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
摘 要: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解決當前社會問題的重要文化支撐,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新課改下的道德與法治是一門面向全體中小學生的課程,它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意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離不開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只有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效滲透至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傳承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提高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發(fā)揮道德與法治的德育功能。文章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內核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針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滲透傳統(tǒng)文化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淺顯的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傳統(tǒng)文化;道德與法治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9-0047-02
引言
初中時期是學生接受能力最強的時期,也是他們獲取知識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如何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充分融入傳統(tǒng)文化,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教師需要借助道德文化、民俗文化、歷史文化等傳統(tǒng)文化知識,以歷史典故等形式,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一、傳統(tǒng)文化在道德與法治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應用
(一)導入歷史典故,滲透傳統(tǒng)文化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具有深遠的歷史,它是民族發(fā)展的源泉。把握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將其一代代傳承下去,教師需要借助課堂教學的形式,讓學生深刻體會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設置“誦讀經典,講歷史故事”的環(huán)節(jié),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知識,認識到傳統(tǒng)文化背后的內核,還可以在歷史典故中,在很多古代名人的身上學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從而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1]。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師生交往》前,教師為學生介紹岳武穆王尊敬師長、終身思慕的故事。師:“我們從小到大在學習生活中會接觸到很多很多老師,他們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又該如何與老師們交往呢?我先為大家講一個歷史中比較有名的故事。在宋朝時期,岳武穆王有一個教武術的老師,名叫周同,岳武穆王和這個武術老師形同至親。周同力氣巨大,能夠把重達幾百斤的弓箭直接拉開,岳武穆王對他十分尊重。周同因病去世后,岳武穆王難過不已,每到清明,岳武穆王一定會到周同的墓前拜祭,拿起老師送的三百斤的弓,射出三支箭再回家。他憑借這份深厚的師徒之情精忠報國,最后成為一代名將。聽完這個故事,大家有什么樣的感悟呢?請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這樣的導入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滲透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
(二)導入音、視頻,激發(fā)學習興趣
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抽象性和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注意力分散,出現(xiàn)走神的情況,最后影響學習。為了有效改善這一情況,并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巧妙融入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有效借助音、視頻,播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傳統(tǒng)文化紀錄片或是電視劇片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在實施課前導入時導入與傳統(tǒng)文化知識有關的視頻,不僅可以更好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使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索書本中的知識,促進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滲透。對此,教師可以充分借助這一教學方式,促使導入效果取得最佳。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走近老師》前,教師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播放紀錄片《春秋》,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先賢孔子的教學故事。在紀錄片里,孔子帶領弟子云游列國,這一路上遇到千難萬險。公元前489年,孔子及眾弟子困在一場戰(zhàn)爭中,被陳、蔡兩國的軍隊圍堵到荒郊野嶺,整整七天都沒有吃到食物,沒有喝到水??鬃右灶B強的毅力帶領一眾弟子撐過了七日,求救的子貢帶著兵馬趕來,終于將他們救下??鬃右运麍远ǖ男拍?,拯救了一眾弟子,這一路艱難萬險,也未曾放棄。這種方式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滲透。
二、傳統(tǒng)文化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應用
(一)深入挖掘教材,將傳統(tǒng)文化有效滲透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傳統(tǒng)文化知識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思想品德需要通過內心的修煉來實現(xiàn),單純地講授式教學很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對學生開展傳統(tǒng)文化的教學,就要讓學生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都有哪些深刻內涵,要重視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內容,深入挖掘教材,將傳統(tǒng)文化與學生的生活有效融合。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家的意味》時,教師剖析課本中的文言詩句,以將傳統(tǒng)文化與教學進行緊密結合。教師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引用的詩句背后的故事,為學生拓展與傳統(tǒng)文化有關的知識。教材中引用的“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這句話出自《論語》。文中的“孝”是當時所認為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態(tài)度,就是孝順父母的意思?!暗堋蓖般保侵感值芑ハ嘧鹬?,尤其是弟弟要尊重哥哥,有句話說“長兄如父”,其實也蘊含了這個道理。這里所提到的孝悌是儒家“仁”思想的核心,讀者應理解為孔子把“仁”作為核心的哲學思想。“孝悌”強調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對待家人的態(tài)度,凸顯了敬愛親長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另外,教師需要在課前做足準備,引導學生了解中華傳統(tǒng)古詩文的內涵,這些核心知識進行梳理,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并進行課外拓展,加深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品行。
(二)拓展傳統(tǒng)文化資源,剖析背后的故事
無論是什么學科,課堂都是學習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都是學習的重要一環(huán),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能讓教學事半功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有“相關鏈接”“實踐探究”等模塊,里面是一些內容的拓展延伸。這些模塊中,或多或少都涉及了傳統(tǒng)文化,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拓展傳統(tǒng)文化資源,剖析背后的深刻意義[3]。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敬畏生命》時,教師可以拓展傳統(tǒng)文化資源,剖析背后的故事。教師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個電視劇片段:街邊上一所房子起火了,有的路人跑上前潑水幫忙,有的人站在遠處討論。在短片播放完畢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探究。教師設置問題:假如你是一個路人,你會幫忙嗎?你會怎樣做呢?教師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理解生命至上,也讓他們接受別人的生命也是同樣重要的這一思想觀念。這時候教師可以將“仁者愛人”等儒家思想觀念有效滲透至教學之中。另外,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告訴他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保證自身處于一個安全的狀態(tài)中,為遇到困難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三、傳統(tǒng)文化在道德與法治課后實踐的應用
(一)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弘揚傳統(tǒng)文化
道德與法治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在滲透傳統(tǒng)文化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教師需要有效借助傳統(tǒng)文化開展綜合性的學習活動,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進行深入探究,以實踐的形式展開學習。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增強生命的韌性》時,教師可以有效借助教學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引導學生開展文化傳承活動。通過師生們共同研討,一步一步展開。教師可以將活動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古代先哲談生命、古代名人對生命的觀點、身邊人對生命的看法、利用演講和辯論會談生命。教師將全班學生分為六個大組,學生分頭搜集材料、整理,全班交流、分享。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可以明確生命的寶貴,理解生命對每個人的不同意義。
(二)課后實踐總結,升華感悟
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做到寓教于樂,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并在活動中滲透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通過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學生可以在實踐活動中學習到文化的精髓。教師為學生設置實踐作業(yè),讓學生通過課下的實踐,對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進行理解,并在自我實踐后獲得感悟,通過實踐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4]。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讓家更美好》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后總結,并布置實踐任務,讓學生通過課后任務進行理解感悟。教師可以開展讓學生為父母洗腳,為父母送上一份自制的小禮物的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尊重父母,孝敬父母,隨后要求學生以作文的形式記錄并在班級展示,同時讓學生分享為父母做一件事的經歷,引導他們談一談自己的體會與感悟。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深入挖掘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眾多節(jié)日的內涵,增強青少年學生的民族認同感。
結語
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它是我們先輩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因此,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效滲透進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為此,教師要耐心鉆研教學內容,用多種形式將傳統(tǒng)文化滲透至教學中,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形成更多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學會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與同學和諧相處,弘揚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另外,教師要加強對傳統(tǒng)文化的運用,點亮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課堂,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學軍.傳統(tǒng)文化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知識窗(教師版),2020(10):22.
[2]范小珠.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J].情感讀本,2020(8):23.
[3]陳 博.淺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4):134.
[4]許 艷.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滲透與運用——以《道德與法治》為例[J].才智,2017(21):75.
作者簡介:文 武(1975— ),廣西玉林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道德與法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