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明
【內(nèi)容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和發(fā)展,對各種教學活動展開的方式和方法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分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學生合作意識、精神、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初中生物教師要能夠在分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新開展這一教學活動,使得分組合作學習活動發(fā)揮最大的作用,促進初中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進步和發(fā)展。
【關鍵詞】分組合作? 初中生物? 核心素養(yǎng)
初中生物教師要能夠認識到生物這一科目的教學特點,能夠引導學生扎實學習理論知識,并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考積極性和探究積極心,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初中生物教師還要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在分組合作學習的初中生物課堂活動中,教師對全班初中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和提高,促進全班學生的共同進步和發(fā)展。
一、分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多媒體的導入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jīng)走入學校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科目的教師都能夠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日常的教學活動,但是如何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的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分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還需要教師深刻思考。初中生物教師在分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導入一些多媒體的輔助教學,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有利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溝通來學習知識。
例如,初中生物教師在引導初中生學習“練習使用顯微鏡”這一內(nèi)容時,初中生物教師可以說“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顯微鏡,請同學們和同桌為一個小組,來對教材中的內(nèi)容進行討論學習,思考問題:顯微鏡的組成有哪些?同學們可以按照組成從上到下來進行討論和總結,看一看哪一組的結果最完整”。初中生物教師引導初中生兩兩為一組,對這一簡單但是知識點又比較多的內(nèi)容進行總結,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探究的積極性,討論能夠使得他們更全面地對知識進行總結。緊接著,在有的初中生在課堂上分享討論結果,教師鼓勵更多的小組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的分享,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享精神。緊接著,初中生物教師可以說“同學們,請大家觀看老師在多媒體上播放的視頻,該視頻主要是如何使用顯微鏡,同學們同樣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視頻內(nèi)容按照使用顯微鏡的順序來討論總結如何使用顯微鏡,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項”。如初中生說“老師我們小組總結了顯微鏡的使用注意事項有:使用顯微鏡時,手拿顯微鏡必須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不可以單手拿放,以免顯微鏡的配件掉落或者是拿不穩(wěn)磕壞顯微鏡,損壞顯微鏡;還有要輕拿輕放,最好是把顯微鏡放到距離試驗臺邊緣10CM處,避免顯微鏡掉落;還有就是要避免一些液體觸碰到顯微鏡的鏡頭和鏡臺,如果發(fā)現(xiàn)了有污漬應該立刻用擦鏡紙擦凈”等,這樣多媒體引入的合作學習活動,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能夠提高初中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二、分組合作學習活動中自主探究的引入
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學習能力對于學生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能夠認識到任何一種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和進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協(xié)同發(fā)展,共同進步的。初中生物教師同樣要能夠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結構,在合作的學習活動中引入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在這兩種學習活動共存的教學活動中,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例如,初中生物教師在引導初中生學習“生物圈有哪些綠色植物”這一內(nèi)容時,初中生物教師可以說“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身邊的綠色植物有哪些嗎?你能夠舉例子嗎?”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回答問題,在有的初中生積極回答說“老師,生活中葉子是綠色的植物都是綠色植物”,教師針對學生這一回答,繼續(xù)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可以再次提出問題如“有些植物的葉子不是綠色的,那這些植物就不是綠色植物嗎?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教材內(nèi)容進行探究:什么是綠色植物?”在有的小組學生結合教材,受到教材的啟發(fā)回答說“綠色植物分為四類:藻類、苔蘚、蕨類、種子植物。例如藻類大部分生活在水里,它們沒有根、莖、葉,如我們常吃的紫菜、裙帶菜等”等回答。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不同學生之間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認知也不同,通過對具體問題的探究,學生可以在交流和討論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認知,提高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不是顧名思義地去學習,而是深度學習。
三、分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動手實踐的引入
生物這一科目有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有實驗知識的探究學習,初中生物教師要能夠在理論知識的課堂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同樣也要能夠在實驗探究的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此外,初中生物教師要能夠科學合理地開展理論和實踐的活動,注意知識關聯(lián)性,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深度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
