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梅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課堂開設(shè)不僅是為了豐富學生的學識,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還是為了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拓寬其學習視野,促使學生高效地認知社會。因此,語文老師需要重視閱讀活動的開展,并且借助合作教學模式,帶領(lǐng)學生在實踐互動中感受文章閱讀的魅力,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鍛煉學生語文專業(yè)技能,為學生全面學習和健康發(fā)展提供堅實的保障。所以說,簡要闡述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程中運用合作學習的具體措施。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54-
在小學教育教學進程中,語文學科是較為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其對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表達能力、理解能力等的提升都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在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優(yōu)質(zhì)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靈活運用,還能夠拓展學生的認知,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到合作閱讀活動中,逐步感受文章閱讀的魅力。
一、確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任務(wù),科學地對小學生實行分組
在實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程中,語文老師如果想要高效地運用合作學習模式,首要任務(wù)就是需要熟知合作學習的重要教育意義,確定閱讀教學任務(wù),并且立足于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以及學習興趣點設(shè)置符合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閱讀教學計劃。而后針對學生的學習個性和學習現(xiàn)狀科學劃分合作小組,從而帶領(lǐng)其自主地在小組中探索文章知識。通常情況下,語文合作閱讀的目的就是培育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并且讓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尋找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從而主動與語文老師和其他學生互動,逐步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比方說,在學習《爬山虎的腳》這篇文章時,學生需要在語文老師的帶領(lǐng)下掌握其中的重難點生詞和語句,并且能夠流利閱讀文章,了解爬山虎的基本特征。接下來語文老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學生有沒有見過爬山虎?爬山虎有哪些特征?爬山虎是怎么爬的?而后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其在合作探索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有些學生說:我家院子里有大片爬山虎,一直蔓延到房頂上;而一些學生說:爬山虎能夠美化環(huán)境,其根莖會順著樹枝或者鐵絲網(wǎng)向上攀爬。在這樣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語文思維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從而強化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健康發(fā)展。
二、營造濃厚的合作學習氛圍,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chǔ),也是拓寬學生學習視野的重要手段,在實際小學語文教學進程中,語文老師如果想要靈活地運用合作學習模式,首先就需要給學生營造濃厚的合作學習氛圍,借用多媒體工具把文章中的內(nèi)容直接轉(zhuǎn)換成視頻和動畫的形式,逐步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引領(lǐng)學生參與到合作學習活動中,逐步感受文章所傳達的思想感情,強化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比方說,在閱讀《白楊》這篇文章時,語文老師就需要借用多媒體工具給學生展示與白楊樹有關(guān)的視頻和圖片,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想要探究的欲望。而后讓學生分組閱讀文章,一步一步感受創(chuàng)作者的寫作含義,并且從對白楊的描寫中學習白楊堅韌不拔的品格。在實際合作學習活動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想能夠快速碰撞,并且在探討的過程中學生還能夠創(chuàng)新出更多新穎的想法和觀點,基于此,語文老師就需要給學生留夠合理的閱讀時間和空間,以此來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對文章知識的掌握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做好鋪墊。
三、借助角色扮演教學模式,強化學生對文章的深入記憶
在語文閱讀進程中,角色扮演法是語文老師推動學生合作學習的重要手段。借助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和話語,來增加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效果,并且深入記憶文章知識內(nèi)涵。角色扮演法在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所以說,在實際語文閱讀活動中,語文老師需要依照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和學習模式適當引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深入文章內(nèi)部積極地探索文章人物特征和文章內(nèi)涵。
比如說,在閱讀《陶罐和鐵罐》這篇文章時,小學生要在語文老師的引導下掌握文章中的生詞和段落,而且為了讓小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語文老師就需要給學生科學分組,讓每個合作學習小組依照“陶罐”和“鐵罐”這兩個物品進行扮演,把陶罐和鐵罐擬人化,從而在對話中掌握陶罐和鐵罐的相關(guān)基礎(chǔ)特點以及文章中的故事情節(jié),進而鍛煉學生的表達理解力以及對語文知識的使用力,推動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進程。
四、提供及時的指導,發(fā)揮合作學習的有效作用
盡管合作學習被廣泛使用,但是依靠學生自身的能力還是不能有效地發(fā)揮出其最大的作用。在合作過程中,學生大都傾向于“盲目跟進”。即組內(nèi)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一旦提出一個觀點,無論是對還是錯,其他學生都會效法并以這種思維方式思考。因此,教師應(yīng)改變傳統(tǒng)的這種放任性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并在必要時為他們提供及時的指導。教師可以在學生討論期間采用巡回指導的方法,參與小組內(nèi),了解不同小組的觀點和看法,扭轉(zhuǎn)他們不合理的觀點。例如,學生在學習課文《蝙蝠與雷達》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先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然后討論“雷達的產(chǎn)生與蝙蝠的關(guān)系”,“是否有類似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等問題。有些學生可能在剛開始時陷入誤解,以為只能以雷達技術(shù)為例。因此,教師可以指導這些小組,讓他們改變想法,例如從外觀方面考慮是否有類似的發(fā)明。同時,教師可以舉一些相關(guān)的例子,例如利用蒼蠅發(fā)明了氣味探測器。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找到更多的例子,與此同時,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合作學習拓展了自己的知識。
五、結(jié)束語
在新時期的教育變革過程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就需要進行創(chuàng)新和變革,并且語文老師為了增強學生的團結(jié)合作能力,強化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就需要靈活運用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以及趣味的互動場景的影響下,激烈探討文章知識,感受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作內(nèi)涵,從而增強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程中的實用效果,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楊瑾.小學語文閱讀合作學習的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12):131.
[2]王垚.淺談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8(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