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精準落實道德判斷 力求落實行為準則

      2021-05-24 09:57:05魏偉
      成才之路 2021年14期
      關(guān)鍵詞:道德與法治教學行為準則落實

      魏偉

      摘 要: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結(jié)合鮮活的生活資源,創(chuàng)設(shè)豐富可感的情境,引導學生在積極體驗中進行道德判斷,并轉(zhuǎn)化為行為實踐,從而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教師可采取以下策略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對比辨析,深化道德體驗;搜尋反思,明晰道德是非;角色置換,激發(fā)道德情感;突破兩難,把握道德內(nèi)涵;拓展思維,落實具體言行。

      關(guān)鍵詞:道德與法治教學;落實;道德判斷;行為準則;道德體驗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4-0028-02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道德的認知絕不應(yīng)該是以灌輸和講授的方式進行的。即便講授方法再妙、灌輸策略再好,情感與規(guī)則的反差、課堂與生活的沖突、家庭和學校的錯位,都會導致課堂所教與生活所見完全是兩套不同的系統(tǒng)。而感知、體驗和思辨應(yīng)該成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者就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提供了多元化的認知材料,旨在觸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理性思考,引領(lǐng)學生道德內(nèi)化,構(gòu)建出認知和言行統(tǒng)一的生命主體。教師則需精準落實道德判斷,力求落實行為準則。

      一、對比辨析,深化道德體驗

      學生年齡小,尚處于形象化認知階段,對直觀和可感的事物往往更容易調(diào)動自身的認知思維。教師需要順應(yīng)學生這一認知特點,將學生的身心置放在可感的情境中,激活他們的想象意識,使他們經(jīng)歷從有到無的對照,深化其道德體驗。

      比如,教學“這些都是大家的”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認識社會公共財物給予社會的便利和幫助,教師讓學生在教室里找一找公共財物,并說說它們給生活和學習帶來了怎樣的幫助。學生們馬上就找到了黑板、粉筆、課桌、電燈等,說如果沒有這些公物,學習就會陷入不便。在此案例中,從現(xiàn)實生活中的“有”,到假想中的“無”,教師并沒有指出這些事物的價值和作用,而是通過兩者之間形成的對比,讓學生在現(xiàn)實的作用下認識公物。接著,教師再稍作引導:我們應(yīng)該怎樣對待公物?這樣,就順理成章地達成了學生愛惜公物的教學目標。

      二、搜尋反思,明晰道德是非

      學生在自己常態(tài)化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有著比較豐富的經(jīng)歷,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的原始認知,而要對其進行充分開掘,引導學生打開生活這本書,以真實化的實踐來架構(gòu)課堂。

      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有限,教師需要從學生經(jīng)歷的生活入手,依照原有認知,開辟全新的道德認知通道,以回望與反思的方式深化學生道德體驗。比如,教學“玩得真開心”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從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勾連入手,引導學生回憶、梳理:放學后或雙休日在家時,你一般是怎樣玩的?在玩的過程中出現(xiàn)過什么情況?在學生交流分享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guān)注是否出現(xiàn)了與教材圖片中相類似的行為。當生活與教材的內(nèi)容處于同一頻率時,學生的認知就會逐漸趨向教材內(nèi)容,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不正確的玩?,F(xiàn)象進行反思和辨析。如針對玩的時間、地點、內(nèi)容和形式等,引領(lǐng)學生反思和總結(jié):究竟怎樣玩,才是有價值的、安全的、快樂而健康的?最終,這種思辨會為學生的生活實際而服務(wù)。在此案例中,教師激活了學生的原始認知經(jīng)驗,讓學生在積極回望和反思的過程中,憑借自己的認知能力認清是非、明白對錯,做出屬于自己的價值判斷,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形成認知上的智慧。

      三、角色置換,激發(fā)道德情感

      轉(zhuǎn)換思考的視角,是深入思考的一種有效策略,是指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和梳理問題。真正的道德認知,需要從自己原始化的認知視角下走出來,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換位思考可以讓人與人之間多一些理解和寬容,更重要的是能夠擺脫以自身為中心的道德慣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引導學生以角色體驗為契機,感受并理解他人的視角,從而強化換位之后的價值,積極涵養(yǎng)道德情操。比如,在“了解父母的愛”一課中,編者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列出一系列對父母誤解的素材。如天冷了,父母千叮嚀、萬囑咐地提醒孩子多穿衣服,但很多學生認為父母太煩人;有的父母總是提醒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孩子卻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教師如果一味站在父母的立場,替父母解釋,不但不能改變學生的認知,還會讓學生覺得教師和父母是一伙的。此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換位游戲,讓學生先關(guān)注父母提醒自己多吃飯、多穿衣、認真聽講時,是什么樣子的,然后在課堂上開展換位游戲,讓學生扮演自己的父母。學生在饒有興趣的活動中,能夠通過角色體驗認識到父母言行背后的良苦用心。這看似簡單的游戲,由于角色主體的置換,激活了學生內(nèi)在的辨析動力,能夠讓學生認識到父母言行背后的濃濃愛意,巧妙達成課堂教學的整體性目標。