例如,初中生物教師在引導初中生學習“使用顯微鏡觀察葉片的結構”這一內(nèi)容部時,初中生物教師可以說“同學們,我們之前已經(jīng)認識了顯微鏡,也學習了如何操作顯微鏡,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如何利用顯微鏡來觀察葉片的結構?,F(xiàn)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設計使用顯微鏡觀察葉片結構的過程,每一個學生都要能夠積極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最后由小組代表對實驗過程進行總結,在最后最好能夠說明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在有的小組代表積極在課堂上分享小組的討論結果后,教師鼓勵各個小組都能夠積極分享小組的討論結果,這樣能夠讓不同的小組在分享的學習中,發(fā)現(xiàn)自己小組討論結果中存在的不足,也有利于教師開展進一步的實驗活動。最后,初中生物教師帶領初中生走入生物實驗室,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該實驗,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夠參與到實驗過程中,并記錄自己觀察的結果。由于學生的間存在差異所以他們觀察的角度、關注點也能也不同,感受也會不同,教師引導不同學生記錄自己觀察到葉子的結構,使得學生的學習成果更加多元化。
四、分組合作學習活動中課外活動的引入
初中生物教師除了能夠引導初中生在課堂中學習基礎的生物知識,在生物實驗室中通過生物實驗來學習生物知識外,還要能夠創(chuàng)新生物課堂開展的環(huán)境。由于生物這一科目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初中生物教師要能夠根據(jù)適當?shù)慕虒W內(nèi)容,引導初中生走出教室,走入室外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通過觀察生活中的生物來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也有利于培養(yǎng)初中生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例如,初中生物教師在引導初中生學習如“魚”“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鳥”等章節(jié)的內(nèi)容時,初中生物教師就可以帶領初中生走出室內(nèi),在室外去發(fā)現(xiàn)這些動物。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展示如“魚”這一個章節(jié)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認識各種魚。如初中生物教師可以說“同學們,請觀看老師在多媒體上展示的圖片,你認識這些魚嗎?”在有的初中生回答說“老師我認識鯽魚、草魚、中華鱘、帶魚、鯊魚”等回答。初中生物教師可以說“同學們你們的回答都很好,同學們認識的魚還是很多的,我們學校的池塘有鯽魚,老師將帶領同學們走出教室去觀察鯽魚的形態(tài)以及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在室外的教學中,初中生物教師可以提前撈出若干條鯽魚,引導初中生以小組為單位輪流觀察這些幾組鯽魚的形態(tài),多組鯽魚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觀察和總結鯽魚的形態(tài),而小組的學習方式也有利于教師管理學生,有利于學生通過討論來更好地觀察鯽魚的形態(tài)。在有的小組回答說“老師,我們小組通過對這幾組鯽魚的觀察,發(fā)現(xiàn)鯽魚的背部顏色通常為深灰色,腹部是白色的,我們一致認為鯽魚身體顏色的不同是因為它們在水中生活的原因,這是它們的保護色?!苯處熆梢愿鶕?jù)學生回答提問說“那你們是怎么知道這是它們的保護色的呢?”學生繼續(xù)回答說“因為水里比鯽魚體積大且以鯽魚為食的其他水生物有很多,鯽魚為了保護自己不被其他動物捕食所以它進化出了自己的保護色?!边@樣的室外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使得初中生更好地從生活中學習生物知識,今后也會善于觀察生活中的生物知識。
五、分組合作學習活動中習題課的引入
初中生物教師要能夠創(chuàng)設有趣味的、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堂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活動,也要能夠在課堂中及時地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習題課就是一種很好的課堂鞏固學習活動。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在習題課中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引導初中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習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在課下也能自主進行討論的好習慣。
例如,初中生物教師在引導初中生學習“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這一內(nèi)容時,初中生物教師可以說“同學們,我們知道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現(xiàn)在請同學們和同桌一起完成老師在多媒體展示的這五個多選題,通過討論的方式來完成這五個習題,但是要能夠說明錯誤選項錯在了哪里”。初中生物教師引導初中生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完成這一知識的鞏固,而多選題能夠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是否透徹,是否全面,教師引導學生說明錯誤選項錯在哪里,避免學生稀里糊涂地學習知識。初中生和同桌一起完成多選題的習題,并討論錯在哪里,在有的小組回答問題后,教師還可以說“同學們,你們認為這一組的回答正確嗎?他們的分析正確嗎?你們認可他們的分析嗎?請同學們積極舉手并分享你們小組的討論結果”。在有的小組學生回答“老師我認為上一組學生的解析過程有一個錯誤,可以在書本中找到”等。初中生物教師這樣引導小組都積極參與到習題的討論學習中,使得全班初中生對習題的解析過程更加全面和多樣化,也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有利于教師調整接下來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活動、教學進度等。
結語
初中生物教師在開展日常的生物課堂學習活動時,要能夠積極地利用各種教學媒介,結合教學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學習的心理和行為特點來創(chuàng)新這一教學活動。此外,初中生物教師要能夠在分組合作的學習活動中,提高每一位初中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初中生對生物知識積極地進行探究學習,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王春蓮. 分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 讀寫算,2019(33).
[2] 莫碧輝. 淺析分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 兒童大世界月刊,2018.
(作者單位:甘肅省甘谷縣康莊路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