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洪
【摘? 要】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改變陳舊的授課思維,重視在資源整合基礎上開展多樣化的知識講解,結合小學生的認知情況實施高水準的知識講解,利于提高課程教育的創(chuàng)新性和實效性。所以學科教師應該思考情境教學法的具體運用策略。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教學思維;情境教學;知識講解
中圖分類號:G62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8-0030-02
【Abstract】Teachers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should change their old teaching thinking, attach importance to carrying out diversified knowledge explanation on the basis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carry out high standard knowledge explanation combined with pupils' cognition.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curriculum education. Therefore, subject teachers should think about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Keywords】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Teaching thinking; Situational teaching; Knowledge explanation
對小學生開展道德與法治方面的教育不單是進行理論層面的知識講解,也需要結合生活實踐強化班級學生的知識體驗,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綜合能力。研究指出,情境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小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內在興趣,也能引導班級學生通過自身體驗的方式強化對教材內容的體驗程度,在提高知識掌握效率基礎上推動后續(xù)課堂教學的有序開展。所以教師應該摒棄陳舊的授課思維,重視通過情境教學法運用強化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和吸引力。
一、道德與法治教師開展情境教學的價值分析
傳統(tǒng)教學思維未能關注到小學生呈現出的主體性與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限制班級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興趣,也不能保障后續(xù)課堂教學的穩(wěn)定開展。情境教學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具備多種價值,一是可以促進小學生思維邏輯的發(fā)揮,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深刻體驗知識點,在提高班級學生判斷能力基礎上強化情感體驗。這樣可以引導小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多個層面的思考,在內容總結基礎上鍛煉班級學生的思維邏輯,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與實踐運用能力。二是提高班級學生的探索興趣,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意識。情境教學可以改變小學生被動學習課程知識的狀態(tài),在情境營造基礎上引導班級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深度探索,這樣可以在保障小學生主體性基礎上強化學生的知識與情感體驗。
二、道德與法治教師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法的策略分析
(一)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引導小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探索和情感理解
情境教學法呈現出比較強的運用價值。基于小學生呈現出的學習特點和全面發(fā)展需求,教師應該重視在資源整合基礎上開展高水準的知識講解。多媒體可以豐富課堂教學資源并合理拓展空間,通過多媒體能打造生動的課堂教學情境以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與理解動力。所以教師可以在多媒體運用基礎上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引導小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探索和情感理解。
例如,在對小學生開展“可愛的動物”課堂教學時,教師應該改變陳舊的授課思維和講解思維,結合教材內容和班級學生的認知情況開展多樣化的知識講解與能力培養(yǎng)。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播放的方式讓小學生了解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分析動物在生存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結合生態(tài)平衡思想分析怎樣保護可愛的動物。然后結合教學目標進行課程知識的總結,在理論知識梳理基礎上提高班級學生的知識體驗與理解能動性,通過知識探究的方式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可以引導小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多個層面的思考,在情境體驗中強化班級學生的知識與情感態(tài)度體驗,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實效性。
(二)圍繞小學生認知情況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在問題解答中強化班級學生的知識與情感體驗
基于情境教學法具備的運用價值和特色,教師應該在理念革新基礎上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探索,在各項資源整合基礎上開展高水準的知識講解,在引導學生梳理知識結構基礎上強化他們的知識與情感體驗。問題情境是教師應該關注到的一項教學方式,通過問題情境營造的方式引導小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探索和深度情感體驗,在問題解答過程中強化學生的認知程度。所以教師需要圍繞小學生認知情況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在問題解答中強化班級學生的知識與情感體驗。
以“安全記心中”課堂教學為例,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圍繞教材內容和小學生認知情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提出思考問題的方式引導班級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思考和情感體驗,利于推動后續(xù)課堂教學的穩(wěn)定開展?!鞍踩暮x是什么?”“人們在生活中為什么要遵守安全規(guī)則?”“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哪些危險?應該如何規(guī)避或者是正確的處理?”“通過課程知識學習你們有著哪些知識與情感態(tài)度的收獲?”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可以引導小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多個層面的探索,在回答問題過程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程度,更好掌握課程知識與相關的安全知識。教師應該結合思考問題制定完整的知識框架,引導小學生在知識梳理的基礎上進行課程學習心得的交流,這樣可以強化班級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知識和情感體驗。
(三)重視打造合作學習的教學情境,提高小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學習和情感體驗的能動性
教師應該認識到情境教學可以改變小學生被動學習課程知識的狀態(tài),在情境營造基礎上引導班級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深度探索,呈現出較強的課堂運用價值。所以在后續(xù)課堂教學中應該摒棄陳舊的授課思維與能力培養(yǎng)目標,合理運用教學資源打造更高水準的探究平臺,強化班級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學習和情感體驗程度,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點和情感態(tài)度。因為合作學習可以體現出班級學生的主體性,符合小學生對課程學習體現出的主體需求,也能在合作學習中加深班級學生的知識體驗。所以教師應該重視打造合作學習的教學情境,提高小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學習和情感體驗的能動性。
在講解“傳統(tǒng)美德 源遠流長”教材內容的時候,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和班級學生的課程基礎設計合作學習方案,在合理劃分小組基礎上提出多個層面的思考問題,立足合作學習推動情境教學的穩(wěn)定開展。一是分析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歷史與凝聚的文化認知;二是結合教材內容分析對傳統(tǒng)美德進行學習和有效傳承的價值;三是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小學生應該具備哪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怎樣合理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四是通過小組成員討論分析課程教育的基本框架和凝聚的文化認知。教師應該在小學生合作交流基礎上開展針對性的知識講解與情感態(tài)度的熏陶教育,結合多種教育資源給班級學生實施高水準的課程教育,在教材內容整合基礎上強化班級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可以在改變小學生被動探索課程知識狀態(tài)基礎上提高情境教學法的運用效果,在各項資源整合基礎上開展高水準的知識講解和學科能力培養(yǎng)。
三、結語
研究指出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改變陳舊的授課思維,重視在情境營造基礎上引導小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深度探索,這樣可以提高班級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認知與實踐運用能力。教師可以在多媒體運用基礎上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引導小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探索和情感理解。同時,教師需要圍繞小學生認知情況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在問題解答中強化班級學生的知識與情感體驗。此外也應該重視打造合作學習的教學情境,提高小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學習和情感體驗的能動性。
參考文獻:
[1]吳衛(wèi)君.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情境教學的行動探究[J].知識文庫,2020(17).
[2]馬文倩.情景教學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05).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