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荔
摘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從一個自發(fā)、個別的助人方式發(fā)展成為一個有組織、系統(tǒng)化的教育工作,經歷了30多年的發(fā)展歷程,成為高校德育和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1]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高校教育對于學生來說,影響更深、成效更為顯著。
關鍵詞:心理健康 高校輔導員 心理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提高審美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發(fā)展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賞識美、感悟美的才能。中國傳統(tǒng)語境中的"美"與"善"有著內在聯(lián)系與統(tǒng)一,并且當代的"美"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有著內在聯(lián)系與統(tǒng)一[2]。在高等教育中,進行"以美育德"的實踐,能夠起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式的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美育不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也在塑造學生的審美,更能發(fā)現(xiàn)美、機會生命之美。對于心理健康起著輔助作用,有著發(fā)現(xiàn)美的心靈,便會積極樂觀的生活,成為一個“心清心明”的新時代大學生。
2.提高抗挫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抗壓力、抗挫折能力。隨著我國在全球地位的上升,國家與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更為嚴格,就業(yè)問題、學業(yè)壓力隨之而來。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棟梁,國家新進力量的主導者,最先感受到這種壓力。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甚至有些高校學生在這種壓力,選擇了逃避。高校教育對于學生來說極為重要,高校建設心理咨詢室在此時充分發(fā)揮了其作用,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高校心理咨詢室專門為學生建設,更了解學生,能為其提供“治本”的 心理治療方案,幫助學生紓解內心憂郁和壓力。
二.高校輔導員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導作用
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
在高校心理教育中,輔導員作為與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交往最多的人員,相比于家長與學校更了解學生的心理與生活,應該做到積極主動地對大學生進行有關的心理教育,對大學生進行全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使其能夠身心能夠健康發(fā)展,因此,高校輔導員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起著主導作用,是能夠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型人才的關鍵因素[3]。輔導員應該做到與學生多交談,了解學生的心理,能夠敏銳地感知學生情緒波動,做好應對措施。在生活上、人際交往、處事態(tài)度、做事方法等都要起著模范作用,身體力行地為學生樹立正確三觀。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目前許多大學生由于學習任務輕松,難免懈怠,養(yǎng)成懶惰的習慣。學習不積極導致地作業(yè)拖沓、掛科、逃課等現(xiàn)象數(shù)不勝數(shù)。因此,高校輔導員要在平時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4]。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能在自己的專業(yè)課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使其身心都能得到滿足。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不僅自己在進步,輔導員也在一同進步。學生在不斷地學習中獲得了人生價值,教師也做到了自己身為人民教師的責任。
三.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1.心理教育有助于學生正確評估自己
自我評估是大學生本體塑造人生價值導向,體驗人生意義,進行目的選擇的有效路徑,是大學生個體預設的目標對自我狀態(tài)的"喚醒"和"激活"[5]目前有許多大學生不能正確的評估本身,出現(xiàn)了很多"過高過低"評價自己的現(xiàn)象。就拿考研為例子,一位學生自身能力有限,偏執(zhí)地認為自己很優(yōu)秀,認為自己是"人上人"去報考我國"雙一流"大學,結果導致考研失敗,自己備受打擊而抑郁不振。社會在快速發(fā)展,各種思潮沖擊著人們。大學生積極勇敢、充滿對未來的憧憬,一直都是國家和社會的先進分子,他們最先察覺到各種變化帶來的不同。一方面在努力適應社會帶來的變化,另一方面,在面對無法解決的問題和壓力時,心理和社會性的不成熟性,讓他們尋求家庭、朋友、社會人士與機構的幫扶。這時就要求家人朋友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走出牢籠,教導他們自己獨立解決問題[6]。正確的心理教育能使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一腔熱血的鉆牛角尖,導致失敗而產生不良后果。
2. 積極心理學下的高校心理教育
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做好高校教師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確定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目標方向,把積極主動的人格和情緒的培養(yǎng)教育放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位置;要把培養(yǎng) 積極心理品質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擴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廣度;改進心理健康教育手段,重視積極心理體驗,最終達到培養(yǎng)積極心理品質目的[7]。對于目前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問題,高校需要應用積極心理學對目前存在的弊端進行妥善處理,找到更適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8]。
四.總結
大學生處于持續(xù)發(fā)展的階段,高校需要把握好這個關鍵時期,對大學生進行正確、恰當?shù)男睦斫逃椒ê湍J?,讓大學生有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在面對社會的壓力時能夠從容面對;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和睦相處;對于自己的學業(yè)也能取得優(yōu)秀成績??傊咝=逃龑τ趯W生來說至關重要,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關鍵與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緩緩. 新時代高校提升心理育人質量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20.
[2]高等教育中藝術公修課的德育作用——“以美育德”的實踐研究[J].段靜鵬《美與時代(上)》,鄭州商學院,2020年.07期.
[3]羅文利.高校輔導員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的抗挫折和抗壓能力[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25):27+29.
[4]張國梁.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自主學習中的引導作用[J].法制博覽,2020(2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