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丹丹
摘要:新課改中的教育教學理念在逐漸深入的同時,小學英語教學的理念、目標以及方式方法也在不斷的變化。作為小學教學內(nèi)容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小學英語對于學生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的提升意義重大。但是小學生區(qū)別于其他類型學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必然要通過更加豐富化、趣味化的教學方式開展相應的教學。基于此,筆者選擇以圖式理論作為指導,探究以英語故事復述為相關教學方式方法的教學模式,致力于通過該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的提升,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表達和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圖式理論;故事復述;聽說讀寫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英語作為小學階段的核心科目之一,在小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應用能力培養(yǎng)方面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然而作為身心發(fā)育過程中的學習個體,小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對于抽象化的概念認知能力以及復雜的邏輯思維能力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欠缺,因此,引入一種更加豐富化、簡潔化、趣味化的學習方式,通過多樣化的教育和教學方法,在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趣味性、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同時,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至關重要。結合實際的教學過程和教學分析,筆者認為以目前小學英語的實際教學條件出發(fā),通過以圖式理論作為指導,以英語故事復述為教學方法的英語教學實踐模式十分恰當。目前,在我國的相當數(shù)量的小學中已經(jīng)開展了相應教學模式,但是客觀的講,實際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都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因此,筆者選擇以圖式理論作為指導,探究以英語故事復述為相關教學方式方法的教學模式,致力于通過該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的提升,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表達和應用能力。
1應用圖式理論提高小學生英語故事復述能力的意義
1.1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圖式教學
通過應用圖式理論,結合教學實際需求,建立相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豐富對應的教學內(nèi)容和資料,有助于教師更好地把握圖式教學的脈絡,有針對性的對圖式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進行恰當?shù)亻_展。同時通過系統(tǒng)化的教學理論和豐富的教學內(nèi)容也有助于教師更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方法,從而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圖式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1.2幫助教師提高使用圖式的能力
圖式理論是一種基于視覺信息的提示性思維引導方法。因此,也要依托相應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課堂英語教學是圖式教學的重要場所,教師應該充分的結合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圖式材料,引導性的實現(xiàn)對學生英語故事復述能力的提高,進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課外學習中,英語圖式也應該成為英語學習的重要載體,通過啟蒙閱讀、啟蒙寫作的方式加深學生的學習效果。
1.3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應用能力
從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來說,通過英語圖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課文內(nèi)容,建立一個由按照圖式的逐句朗讀到按照圖式逐句背誦,再到按照圖式靈活表述再現(xiàn)場景的進階化英語聽說讀寫學習過程。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學生的參與感、趣味性,通過潛移默化的實踐應用,自然而然的提升學生的英語表述能力。
2當前應用圖式理論開展英語故事復述教學的問題
2.1教師對圖式的概念理解不到位
一方面,教師對于英語圖式的構成、英語圖式的性質(zhì)、英語圖式的優(yōu)劣以及英語圖式的應用特點認知模糊,基于英語圖式的故事復述往往和單一的閱讀教學混淆不清;另一方面,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應用過程中缺乏對英語圖式的場景化和畫面感的營造,只是單純的使用英語圖式作為記憶提示工具,缺乏針對性的課程設計和應用。
2.2教師的圖式教學缺乏整合意識
