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云竹
摘要:隨著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發(fā)展和進步,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彰顯時代氣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進步,成為教師關注的核心教育內容。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逐步覺醒,教師如何在這一教學階段適時地把學生“推一把”,促使學生對語文課程的進一步鉆研和了解,對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yǎng)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和幫助。本文將對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高中語文;自學能力;教學分析;實踐策略
引言:高中語文教學階段,學生對語文課程的關注度事實上處于下降趨勢。一方面經(jīng)過長期的學習,學生對語文知識做到了基本的熟悉和掌握,在學習自然的對語文知識學習有所懈怠。另一方面學生面臨著其它學科更繁重的課業(yè)壓力,學習精力被不斷分攤,導致其對語文課程的關注度相對下降。對此教師要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積極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的基本教學策略,使學生對語文課程形成全新的認識,愿意在學習中進行多樣嘗試,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更科學有效的培養(yǎng)。
一、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中缺乏動力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自身的成績較差,缺乏上進的動力。在高中學習階段,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進一步提升。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在高中階段有進一步自我放棄的心理,叛逆的情緒更加彰顯,對學習缺乏基本好感和正確判斷。對此在新的教學階段,教師要正確處理學生的叛逆心理,使學生在有“臺階”上的情況下,自主修正自身的問題和錯誤。
(二)學生對刻板教學模式的厭倦。傳統(tǒng)的語文知識教學深受儒家教育和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學生在學習中對教師千篇一律的課文教學方式心生不滿,但難以對自己的所思所想進行有效表達。在刻板教學模式下,學生基本重復著“小學階段”的學習特點,表現(xiàn)為對閱讀學習一知半解,在語言表達上相對保守,缺乏創(chuàng)意,在學習中缺乏基本的挑戰(zhàn)和奮進意識,使學生對相關學習模式心生厭倦。
(三)學生自身存在懶散思維。在高中教學階段,部分學生的懶散心理明顯提升。在學習中想要走“捷徑”,對語文課程學習缺乏認真付出的基本心態(tài)。針對這些問題教師都需要及時指出學生的錯誤,給學生提出更具體的學習指導。但在實際教學中,師生分離的問題更加嚴重,導致學生的實際學習成績提升陷入困境。針對以上問題,教師都需要積極反思自身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給學生提供更科學、實用的指導,促使學生對語文課程重燃學習的興趣和期待。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發(fā)展的策略
(一)找出學生的能力不足和短板,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嘗試。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壓縮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時間,將更多的精力放到對學生實際短板能力的提升上,使學生從課堂學習中收獲更多積極體驗,逐步放棄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成見。2例如教師可以從聽說讀寫幾個基本層次入手,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嘗試。如鼓勵學生在交流中學會做一名“傾聽者”,在學習中保持基本的謙遜態(tài)度。如教師鼓勵學生在語言表達中厘清自己的邏輯,對自己的語言進行更精妙的組織。如教師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寫字練習,使自己在書寫內容更加美觀大方。如教師鼓勵學生嘗試寫出一些故事、刻畫一些人物、描述一些場景,使自己的文筆能力得到更多樣的訓練等??傊處熞愿鼊諏嵉慕虒W理念,發(fā)掘學生的學習短板,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彌補自己的不足。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明確目標,對語文課程學習保持全新的期待。
(二)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方法論。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將更多的學習方法論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嘗試在學習自主進行多樣嘗試,更多的實踐經(jīng)驗得到有效驗證,對語文問題解決形成更前的自主能力。例如學生在閱讀理解上缺乏明確的思路,教師在例題講解中就需要固定基本的教學步驟,鼓勵學生沿同一的路徑對閱讀內容進行更“格式化”的思考和理解,促使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論,在閱讀理解做題中也能做到無往不利。例如部分學生習慣了“啞巴式”的學習方式,在學習中習慣了沉默寡言,對其長遠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十分不利。對此教師可以通過朗讀課文、開展演講、表演的形式,促進對學生表達素養(yǎng)的全面訓練,使學生有效掌握語言的力量。
(三)鼓勵學生從文學閱讀中汲取精神力量。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除了對學生的成績關注之外,還需要對學生的生活狀態(tài)保持觀察,注意疏導學生積壓的焦慮情緒,使學生對學習和自我發(fā)展保持更積極的認識。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文學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使學生自己對學習和生活的看法更加樂觀,愿意在學習中進行更多樣的實踐,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取得更優(yōu)秀的成績。
三、結束語
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指導和學生自身的因素對其自學能力發(fā)展都造成了深遠影響。教師在教學中要放棄傳統(tǒng)教學中“放羊”或“過度管教”的理念,提出更具執(zhí)行性的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未來發(fā)展保持負責人的態(tài)度,在學習中進行多樣積極的嘗試,彌補自身的語言短板,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取得更優(yōu)異的表現(xiàn)。
參考文獻:
[1] 王玉霞. 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 新課程研究, 2020(2):2.
[2] 梁玉. 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