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尚勛 丁茹
摘要: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認知學習的重要性,學會做事的方法,學會生活的方式,更好地生存。在認知學習的重要性方面,本文注重從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即預習習慣入手,進行相應的論述,并將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的意義以及策略兩方面。
關鍵詞:小學生;習慣培養(yǎng);預習習慣;有效路徑
在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中,常常出現(xiàn)多種問題,比如,學生不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生并未掌握有效的預習方法。這從側面展現(xiàn)出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預習方面的問題。為此,本文從個人實際教學的角度,進行簡要論述。
一、培養(yǎng)小學生預習習慣的意義
(一)增強學生學習的獲得感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學習能力成為一種永不過時的能力。預習是鍛煉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方式之一。學生課前通過獨立學習,在獲得新的認識的同時,也讓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相信自己,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增強個人的學習獲得感,真正會學習!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目的性
除了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外,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學習問題。他們可以將這些問題進行記錄,整理。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反映這些問題,并得到相應的回答。這樣,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增強,更為積極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獲得更大的學習進步。
二、培養(yǎng)小學生預習習慣的原則
(一)正向引導法
贊美、引導是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正向的引導是學生獲得自我肯定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的過程中,可以從學生的預習作業(yè)完成情況入手,對他們進行語言上的鼓勵,進行行為上的肯定,讓學生真正相信“我能行”,并更為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二)方法多元化
小學生喜歡新鮮的事物。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教師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不同的教學目的,靈活轉變相應的預習方法,讓學生在不同的預習模式中,感受到新鮮感,享受到趣味性。為此,教師可以采用微課、慕課、預習單等等方式,開展多元化的預習,促進他們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三)正確預習觀
在實際的學生預習中,部分學生認為課堂是學習的主要陣地,在課下預習是浪費時間。針對這種狀況,教師需要糾正學生的錯誤觀念,讓他們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即享受獨立解決問題的快樂,培養(yǎng)學習的好奇心,并讓他們在正確意識的作用下,更為積極地投入到相應預習學習中,促進他們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三、培養(yǎng)小學生預習習慣的策略
(一)常見的預習方法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的過程中,需要掌握不同的預習方法,并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相應方法的運用,最終達到促進學生預習習慣養(yǎng)成的目的。本文介紹下面幾種預習方法。
1.任務預習。人是一種有意識的動物。人的行為往往指向某種目的。在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中,教師可以通過布置學習任務的方式,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熟悉新知識,運用新知識,促進他們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
2.標記預習。標記預習的作用:學生通過標記的方式,總結個人的學習狀況。學生可以標記處:學會的知識、存在問題的知識,以及完全不理解的內容。這種方式可以增強學生課堂學習的目的性,也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知識梳理習慣。
3.練習預習?!皩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可以通過練習的方式,檢驗是否真正掌握相關的知識。為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出發(fā),構建層次性的問題,真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學習成就感,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二)增強預習的指導性
小學生不具有較強的自我管理意識。他們在獨立學習的過程中難免遇到各種新問題,產(chǎn)生逃避,或是退縮的心理。這也是造成學生預習習慣難以養(yǎng)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此,教師可以從指導的角度入手,輔助學生養(yǎng)成相應的預習習慣。
1.找準指導方向。教師可以讓學生通讀預習內容,勾畫出個人理解的部分、存疑的部分,以及完全不懂的部分,并將預習內容進行分類。這種方式可以讓教師的指導更具有方向性,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目的性。
2.因材施教。在實際的指導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多個因素,對學生進行引導: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需要耐心,需要讓學生回憶以往的內容,并講解新內容,提升他們的學習自信心;針對基礎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以啟發(fā)的方式,讓學生主動思考;針對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既要適時地“打擊”這部分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探究問題的斗志,還需要根據(jù)他們的實際學習表現(xiàn),開展“蜻蜓點水式”的指導,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無邊界,個人有局限”的意識,使學生更為積極地融入大相應的學習中,促進他們綜合學習能力的增強。
四、結語
總而言之,良好的習慣可以讓學生獲得學習自信,獲得科學性的認知思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為此,教師既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又要采取合適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教學,還要敢于“放手”,讓他們獨立面對問題,在內心困惑時,不斷尋找新的突破點,促進他們獨立學習能力的增強,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參考文獻:
[1]陳由香.小學高段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策略分析[J].亞太教育,2017(01).
[2]劉學勤.淺議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J].科技經(jīng)濟導刊,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