調(diào)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如果沒有朗誦,就很難寫出一篇佳作。古人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廣泛地朗誦古詩文,往往能在文章的寫作中擁有神來之筆,寫出一篇篇佳作。當學生誦讀古詩文,并深刻記憶后,寫作時自然就會文思如泉涌。可見學生誦讀古詩文,不僅有助于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大量的素材,拓展學生的寫作面,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3.誦讀古詩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
我國的古詩詞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學生往往在經(jīng)典的誦讀中可以感悟更多的真善美,也可以在經(jīng)典的誦讀中潛移默化,陶冶情操,凈化心靈,逐漸培養(yǎng)出完美的人格。另外當學生誦讀古詩文時,也是慢慢學會協(xié)調(diào)自己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的過程。在朗讀古詩詞的過程中,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精神的影響,進而促進智慧的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通過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來提升寫作能力。
二、通過古詩文提高語文寫作素養(yǎng)的教學措施
1.感悟意境,啟發(fā)學生想象
當學生在朗讀古詩文時,通過朗讀每一首詩,每一句詞,便能不由自主地進入這首詩的意境中,在詩中與作者進行情感的交流,感受詩句所描述的境界,詩人所表達的情感。這一過程需要學生的思維參與和想象力的發(fā)揮,而在小學生的寫作中,想象力尤為重要,如果沒有想象力,學生語言就會枯竭。因此,教師在平時的古詩文朗讀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學中,當學習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時,教師應適時引導讓學生發(fā)揮想象:竹林外桃花初綻放,鴨子感受到初春江水的回暖,快樂地在水中嬉戲。于是在學生腦海中便生成了一幅“鴨子戲水”的景象。這樣學生在古詩文的學習中,想象力就得到了發(fā)展,同時在古詩詞的誦讀中,學生也能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例如,當寫到春天的景色時,就可以寫鴨子、江水、桃花等等,讓學生在不斷感受古詩意境中擴展學生寫作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2.常誦常練,積累寫作素材
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而言,當面臨一個個的習作題目時,總是不知從何下手,因此寫出來的作文枯燥無味。學生不斷誦讀古詩詞,熟讀成誦,日積月累,就能奠定語言基礎,出口成章,并且在寫作中可以將一些古詩詞進行引用,為作文添彩。因此在日常教學生活中,教師要對古詩詞的朗誦素材進行剖析,加深理解,實現(xiàn)學生不但對古詩詞進行背誦和記憶,還要了解到如何實現(xiàn)在寫作中恰當?shù)貞?。例如,在有關春天的寫作中,可以用“春江水暖鴨先知”,或是用“千朵萬朵壓枝低”;在描寫河水的美妙時,可以用“水光瀲滟晴方好”或是“潭面無風鏡未磨”;描寫有關山的景色時,可以用“兩岸青山相對出”或是“山色空蒙雨亦奇”。一邊誦讀古詩文,一邊告訴學生如何進行運用,實現(xiàn)邊說邊練邊積累更多的語言素材,在寫作中能得心應手地運用。
3.倡導課外閱讀,多寫讀書筆記
小學三年級教材中雖然包含多篇古詩文,但是為了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知識內(nèi)涵,不能僅僅依靠教材中的古詩文閱讀,還應該擴充更多的課外古詩文的閱讀材料,讓學生真正實現(xiàn)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以誦讀經(jīng)典促進寫作的提升,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積極且有計劃的指引,促使學生在日常練習中立足朗誦經(jīng)典,提升寫作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推薦廣泛的古詩文課外讀物,擴展學生的閱讀面和知識面,讓學生在眾多的閱讀中領會更多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從而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與此同時,引導學生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是促進學生更快更好地領會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捷徑。當學生閱讀完一篇課外古詩文時,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在讀書筆記中,這樣就能更好地實現(xiàn)古文的閱讀和寫作相結合,推動讀寫能力的提升,實現(xiàn)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真正提高。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在要求學生書寫讀書筆記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的日記中多引用古詩文,進而在古詩文引用中既能深化學生的認知,又能使學生的作品更具品位。例如,有些學生在讀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后,就會在自己的日記里感嘆如果自己“少壯不努力”,在學習中偷懶,恐怕就會“老大徒傷悲”了,從而真正實現(xiàn)在古詩文誦讀中活學活用,提高寫作素養(yǎng)。
古詩文中飽含著中華文明的精粹和文化的內(nèi)涵,教師應引領學生熱愛誦讀古詩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古詩文閱讀和誦讀習慣,讓學生在日復一日、持之以恒的朗讀中,日積月累,不斷體驗,不斷感悟古人思想表達的藝術,不斷汲取古詩文中的精華,并將這些內(nèi)容不斷進行內(nèi)化,并活用于自己的寫作中,從而實現(xiàn)以古詩文豐富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以古詩文促進寫作素養(yǎng)的提升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林麗君.語文素養(yǎng)下古詩文的有效朗讀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09).
[2]黃雪晴.古詩文教學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構建[J].學語文,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