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娟
摘要:初中是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初中開展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是至關重要的。通過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學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在開展素質教育和法制教育之前必須要加強學生的道德與法制學習,教師要將課本教材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通過學習,使學生的道德意識和道德修養(yǎng)不斷提高。
關鍵詞:道德與法制;初中教學;教學策略
社會在不斷發(fā)展,人們的道德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初中教育教學的關鍵時期,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對學生的道德健康發(fā)展至關重要。初中生正屬于叛逆期,對于一些事情又比較好奇,很容易受到不良影響,就無法形成正確的思想,甚至將錯誤的事情看作是對的事情,不懂得事情的嚴重性。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點并且做一個懂道德的青年。
一、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道德與法制課堂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只有經(jīng)過實踐了,才能得到理論,在學習中也要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內(nèi)容,只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就能夠提升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文化的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做情緒的主人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讓學生聯(lián)想在實際生活中應該怎樣表達情緒,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有關于生活中的問題,比如“收到朋友禮物時你的心情怎么樣?”“將要去遠方旅行,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媽媽總是檢查你的書包,順便檢查作業(yè),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下課鈴響了,然而老師還在拖堂,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通過這些提問讓學生回想自己遇到的事情,然后聯(lián)想一下自己的情緒是怎么樣的?這時教師可以進行總結,每個人遇到不同的事情都有不同的情緒,情緒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那么作為初中生,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是怎樣控制我們的情緒呢?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想一下自己的生活過往遇到的一件最開心,或者最憤怒的事情,當時的情緒是怎么樣的,自己是如何表現(xiàn)的,周圍的人又是如何看待我們的?當學生分享自己的事情之后,教師可以進行總結,遇到美好的事情,我們的情緒雖然是開心的,但是遇到不好的事情,我們的情緒可能就是憤怒、崩潰的,那么作為初中生,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很可能會遇到我們認為不開心的,或者憤怒的事情,那么我們該如何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呢?我們可以選擇與好朋友之間傾訴,得到朋友的安慰;也可以去操場上跑步,作為一個發(fā)泄的方法;或者我們可以讓爸爸媽媽帶我們?nèi)コ砸活D好吃的得到一個生理上的安慰;或者去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將自己的想法說給老師聽。教師通過讓學生回想自己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了解到道德與法治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
二、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要重視他們的個性發(fā)展。初中生的思維能力有所提高,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自己的想法,引導他們積極自主的去思考,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率。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作為一個傾聽者,認真聆聽每個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尊重他們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性,通過傾聽學生的想法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心理的發(fā)展,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例如在七年級上冊成長的節(jié)拍認識自己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班會的形式,讓大家各抒己見。教師可以進行提問:“開學以來,你的中學生活是怎么樣?你展現(xiàn)出來的形象是怎么樣的?你對你自己展現(xiàn)出來的形象滿意嗎?”鼓勵學生積極回答,當每一個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時,教師應該給予鼓勵和肯定。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一樣的,但是在同一個班集體我們又要互相友愛,與同學友好相處,教師關注學生的成長,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開展平等民主的師生對話活動
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帶動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在教學課堂中,教師是作為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耐心傾聽和積極互動是有很大的關系。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要開展一個平等民主的師生對話,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個平等民主的關系,如果教師給學生肯定的評價,學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例如在七年級上冊師長情誼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可以進行一個積極的互動,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進行提問:“你喜歡什么風格的老師,為什么?”學生就會回想起自己學生生涯中遇到的老師并說出自己為什么喜歡這個老師,當學生說完自己喜歡的老師之后教師要給元給予一個評價。每個學生喜歡的老師的風格有所不同,那么教師要給學生樹立一個每個老師的風格都有所不同,我們要尊重每個老師的差異性,看到老師身上的優(yōu)點,每個老師都值得我們學習的這樣一個積極向上的觀念。老師可以是學生的朋友,教師與學生的師生情更加深厚。教師如果想得到進步,也要聆聽一下學生的想法,教師可以展開一個“老師不許生氣”的主題班會,讓學生暢所欲言,在學習和生活中可以說出老師的一些缺點以及需要改進的。當老師聽到每個學生吐槽自己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進行反思自己是否做錯了?是否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心理?這樣更有利于老師的進步和發(fā)展。如果有的學生不敢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怕得罪老師,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吐槽,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個平等民主的關系,學生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有利于教師的成長。同時,教師也可以對每個學生進行鼓勵和評價,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學生體會到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意義。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并且對我國的法律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懂得法律就會相應地減少犯罪行為。教師要運用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引導學生將教材與自己生活相結合,并且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氛圍,使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有效開展,通過一系列的實施和教學手段,不斷開展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情感能力和核心價值觀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
參考文獻:
[1]王桂萍.對七年級新教材道德與法制的教研體會[J].華夏教師,2017-12-07.
[2]劉德東.試論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方法[J]. 中國校外教育,2017-05-10.
浙江省瑞安市汀田第三中學 浙江 瑞安 32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