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敏
摘? 要:目的? 探討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東明縣人民醫(yī)院婦產科48名普通護士,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4名。對觀察組的護士實行分層管理,對照組按照常規(guī)管理方式,比較兩組護士的護理工作質量,醫(yī)生、患者及患者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等情況。結果? 對兩組護士分別采用不同的護理管理方式后,觀察組護士在護理工作的質量和醫(yī)生、患者及患者家屬對其工作的滿意度方面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有助于護士綜合能力和護理工作質量的提高,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醫(yī)生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關鍵詞:分層管理;婦產科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9-0077-03
隨著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和人們物質和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護理人員護理工作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對于婦產科來說,不同于其他科室,它具有工作預見性差、風險系數(shù)高、病情復雜以及患者心理脆弱等特點[1]。因此,婦產科對于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水平和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如何對婦產科護理人員進行管理和配置,以適應科室護理工作正常運轉的需要,是醫(yī)院當前重點關注的問題。按照一定的分層依據(jù),將護理人員分為不同的能力層級,不同層級護理人員對應不同的護理崗位,履行不同的崗位職責,以此實現(xiàn)護理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東明縣人民醫(yī)院婦產科48名普通護士,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4名,均為女性護理人員。其中,觀察組護理人員年齡21~49歲,平均年齡為(29.58±3.24)歲;高級責任護士6名,初級責任護士8名,助理護士10名。對照組護理人員年齡22~48歲,平均年齡為(28.58±3.65)歲;高級責任護士7名,初級責任護士7名,助理護士10名。納入研究對象均自愿參與研究。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具有護士資格證書者;年齡20~50歲之間。
排除標準:實習以及不愿參加研究者;妊娠期護理人員;近期遭受精神創(chuàng)作者,例如親人去世、離異。
1.3? 方法
對照組護理人員,按照常規(guī)管理方式,對其不做特殊管理。
觀察組護理人員在常規(guī)管理模式上進行優(yōu)化處理,實施分層管理模式。分層管理方法具體如下:①根據(jù)護理人員的學歷、能力、職稱等多方面進行考核,把觀察組護理人員進行分層處理,按照等級由低到高分為N1,N2,N3,N4 4個等級,每個層級的護理人員在工作能力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根據(jù)不同等級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不同工作的職責的要求進行重新安排工作崗位。②按照實力均等的原則,將觀察組護理人員分為4個護理小組,由經驗豐富的高級護理人員擔任各組組長。在具體的護理工作期間,組長要與組員進行配合共同完成患者的護理工作。各個小組要對具體的護理工作進行明確的分工,對于初級護理人員,其主要的工作職責是負責護理病情較輕的患者以及對助理護士的培訓輔導。對于病情特殊的重癥患者以及對初級護理人員的監(jiān)督教育工作由高級護理人員負責。每個小組都按規(guī)定為患者提供病情觀察、護理治療、心理輔導等護理工作。③在進行日常護理工作的同時,護理部門還要根據(jù)婦產科的工作要求,制訂和落實本科室的教育培訓制度。定期組織專業(yè)的培訓工作,培訓的內容具體包括相關的專業(yè)護理理論、實際技能操作訓練以及護理查房等內容。各組組長要根據(jù)各個層級的護理人員特點進行分層培訓。同時,臨床經驗較為豐富且資歷較老的護理人員要切實加強教育和引導作用,進而保證培訓的效果。此外,各個組長還要及時對培訓工作的效果和不足之處進行反饋,并進行調整修正。還要根據(jù)個人特點為每個護士制定個性化的培訓方案,以此來提高本科室整體護理水平。
1.4? 觀察指標
各組護理工作的質量和護理滿意度。①護理質量的考核為本醫(yī)院護理質量考察小組定期對護理人員在基礎護理、病歷記錄、安全護理和感染管理等方面的評分,每一項評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者為優(yōu)秀。②護理滿意度則主要通過自制調查問卷,然后發(fā)放給本科室醫(yī)生、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進行填寫,滿意度分為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即對護理工作滿意,不滿意即對護理工作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在護理質量評分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在護理滿意度方面數(shù)據(jù)比較
由問卷調查結果可知,本科室醫(yī)生、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對于觀察組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婦產科作為醫(yī)院中的重要科室,其就診患者主要為產婦和新生兒。這兩者作為特殊的群體,面臨的疾病種類繁多且較為復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2]。因此,該科室對于護理人員護理工作的質量要求較高,傳統(tǒng)模式下的護理管理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婦產護理工作的需要[3]。如何對護理人員進行科學合理地分配、安排,以實現(xiàn)婦產科護理工作的高質量的順利運轉,是當前各個醫(yī)院護理管理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
根據(jù)護理人員自身的特點,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婦產科護理人員實施分層管理,有助于護理人員對自我工作職責的明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護理工作的質量,同時也很大幅度地提升了醫(yī)生、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4-5]。本研究結果表明,對于婦產科護理人員實施分層管理后,相較于未實施分層管理的護理人員來看,在基礎護理、病歷記錄、安全護理和感染管理方面的考核評分均有明顯的提高。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在醫(yī)生、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它不僅有效地提升護理人員自身的專業(yè)素質,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以及提升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一方面,該管理模式中的培訓機制可以使得臨床經驗較為豐富且資質較老的護理人員充分發(fā)揮自身在專業(yè)知識和技術方面的優(yōu)勢,對年輕的護理人員進行教育、指導,可有效提升整體護理人員的綜合性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和護理人員的綜合工作能力進行分層護理,有助于責任護士對患者病情的了解和醫(yī)護、護患之間溝通的順利進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醫(yī)患、護患矛盾的發(fā)生。在分層護理管理的模式下,科室護理管理工作的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時護理人員綜合護理能力也有了較大的提高[6],為患者在治療期間得到全面、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提供了有效保障。
綜上所述,對婦產科護理人員實施分層管理,對于護理工作的進行有著很大的改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愛平,王六平,胡潤珍.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12):1487-1489.
[2]李鴻雁,周萍.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40):254,258.
[3]馬華玉.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60):267,269.
[4]廖曉英,蔣芳芳,王珊珊.基于病例分型的護士分層級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9,16(31):55-56.
[5]劉雪艷.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yī)學研究,2020,29(4):740-741.
[6]朱月華.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質與量的綜合評估體系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3):3284-3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