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俊菁
摘 要:隨著當前世界形式的不斷復雜變化和國民經濟的高速健康發(fā)展,我國邁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也由此得到了廣泛重視并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在初中教學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出發(fā)點是鞏固學生基礎的信息技術知識并完成一些基本操作,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覺得所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能夠直接應用于生活中,這是每個信息技術老師必須面對的問題。文章通過培養(yǎng)學生興趣,提高主動學習能力,引導學生用心觀察和聯系生活中的點滴,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循序漸進地方式使得學生做到學以致用,最后分享成果,體驗收獲。
關鍵詞:培養(yǎng)興趣;聯系生活;學以致用;體驗收獲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初中信息技術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本閱讀、動手實踐、技術應用能力為目的,以問題為重心,通過具體的任務展開解決問題的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學生嘗試、探索的實踐過程。而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覺得所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能夠直接應用于生活中,這是每個信息技術老師必須面對的問題。
一、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信息技術是集應用性、技能性、綜合性于一體的學科,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受到多種現實因素的影響,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還是遇到了一些困難。
(一)教學觀念陳舊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影響,有些老師仍然認為信息技術是副課,重視程度不夠,教學理念也較為落后。課堂上老師沒有系統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和準備,學生只是跟著老師的思路隨意體驗操作,信息技術課堂形同虛設。
(二)師資力量薄弱
一支銳意進取、奮發(fā)圖強的教師隊伍是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但是就目前來看,信息技術課程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想要實施先進教學模式有很大困難。此外,個別教師的專業(yè)能力較低,認為學生只需要掌握基本操作就可以,并沒有對學生未來發(fā)展有所規(guī)劃。
(三)教學機制不完善
很多學校都設置了信息技術課時,但是實施起來情況不容樂觀。初中生學習壓力較大,信息技術課時為了配合學生復習備考經常被壓縮,所以信息技術課程總是前緊后松,沒有引起老師和學生的足夠重視,更何談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二、 讓信息技術學以致用的重要性
從表面上看,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充滿了興趣,熱情很高。但是大多數學生上課都是玩游戲、聊天、聽音樂等,想要從源頭上改變這一現狀,學校和老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信息技術的興趣,明白信息技術學以致用的重要性。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為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信息技術是一種現代工具,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認識他、掌握它,然后是應用它。讓信息技術學以致用,學生會逐漸感受到信息技術不是一種純技術的東西,只有實踐操作、應用到多個領域,才能夠讓信息技術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比如說使用圖形工具設計門票等,使用PPT制作演講稿等,久而久之,學生逐漸感受到學習信息技術不是要求,而是一種實際需求。
三、 讓信息技術學以致用的課程實踐
(一)培養(yǎng)興趣,主動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學生不“喜歡”上信息技術課的,可是大部分的學生的興趣是建立在“上網、玩游戲、QQ聊天、聽音樂……”的基礎上。這些需求與我們的教學目標產生了巨大的差距,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一大難題,只有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主動參與學習,才能提高課堂效率,為學以致用打下基礎。在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就必須讓他們領悟到所學知識的價值,并能應用于生活中,從而培養(yǎng)興趣,掌握知識,解決問題,這對他們來說學習是件自豪的事,能夠極大地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嘗試把知識應用于生活。如學生學了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這一知識后,可布置如下上機作業(yè):(1)了解泉州十八景,做一個小導游(當家里有外地游客朋友時派用場)。(2)利用相關軟件(Word,Powerpoint等)制作一個作品,展示你設計的泉州旅游路線圖(也可以為周末旅游路線做規(guī)劃,設計一個惠安旅游路線)。(可根據自身愛好選擇其中之一,或選擇另外的主題,并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上交作業(yè))。引導學生將搜索技巧應用到地理知識應用和信息獲取上,這樣學生就體會到知識不僅來自課本和課堂老師傳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因特網上獲取。能較好地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生活的需求。使學生感受到上信息技術不是簡單的娛樂,而是一種能應用于其他各個領域,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的實用技術。也增強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使學生利用掌握的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加強。
(二)用心觀察,聯系生活
教學源于生活,只有聯系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學生才有置身學習的動力。這就要求信息技術老師要讓教學活動生活化。生活化其實是一個過程,一種活動傾向,是將學生從抽象、虛擬的課本堆中解脫出來;給學生感受自然、社會、事實、事件、人物、過程的機會,使學生與現實世界撞擊、交流。而讓信息技術生活化就是要讓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信息技術,借助生活經驗學習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應用到生活中。具體操作流程表現為:在生活情景中產生問題,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探究欲望;將生活問題信息化,引導學生用信息技術中的方法、手段去分析、思考;學生圍繞生活需求,探索信息技術知識,最終運用信息技術的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延伸和拓展該技能在生活中的應用。如學習數據處理的時候,通過日常營養(yǎng)需求表和各類食品的營養(yǎng)表,讓學生計算和分析并列出適合自己的健康飲食表。再如,學習上網瀏覽信息時,可以通過2012奧運這一專題,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奧運知識,讓奧運更貼近生活,也讓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從而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親身實踐,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循序漸進,學以致用
學生對知識的應用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總是由簡到繁,由淺入深,逐步提高的。起初的應用只是簡單的模仿,依樣畫葫蘆這是最開始的階段。比如說在學習用flash繪制簡單的圖形時,老師跟同學一起分析完古塔的繪制過程后,請同學自己繪制圖形時,大部分同學只會根據書本上的圖形案例,模仿完成,這只是一個最基本的懂得繪制的過程,是簡單的掌握知識的操作方法和繪制技巧。接下來,老師就有必要發(fā)揮其引導作用,聯系實際將應用提升。首先可以先簡單的提示學生:古塔總是最有神秘感的,外表上會與普通的塔有所區(qū)別,特別是在夜晚月光的照射下更是別有一番意境。這時,完成簡單的繪制的同學就會展開想象,有的會給寶塔填充顏色;有的會在塔頂上添上一個夜明珠;有的一輪明月掛天空,背景色變成黑色的,更加凸顯寶塔的神秘;也有的同學不僅明月掛當空還有云彩跟光芒呈現……這些就是對之前知識的一個提升,不同的同學在生活中對塔的認識不同,結合前面掌握的知識進行拓展延伸,就會有不同層次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