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冰
【摘? 要】幼兒園生活場景是指創(chuàng)設真實生活場景以及相似生活場景,供幼兒參與生活學習,使幼兒在實踐學習中獲得豐富的知識技能和良好的思想認識。本文結合幼兒實際發(fā)展情況,從幼兒思維認知角度出發(fā),與幼兒現(xiàn)實生活建立聯(lián)系,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生活場的體驗學習,使幼兒在活動的表達、交流和討論中獲得啟發(fā)與體悟,進而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和思維品行得到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生活場景;體驗式學習;良好品行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8-0187-02
【Abstract】Kindergarten life scene refers to the creation of real life scene and similar life scene for children to participate in life learning so that children can acquire rich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good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in practical learning.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s thinking and cognition, to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with children's real life, to guide children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experience of life field, so that children can get inspi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expression, communication and discussion of activities, and then make children's creativity and thinking behavior develop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Life scene; Experiential learning; Good conduct
在教學實踐中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強調幼兒與生活場景的互動實踐,要為幼兒提供持續(xù)性和完整性的實踐活動,讓幼兒在貼近真實生活的實際體驗中,嘗試去自主發(fā)現(xiàn)知識,并在實踐操作中應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解決問題,促使幼兒在親歷體驗過程中,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和思維品行的全面發(fā)展。
一、啟發(fā)引導鼓勵,培養(yǎng)探究能力
教師在組織生活場景體驗活動過程中,要依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認知水平,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持續(xù)完整的實踐情境,激發(fā)幼兒的求知熱情。
例如,在幼兒園木工坊的實踐體驗活動中,幼兒進入木工坊看到各種各樣的工具,都躍躍欲試,想去擺弄這些木工工具。剛開始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不敢放手讓幼兒嘗試。但是,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我們越是擔心,幼兒越是好奇。我們不能因為害怕危險,而剝奪他們探索求知的權利,于是我們選擇面對困難,開始了木工探索之旅?!斑@是什么工具,是用來干什么的?”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幼兒瞬間炸開了鍋,“老師,這個工具我認識,這個是刨刀,可以將木板削薄?!薄拔抑肋@個工具叫螺絲刀,是用來旋螺絲的哦?!庇變壕驮谀阋谎晕乙徽Z中,認識不同的木工工具。緊接著,他們紛紛選擇工具和材料,嘗試動手維修,有的小朋友用錘子修著小椅子,有的用螺絲刀修理床鋪……在動手嘗試中探究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幼兒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弱小,通過探究,他們會有意識地想辦法保護自己、保護同伴。所以,教師應該滿足幼兒動手嘗試的欲望,大膽放手讓幼兒去嘗試。幼兒在體驗木工活動中,善于發(fā)現(xiàn)各種問題,并嘗試著用已有的各種經(jīng)驗解決問題,教師沒有將辦法直接灌輸給幼兒,而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這樣掌握到的能力是深刻的,難忘的。在體驗中激發(fā)幼兒的好奇、探究欲望,促使幼兒可以在具體實踐活動中,形成勇敢無畏的創(chuàng)造性精神和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在木工坊的體驗過程中,教師合理引導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自主設計小桌子、木凳、小動物、大坦克等各種木工制品,使幼兒在和諧互助和共同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潛能。同時教師結合現(xiàn)實情境,有意識地對幼兒進行引導,鼓勵幼兒去思考去創(chuàng)作:“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天橋是怎樣做成的?樓梯是什么形狀?你可以做一個相關的木工制品嗎?”教師通過科學引導將幼兒的思維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充分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興趣,讓幼兒在合作互動交流中,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識和堅韌不拔、戰(zhàn)勝困難的良好品質。
