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認識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其中,游戲化教學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可以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快樂學習的同時,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為數學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0-0012-02
引 言
所謂游戲化教學,就是將游戲和教學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穿插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但數學游戲不是單純的玩樂,而是要求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特點為學生設計獨特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重難點知識。游戲化教學能使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賦予數學知識趣味性,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數學學習中,從而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順暢,進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活力。
一、游戲化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習慣開展“填鴨式”教學,課堂教學較為枯燥,導致學生難以感受學習的趣味。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天性好玩,對游戲具有強烈的興趣。因此,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游戲,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產生求知欲,從而以良好的心態(tài)投入課堂學習中。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時,教師引導學生比較1/4,2/8,3/12,4/16的大小。此時,教師為學生引入《西游記》中師徒四人的故事,并進行了改編:“這一天,天氣炎熱,師徒四人走累了想休息一下。豬八戒看見了一片西瓜田,趕緊摘了一個大西瓜來解渴。唐僧將西瓜平均分成4份,拿了一份放一邊,接著把第二份切了一刀,變成了2塊;把第三份切了兩刀變成了3塊;把第四份切了三刀變成了4塊。然后,他把所有西瓜排成一排,讓豬八戒挑選其中的一份。豬八戒一瞧,第一份1塊,第二份2塊,第三份3塊,第四份4塊,他認為第四份最多。你認為豬八戒選得對嗎?為什么?”在故事的啟發(fā)下,學生紛紛發(fā)表意見,有的學生認為豬八戒說得對,有的學生認為豬八戒選擇的不是最多的。于是教師引導學生動手畫一畫、涂一涂。學生在紙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先將圓平均分成4份,在其中一份上圖上紅色;再將第二份平均分成2塊,涂上綠色;繼續(xù)把第三份和第四份平均分成3塊、4塊,分別涂上藍色和黃色。涂完后,學生發(fā)現,紅色、綠色、藍色和黃色部分實際上大小相同,即這幾個分數相等,師徒四人分得的西瓜是相等的。這樣,學生便在有趣的故事中真正理解了這四個分數的大小。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在課堂上融入游戲,能夠讓學生保持愉悅的心情進行學習。這樣就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新的知識、強化數學意識,從而使學生運用靈活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二、游戲化教學,能啟發(fā)學生思維
小學生身心尚不成熟,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其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诖?,教師應逐步啟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逐漸形成抽象思維能力,為未來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游戲化教學是教師啟發(fā)學生思維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教師可以通過游戲使復雜的數學知識變得簡單,將單調的數學公式變得更加鮮活、有趣,將抽象的數字變得更加形象化。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愛上數學,還能拓展學生思維,使學生從不同角度來思考數學問題,讓數學課堂更有活力。
例如,在教學“平均數”一課時,教師讓七位學生進行跳繩比賽,并記錄比賽成績。第一組有3個人,第二組有4個人;第一組成績分別為61、63、65,第二組成績分別為48、50、52、54。教師讓學生仔細分析兩組的比賽成績,說出是哪組獲勝。學生給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學生認為第二組成績更好,他們的總成績?yōu)?04,第一組的總成績?yōu)?89個;還有的學生認為第二組人數比第一組人數多,所以總成績高。此時,教師讓學生想一想:“有什么辦法能更加公平地判斷哪組獲勝?”一名學生提出,可以讓第一組增加一人或讓第二組減少一人。此時,教師強調比賽已經結束,不能去掉任何人,并讓學生繼續(xù)思考其他辦法。有的學生提出重新組織一場比賽,重新計算成績??粗鴮W生爭論不休,教師為學生引入平均數的概念。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引入游戲問題,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師鼓勵學生提出不同意見,讓學生的思維更具廣闊性。這樣既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又強化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游戲化教學,能使學生深入理解知識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經常會發(fā)現,在課堂上教師努力地講課,學生認真地聽講,但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學生不僅難以深入理解知識,也未能形成良好的數學認知。出現這一問題,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年齡較小,其專注力難以長時間集中,缺乏自制力;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動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選取能夠反映教材本質的游戲,并在課堂上適時引入,為學生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以參與游戲的飽滿熱情積極投入學習中,促進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數學知識,從而取得顯著的學習成果。
