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東
【摘要】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寫作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jù)了“半壁江山”。然而對于部分小學生而言,“沒有東西可寫”一直是他們的老大難,主要原因在于其語言詞匯積累的不足和對生活沒有深切的領會。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生活中處處是寫作的素材,將生活化教學模式運用至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是非常有利于發(fā)展學生語文寫作水平、拓展學生語文寫作思路的有效方式?;诖?,文章提出幾點寫作生活化教學的策略,以期為其他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生活化
引言:
“語言藝術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好的文章必是源于真實的生活?!彼J為寫作的素材不能超出學生經(jīng)驗和認知的范圍,必須是想要表達而表達,想要寫而寫,而不是勉強地寫,被動地寫。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明確強調(diào):寫作教學應是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引導學生將目光投到現(xiàn)實中來,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成為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人[1]。因此,語文作文教學的開展應自足于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從生活中去找尋寫作的靈感和素材,讓寫作回歸創(chuàng)作的本質(zhì),讓學生寫出生動鮮活、真情實感的作文。
一、充分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觀察生活
作為語文學科老師,其必須引導學生主動觀察生活,開闊他們的眼界,讓學生們用心去體會生活中的樂趣與細節(jié),告知學生要做一個有心人,處處留心、多多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與歡樂,從此不再視寫作為難事。為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教師可定期選擇出一個課后作文習題來讓學生進行練習[2]。
例如,在練習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的作文習題《我的心愛之物》時,老師可先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讓他們說說自己從小到大都有哪些心愛之物,如有女同學說幼時的洋娃娃、公主裙等;男同學則主要集中在機械玩具、寵物、體育用品等方面,然而不管是何種物件,都凝聚著獨屬于他們的歡樂時光,是一生之中都難以泯滅的記憶。因此,教師應該多加引導,讓學生在開始練習前多跟身邊人溝通、交流,幫助他們回憶過去的快樂,此時再讓學生落筆寫作,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不愁沒有話說了。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教師不能只在課堂上照本宣科地拿著作文書告訴學生應當怎么寫作文,而是應當創(chuàng)設合適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描述具體的生活事件,得出自己的感受,形成中心思想,最后讓作文得到升華,成為一篇有靈魂、有血有肉的作文[3]。
比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描述性寫作及學習記敘文寫作時,可以帶學生走出教室,進行戶外活動,組織一場春游,讓學生事先做好準備工作,帶領學生去公園自由活動。在戶外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公園的垃圾進行清理。春游結束后,教師給每個學生布置一篇寫作任務,讓學生記錄所見、所聞、所想,學生可以記錄下春游時和伙伴們一起玩耍的經(jīng)歷;可以對公園的風景進行描繪;也能對公園中遇到的陌生人進行敘述;還可以在撿完垃圾后發(fā)出保護環(huán)境的倡議等[4]。教師在教授學生描寫“秋”的時候,就可以帶領學生到附近的森林去看一看秋天的落葉是什么樣子,秋天的大自然都發(fā)生了哪些變化,秋天還有哪些小動物。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秋天的大自然,鼓勵學生對自然進行細致觀察,然后記錄到自己的寫作本中?;氐秸n堂上寫下自己眼中的秋,然后再與同學分享交流,完善自己的作文,吸取優(yōu)秀作文的優(yōu)點。經(jīng)歷過實踐的作文,融入了學生自身的思想感情,就會有真摯的情感流露出來,也使作文有豐富的內(nèi)涵。
三、開展實踐活動拓展學生寫作思路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在校必須參加的實踐活動設計寫作任務,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以升旗儀式為例,這是學校每個禮拜都要舉行的一種校園活動,目的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此教師可以結合這一校園活動讓小學生以“今天的升旗儀式”為題,讓學生將升旗儀式的過程以及在升旗儀式中獲得的感悟進行描寫。其次,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開展家庭生活實踐活動進行寫作教學,教師此時需要以“我的家庭”為題讓小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家庭生活進行寫作,要求學生描述在家庭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情?;蛘卟贾米黾覄盏娜蝿?,要求學生回到家中進行相應的勞動實踐,然后圍繞實踐的過程以及自己的感悟進行寫作,這樣就能夠保證學生有東西可寫。最后教師可以組織社會生活實踐或者公益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此時出于小學生安全問題的考慮,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校園中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例如,當前提倡綠色中國,教師可以發(fā)起在校園種樹的社會實踐活動,然后教會學生種樹的種種步驟,在種樹結束后讓小學生圍繞種樹的過程進行寫作練習。
四、鼓勵深入生活,豐富學生的創(chuàng)作素材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可以對生活有一個深入的了解。例如,在部編版五年級下冊《把一個人的特點寫具體》的習作練習中,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認真研讀習作事例,如“他記住了我昨天說過的一句話”“他讀了一本故事書,能把所有的細節(jié)都記下來?!狈治稣n本中列舉出來的事例,這兩件事件都反映出了這個人的一個鮮明特點,即:記憶力很好,甚至有過目不忘的特質(zhì)。因此教師可以以此為習作教學邏輯,先讓學生們思考生活中最具個人特點的一個人,再回憶這個人平時生活中的細節(jié)與事例,并用恰當?shù)奈恼滦问?、結構、語句、詞匯等進行描述。想要高質(zhì)量地完成類似的習作練習,需要學生在平時多多觀察生活中的人,或者在寫作之前特意對身邊人進行觀察,尋找此人的性格特質(zhì),通過適量的真實事件來刻畫、突出這種特質(zhì),保證文章的真實性、客觀性。
結束語
文章如溪水,生活如泉源,泉源豐盈而不枯竭。要想讓學生寫出好的文章,就必須將作文教育與生活相融合,將寫作根植于生活細節(jié)中,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積累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和素材,完善自身的寫作能力和技巧,同時鍛煉學生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力和領悟力,讓他們在寫作時有事可說、有話可寫,真正寫出真摯而有靈魂的優(yōu)秀作文。
參考文獻:
[1]王麗莉.淺談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J].黑河教育,2020(05):28-29.
[2]楊碧霞.生活化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思路[J].新課程,2020(18):46.
[3]張劍云.淺談語文寫作教學中的生活化教育[J].新課程,2020(13):10.
[4]朱克梅.關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生活化分析[J].智力,2020(1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