結合英語圖式的教育教學現(xiàn)狀,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圖式教學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單一化和碎片化的教學現(xiàn)象:一方面,只是單純的按照教學內(nèi)容選擇圖式材料,整體的圖是材料選擇過于分散,不同材料之間缺乏聯(lián)系和層次,導致導致實際的應用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則是教師對于英語圖式材料與教學目標的結合意識過于薄弱,難以充分的在圖式材料中體現(xiàn)踐行教學目標的意識,導致單純的為了圖式而圖式,喪失了英語圖式教學的本來意義。
2.3教師的圖式教學途徑過于單一
根據(jù)小學生對英語圖式教學內(nèi)容的認可度調(diào)查結果的分析,認為非常需要或者需要應用英語圖式英語圖式開展英語學習的小學生比例高達 92.4%,這說明小學生愿意上通過這種更加豐富和趣味的課堂方式學習英語。但結合對英語教師的實際課堂情況來看,有 63.7%的小學生表示教師在英語課正常教學(傳統(tǒng)教學模式),并沒有采用英語圖式的方式,還有 20.2%的同學說學校也提倡了英語圖式教學的方式,但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少開展;另有 15.1%的學生
反映老師只上半節(jié)課,余下的時間留給學生自習完成其他主要學科的課后作業(yè)。課堂教學是學生拓展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主陣地,而實際課堂情況反映出來的應用應用和質(zhì)量值得反思。
2.4教師的圖式教學方法不夠得當
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和死板,以致于將之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無法達到吸引學生的目的;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授課的方式較為傳統(tǒng),而小學生整體個性較為活潑,并且好奇心較重,但是顯然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能夠滿足小學生個性取向,也無法與學生實現(xiàn)情感交流;小學英語教師開展教學過于注重學生最終所取得的分數(shù),學生也漸漸成為不同學科分數(shù)的奴隸,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將精力放在主要考試內(nèi)容上,長期以往,考試內(nèi)容與素質(zhì)教學之間兩級分化也就愈發(fā)明顯;學生隨著自身年齡的增長,其無論是自我意識發(fā)展,還是個性心里發(fā)展的矛盾也漸漸激烈起來,在這一階段中如果不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則有可能致使學生向相反的方向進行發(fā)展。
3后續(xù)通過圖式理論提升英語故事復述教學效果的建議
3.1通過歸類教學形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概念認知
第一,圖式顧名思義是由圖畫和文字共同構成的表達方式,圖式的圖畫是通過一定的敘事邏輯構成的信息傳遞畫面,而文字則作為對畫面的解釋性描述或者拓展性的引申,因此,圖式的構成要素是圖片和文字兩種,同時這兩種不同的信息載體在圖式中是同等地位。因此教師在辨別和認知圖式概念時應該注意相應的特征和性質(zhì)。
第二,圖式的畫面性特征決定了雖然圖式中的文字和圖畫同等重要,但是圖畫的內(nèi)容要多于文字的內(nèi)容,通常來看,圖畫貫穿了整個敘事邏輯,而文字則重點體現(xiàn)在對引申性信息和重要信息的再現(xiàn)與表述。因此,通過畫面邏輯引導學生形成對整個故事的清晰記憶,同時通過文字引導,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故事要點與故事細節(jié),從而幫助學生加深記憶,提高對故事復述的完整度和準確度。
第三,圖式的圖畫信息應該具備藝術性,文字信息要簡潔、概要、精煉。圖式的認知區(qū)別于大段文字的閱讀,因此如何排布圖式和文字是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在進行材料的選擇時注重對圖畫和文字排版的辨識,選擇合理的分布方式以提高課堂利用效率。
3.2通過拓展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知識整合意識
第一,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小學階段(1-4年級為低年級,5-6年級為高年級)的學生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長上有一個較大的跨越期,主要體現(xiàn)在對于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具象模仿學習轉(zhuǎn)入抽象和具象兼具的學習方式)和心理特征的變化(一定的叛逆心理,較強的好奇心,有限的學習耐性)針對不同學年級別的小學生群體設置個性的學習計劃,從時間安排、內(nèi)容設置等不同要素將臨近畢業(yè)的小學生和剛?cè)雽W的小學生區(qū)別開來,促進學習效果。
第二,在文化宣傳中感知。要對英語科目的學習形成正確的認識。不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學習,在開展過程中,都要努力的把圖式教學理念滲透于其中,可以采取在教學樓墻壁上相應英語圖式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畫面記憶效果,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三,在實踐中熏陶??梢圆扇⌒问蕉鄻拥闹黝}教育實踐活動,比較常見而有效的形式有英語故事演講比賽、英語故事征文大賽等,經(jīng)過引導使學生從身邊的場景開始,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圖式內(nèi)容,然后通過小組的方式展開比賽,可以選擇小組代表以自己設計的圖式內(nèi)容進行英語故事演講或者英語故事圖式射擊比賽,然后教師針對性的做出點評。
3.3結合學生的身心特征選取針對性的教學內(nèi)容