      四、突破兩難,把握道德內(nèi)涵

      道德認知屬于主觀認識層面,所以容易導致人們在兩難選擇中猶豫不決、舉棋不定,而突破這種兩難的選擇,就意味著生命個體已經(jīng)完全置放在選擇的空間中,取得了認知上的再次邁進。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兩難狀態(tài)下的道德認知,歷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體悟編者蘊藏在教材中的教育本義。

      比如,在“我們的好朋友”一課中,編者設(shè)置了這樣一道情境題,旨在幫助學生認識怎樣才能獲取“真正的友誼”:李浩數(shù)學成績一直不理想,這次數(shù)學考試有一道題不會做。于是,他用手肘輕輕地碰陳誠,想讓陳誠告訴他答案。陳誠很緊張,偷偷地看了看老師,心想:要不要把答案給他看呢?如果不給的話,是不是不夠朋友?教學該內(nèi)容時,教師應(yīng)該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道德感知思維,讓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做出正確的道德選擇。面對這種道德辨析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正反方辯論,強化情境題帶給學生的矛盾沖突感,最終讓學生明確:真正的友誼是彼此之間促進雙方的進步,而不是以違反紀律的方式來維護所謂的友誼。在此案例中,教師將道德兩難選擇轉(zhuǎn)化為雙方辯論的形式,給予學生積極表達觀點的渠道。正所謂“理越辯越明”,通過激烈的辯論,學生們認識到:真正的友誼需要建立在彼此信任、相互協(xié)作、共同進步的基礎(chǔ)上。最好的方法是在課后幫助李浩解決問題,幫助他弄懂知識、不斷進步。這樣的思考和辯論過程,能夠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

      五、拓展思維,落實具體言行

      教育家指出,教育的本質(zhì)就是要在生活化的實踐過程中,依照兒童獨有的方式引導他們感知生活,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應(yīng)將這一觀點引用到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yīng)該積極利用生活資源,為學生打造活動的實踐平臺,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活動中感受,在思想認知的過程中成長。

      在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編者圍繞所要表達的中心主題,設(shè)置了豐富的行為層面的導向性問題,比如,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該如何去做?怎樣做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我還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做得更好?……教師要利用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道德認知判斷。比如,教學“我不拖拉”這一課時,教師設(shè)置了這樣一道情境思辨題:一天早上,小明上學快遲到了,但在過十字路口時遇到紅燈,此時路上并沒有車輛,他可以闖紅燈嗎?學生們進行辨析后,認識到即使當時路上沒有車輛,也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通過深入辨析和討論,學生們還認識到:做任何事情都要抓緊時間,不能拖拉,更不能以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代價來搶時間。接著,教師并沒有鳴金收兵,而是將問題引向深處:如果不想遲到,小明可以怎樣做呢?學生們紛紛說道:前一晚就收拾好書包,提前設(shè)置好起床的鬧鐘,起床之后動作要麻利,等等。在此案例中,教師引領(lǐng)學生通過辨析的方式進行了道德判斷,然后將道德判斷轉(zhuǎn)化為實實在在的行為,從而將道德認知落實到實際行動中。

      總之,道德與法治教學最忌諱機械地灌輸和生硬地講解,要結(jié)合生活中鮮活的資源,創(chuàng)設(shè)豐富可感的情境,引導學生在積極體驗中進行道德判斷,并轉(zhuǎn)化為行為實踐,從而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孫彩平.策略即理念 方法即內(nèi)容——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與方法的深度理解[J].中國德育,2019(03).

      [2]余美蘭.兩難問題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價值歸依與應(yīng)用策略[J].福建基礎(chǔ)教育研究,2020(09).

      [3]張東旭,初晶晶.芻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道德辨析的方法[J].山東教育,2019(28).

      Accurately Implement Moral Judgment to

      Strive to Implement Code of Conduct

      Wei Wei

      (Guli Central Primary School,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Jiangning 211164, China)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teachers should combine fresh life resources, create rich and sensible situations, guide students to make moral judgment in positive experience, and transform it into behavior practice,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moral level. Teachers can take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students' moral level: contrast and analysis, deepen moral experience; search and reflect, clarify moral right and wrong; role replacement, stimulate moral emotion; break through the dilemma, grasp moral connotation; expand thinking, implement specific words and deeds.

      Key words: moral and rule of law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moral judgment; code of conduct; moral experience

      猜你喜歡
      道德與法治教學行為準則落實
      民國北京政府時期省級軍政長官群體行為準則論析
      為何不吃梨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yīng)用探討
      考試周刊(2017年21期)2017-12-08 15:26:23
      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魅力中國(2017年42期)2017-10-30 20:07:39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淺談道德與法治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作用
      淺析初中化學新課程理念落實的相關(guān)問題
      淺談醫(yī)院管理工作中督查服務(wù)工作及改進對策
      教若三“點”成線 注定別開“生”面
      鄂尔多斯市| 大冶市| 澳门| 甘洛县| 独山县| 连州市| 金门县| 康平县| 东乡族自治县| 册亨县| 靖安县| 拉萨市| 绥江县| 普格县| 依兰县| 河南省| 勐海县| 崇左市| 滦平县| 德兴市| 鄂州市| 花莲市| 南乐县| 漠河县| 珲春市| 邹平县| 沙坪坝区| 娄烦县| 海盐县| 扎赉特旗| 兴国县| 偏关县| 莱西市| 西乡县| 皋兰县| 亚东县| 达孜县| 兰溪市| 乐都县| 江孜县|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