二、創(chuàng)設種植活動,培養(yǎng)觀察能力
通過菜園、花圃種植體驗區(qū)可以拉近幼兒與大自然之間的距離,讓幼兒在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過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此期間,幼兒需要觀察、照顧、記錄植物的生長情況。通過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從中獲得豐富的知識,還能夠充分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幼兒對種植的興趣,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
例如,教師與幼兒一起來到種植體驗區(qū),實地觀察后引發(fā)幼兒討論:“我們可以在上面種些什么呢?”接著給他們一定的時間去考慮,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有關的資料,幾天后再一起來分享交流。幼兒的年齡較小,注意力方面比較分散,對事物的觀察能力缺乏持久性,在體驗種植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種植一些比較容易成活,并且生長周期較短的植物。在播種的過程中,幼兒發(fā)現(xiàn)不同的種子種植的方法各不相同,藏著許多小秘密。“種子寶寶什么時候鉆出來?”“大蒜應該哪邊朝上?”種植前,幼兒將土地松土,把一些石塊和野草清除干凈,在土壤表面挖一個小洞的凹槽,將自己的種子小心翼翼地放在凹槽中,用土覆蓋好,最后進行澆水。在這過程中,從討論種植的植物——收集種子——種植,教師拋出問題,由幼兒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也是一種能力的發(fā)展。播種完,如何進行植物管理?每個幼兒都要對自己所種的種子進行負責,在它成長的過程中,要進行科學的管理,如澆水、除草、施肥等,培養(yǎng)幼兒對種子的耐心和細心。幼兒通過整個種植過程,體驗到種子從種植、發(fā)芽、出苗、開花、結果等一系列的變化,感悟生命的成長。
在種植體驗區(qū)的生活場景中,對幼兒教學實現(xiàn)了全面的創(chuàng)新,讓幼兒能夠親近大自然,對植物的生長過程和變化能夠做到仔細觀察,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觀察情況,組織幼兒進行寫生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來進行繪畫,幼兒在自然中學習到新的知識,也在自然中得到快樂的成長。
三、通過種植體驗,培養(yǎng)良好品德
隨著我國城市化腳步的加快,水泥路和高樓大廈越來越多,幼兒與泥土和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遠,導致很多幼兒失去了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對幼兒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幼兒園創(chuàng)設了種植體驗區(qū),在種植體驗的作用下,幼兒會認識到更多的蔬菜和水果,豐富自身的知識視野,幼兒親身體驗整個勞作的過程,也會逐漸端正對勞動的態(tài)度,養(yǎng)成勞動的良好習慣,體驗勞動所帶來的喜悅,感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真正的道理,倍加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
例如,幼兒參與整個種植的過程,教師可以讓幼兒在種植完成后談一談自己的感受,有的幼兒說:“我只知道,家里的蔬菜和水果都是從商店里買來的,現(xiàn)在才知道是農(nóng)民叔叔,辛辛苦苦在地里種出來的,我一定要珍惜?!边€有的說:“種植的過程太辛苦了,我以后一定要珍惜所有的食物,不能浪費了!”等。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一起進行采摘,將自己所種的蔬菜和水果采摘回幼兒園,經(jīng)過清洗和加工后進行食用,讓幼兒感受到食物的來之不易,幼兒感受到食物的來之不易,挑食習慣也慢慢出現(xiàn)了改變,食用自己親手種植的食物,自豪感也會油然而生。所收獲的果實,不僅可以自己使用,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進行義賣,將義賣所得的錢,再去買新的種子用于下一次的種植,還可以將自己的菜贈予困難人士,如行動不便的老人、經(jīng)濟困難的人群等,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
總之,教師在幼兒實踐過程中,要理解幼兒個性的思想差異,努力為幼兒建立一個和諧、民主、平等、融洽的活動空間,促使幼兒自覺將自身的經(jīng)驗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去,獲取更多的生活體驗和社會知識技能,使幼兒在豐富的體驗感悟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行為品質。
注:本文為莆田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立項課題“基于鄉(xiāng)土資源拓展幼兒園體驗式生活場景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PTJYKT19114)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曉燕.巧用幼兒生活館,培養(yǎng)大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J].科普童話,2019(21).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