第一,在針對低年級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nèi)容選擇方面:其一,由于低年級學生對于畫面信息的敏感度要遠遠高于文字信息,因此可以選擇篇幅較短,文字較少,畫面較多的圖式材料開展教學;其二,低年級學生的英語知識積累較低,因此圖式材料的選擇應以“一圖一文”(也即一幅圖畫對應一句文字)的方式展開,圖畫與文字相互融合相互穿插,通過漂亮的繪畫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簡練的文字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第二,在針對中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的教學內(nèi)容選擇方面,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英語語言知識積累,因此可以適當?shù)脑黾訄D式材料中的文字內(nèi)容,例如采用“一畫多文”(一幅圖畫幾句文字)的方式,選擇適當難度的圖式,通過增加描述性的文字信息再降低難度,從而幫助學生不斷的實現(xiàn)升階學習過程。例如《開心學英語》(廣東版)三年級下冊Unit2 My classroom。
本節(jié)課需要掌握的句式為:“—Whats this?—Its…….”需要掌握的單詞為“book、pencil、apple”等。
因此教師首先根據(jù)課文教會學生掌握詢問“這是什么東西?”“這是……。”這一句式,然后分別按照故事中所出現(xiàn)的三種物品“book、pencil、apple”設計圖式,學生依次按照句式進行詢問和回答。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分別選擇2名學生為一組,采用互問互答的方式展開復述。
第三,在針對高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的教學內(nèi)容選擇方面,高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辨能力都有所提升,因此可以選擇情節(jié)相對復雜的圖畫,增加圖畫之間的邏輯過程,同時通過“一畫一文”(一幅畫對應一段文字)的方式保持對高年級學生英語學習內(nèi)容豐富度的提升,同時可以適當?shù)脑黾訄D畫的藝術性和邏輯性,以引導和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幫助學生建立更好的語言輸出方式。例如《開心學英語》(廣東版)五年級下冊Unit4 Going Outing。
本節(jié)課程的關鍵詞分別為:“l(fā)ook for”,“never、usually、always”,“l(fā)ost”,“have”,因此在選擇圖式時針對性的以上述關鍵詞作為圖式中的文字信息,同時按照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在圖式中將故事劃分為了 5個場景:
場景1 “尋找—在哪找—找什么”,突出“l(fā)ook for”;
場景 2回應場景 1中的角色提問,突出“never”,再次突出“l(fā)ook for”;
場景 3 進一步解釋場景 1中的問題,突出“usually”,再次突出“l(fā)ook for”;
場景 4進一步解釋場景 1中的問題,突出“always”,再次突出“l(fā)ook for”;
場景5 更換場景“迷路—在哪—沒有什么—有什么”,突出“l(fā)ost”,“have”。
通過關鍵詞的提示,按照圖式中的圖畫信息記憶喚醒,學生可以逐個場景的復述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貼合了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同時也符合 5年級學生的心理學習特性。
3.4豐富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通過觀看圖式中的圖片激活學生的視覺輸入,按照“標題—圖片—文字”的觀看方式逐漸的形成對故事內(nèi)容的記憶引申和回憶。例如《開心學英語》(廣東版)五年級下冊Unit 5 My favorite activity(如下圖所示)
學生通過圖式激活明白“What do you reading?”是在問“你在讀什么書?”的意思。再通過觀察圖片中的配圖,通過圖片分析,認識到 Jenny最喜歡的活動是“hiking”由此想到 “hiking”是指“遠足”的意思,同時“兩只手指” 是指 “twice”,“三只手指”是指“three times”。
小學生的思維較為發(fā)散,同時思維十分敏捷,想象力非常的豐富,因此通過圖片信息的引導,學生能夠非??焖俚睦斫馕淖中畔⒌膶嶋H含義,這樣通過趣味性的圖片化引導教學幫助學生記憶單詞,背誦課文,相較于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的方式無疑效果和被接受度都要好得多。
4.結語
伴隨著新課改中的教育教學理念在逐漸深入的同時,小學英語教學的理念、目標以及方式方法也在不斷的變化。作為小學教學內(nèi)容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小學英語對于學生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的提升意義重大。但是小學生區(qū)別于其他類型學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必然要通過更加豐富化、趣味化的教學方式開展相應的教學。英語是當今世界應用最為廣泛的語言,因此教師在選擇圖式材料的過程中所能選擇的場景、任務、信息等要素不計其數(shù),教師完全可以充分的結合教學目標和教材內(nèi)容,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查詢信息的方式選擇豐富而恰當?shù)膱D式材料,開展基于圖式理論的小學生英語故事復述教學。既能有效地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趣味性,同時還能很好的拓展學生對不同生活場景和文化差異的感知。
參考文獻:
[1] 周淑惠 . 基于圖式理論的小學英語語篇教學設計研究 [D].揚州大學,2016.
[2] 徐映 . 圖式理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D].上海師范大學,2015.
[3] 洪情怡 . 以圖式理論為指導在合作學習中提高高中英語學困生的閱讀能力 [D].福建師范大學,2014.
[4] 邢怡 . “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的聽力部分評價 [D].閩南師范大學,2014.
[5] 陳靜嵐 . 多媒體環(huán)境下體裁圖式結構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 [D].福建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