例如,在教學“可能性”一課時,教師提前準備了不透明的箱子和若干個乒乓球,在乒乓球上分別涂上紅、黃、綠三種顏色。教師讓學生任意摸出一個球,看看是什么顏色并進行記錄。學生發(fā)現,每次摸出的球可能是紅色,也可能是黃色和綠色。此時,教師提問:“摸出的球有可能是黑色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不可能?!边@時,教師讓學生對三種顏色的球進行分類,第一次放入紅色的球,看摸出來的是什么顏色的球?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紅色。”教師繼續(xù)提問:“如果依次放入黃色和綠色呢?”學生認為摸出來的一定是黃色或綠色。通過三輪實驗,學生總結出了可能出現的三種情況:如果箱子中有三種顏色的球,摸出的球有可能是其中一種顏色,但不可能是三種顏色之外的顏色;如果放入任意一種顏色的球,摸出的球一定是這個顏色。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在課堂上通過靈活多變的游戲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在游戲中總結其中的規(guī)律,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游戲化教學,能促進師生共同交流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學習的自主意識,只會被動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不利于思維意識的發(fā)展。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注重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因此,教師應改變原有的教學思想觀念,以教材為中心,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情境。在這一背景下,游戲化教學模式應運而生,為學生提供了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使師生有了交流的平臺,激發(fā)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使數學課堂煥發(fā)別樣的精彩。
例如,在教學“植樹問題”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列隊游戲。首先,教師將全班學生分成不同數量的四組:第一組11人,第二組12人,第三組13人,第四組14人。然后,教師在教室的中央畫一條直線。游戲開始,第一組學生按要求站好:直線的兩端分別站上一名學生,其他學生等距離站在兩名學生間的直線上。待學生站好后,教師提問:“這條直線上總共站了多少名學生?這些學生將直線分成了多少段?”學生認真觀察,積極回答問題:“直線上共有11名學生,他們將直線分成了相等的10段?!边@時,第二組學生按要求排列,但直線末端的學生離開,然后學生繼續(xù)回答上述問題;之后,換上第三組學生,直線兩端都不站學生……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跟隨游戲不斷發(fā)展,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巧妙地設計游戲,將抽象的植樹問題具體為列隊游戲,通過游戲將教材中的不同情況演示給學生,與學生積極互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和諧的思維環(huán)境,使學生從游戲中感受學習的樂趣,順利實現了教學目標。
五、游戲化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
當前社會需要具備團隊合作意識的人才,而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各項能力的重要階段。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不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發(fā)展[1]。基于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優(yōu)化教學過程,設計有效的游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游戲;開展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讓學生在活動中真切地感受與他人合作的優(yōu)勢,從而使學生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識。
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法”時,教師可提前讓學生準備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并分別標上價格,如10元、22元、33元、78元等。教學開始,教師讓學生分組進行售賣活動,并對學生的售賣情況進行比較,看哪組學生對價錢的計算更加準確、售賣的物品最多。學生迫不及待地參與游戲活動,并積極進行自我展示。在學生都能很好地完成運算后,教師可調整物品價格,在原有的價格數值中加上小數點,如1.0元、2.2元、3.3元、7.8元等。這樣,物品價格就由整數變成小數,學生必須計算小數價格。一開始,學生感到不知所措,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并開展小組合作,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學生得出結論:小數乘法的計算和整數計算相同,不同點在于計算結果,原有小數有幾個小數點,計算結果就要從右向左數幾位,點上小數點。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利用學生熟悉的游戲展開“價格戰(zhàn)”,讓學生在模擬購物的過程中深入理解整數計算的知識,然后將整數計算變?yōu)樾涤嬎?,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深入掌握知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結 語
數學游戲不僅具有較高的趣味性、娛樂性,還蘊藏著眾多數學原理或知識。因此,游戲化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還能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數學體驗,從而構建充滿活力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金玥.實施小學數學本真課堂的有效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190.
作者簡介:王小勇(1976.11—),男,江蘇如皋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江蘇省如皋市李漁小學教務處主任,研究方向: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