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凌
[摘要]? 電子類專業(yè)中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是關鍵的專業(yè)基礎性課程,且為中職學業(yè)水平測試考試的專業(yè)科目,不僅對學生的升學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還銜接了技能實訓和后續(xù)的專業(yè)課程。目前,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課堂中,普遍存在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對課程內容接受度不高等情況。就如何不斷加強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提升教學效果,從多個教育方法和策略入手,制定合理教學舉措,為優(yōu)化中職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提供準備。
[關鍵詞]? 中職;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效果;有效舉措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37-0100-02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有較強的實踐性,需要學生積極動手操作。而學生要學好這門課程,要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中職院校開展教學,應該突破以往教學束縛,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xiàn)。學生積極主動接受知識,能夠跟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學習步伐,提高學習欲望,逐漸提升課堂學習質量。教師能落實課程教學改革的相應要求,在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同時,以先進的教學方法為主,最終獲得較高的教學質量。
一、中職電子技術基礎教學的現(xiàn)狀
為了提升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的質量,應該把握課堂教學現(xiàn)狀,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有效分析。
(一)教學內容比較陳舊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教學研究不斷發(fā)展,但是,中職院校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材依舊以老舊、沉悶的內容為主,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步伐。比如,課程教材基本內容過于晦澀,脫離生活實際,學生缺少與生活相關聯(lián)的重要機會??萍及l(fā)展凸顯出新技術、新理念和新方法,這是跟隨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重要需求。然而,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沉悶、深奧的教學內容,難以把電子技術發(fā)展的新穎特點展現(xiàn)出來。所以,教師需要改變陳舊的教學內容,將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新穎特點和個性化特征全面體現(xiàn),讓學生能夠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二)教師運用的教學方法比較落后,不夠新穎
傳統(tǒng)教學思想觀念的約束下,教師在教學之中依舊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中并不能彰顯自身主體地位。在接受灌輸式教育的過程中出現(xiàn)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興趣低等問題。而且傳統(tǒng)教學方法實施過程中,教師將理論教學作為關鍵,并沒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學習內容。重視理論、忽視實踐,導致理論知識難以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學生提高知識運用的能力不能得到相應的引導。另外,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缺少實驗內容的有效輔助。教師即使為學生提供實驗機會,也缺乏自主性創(chuàng)新實驗,沒有真正提高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這對于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不利影響,學生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均不能得到提升。所以,教師對教學方法的有效改進,要以樹立正確的教學方法觀念為主,擺脫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為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感悟,形成電子技術基礎課程良好教育新局面。
(三)教學安排不夠合理
理論課程之中合理地融入實踐內容,是讓學生有效運用知識的關鍵,也會使學生扎實地掌握所學習內容。以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有效運用為主,需要學生領悟學習的意義。但是,現(xiàn)階段學校并沒有認識到課程實踐開展的重要意義,缺乏對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實踐內容的關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有效安排電子基礎實踐課程。理論課程內容數(shù)量過多,而且所創(chuàng)設的時間過長,沒有為學生提供理論和實踐研究課程,也缺乏討論的機會。所以,為了提升學生的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學習質量,就要對教學有效安排,轉變以往實踐教學安排的不足,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提升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質量的過程中,引導每一個學生認真思考知識,提高綜合能力。
結合以上中職電子技術基礎教學的現(xiàn)狀,教師要把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構建良好的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體系,讓學生在認真思考知識的過程中擁有全新的學習體驗,不斷加強學習感悟,能夠在認真投入課堂學習領域之中促進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二、優(yōu)化中職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效果的有效舉措
(一)運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手段
計算機技術和網(wǎng)絡的發(fā)展,讓多媒體技術合理運用到現(xiàn)代教學領域之中。多媒體教學技術成為新穎的教學形式。一般來說,多媒體教學技術涵蓋圖片、音樂、視頻等相應內容,這可以將枯燥的知識轉變?yōu)橹庇^、生動的內容。這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帶著好奇和熱情參與知識學習和研究。而且多媒體教學技術能夠展現(xiàn)出豐富的載體,把課程中的疑點、難點有效地展現(xiàn)出來。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得到相應優(yōu)化,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所以,教師要把握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將多媒體教學技術有效滲透其中。
比如,教師在進行“半導體器件的識別”“認識二極管及其應用”“三極管基本放大電路”“常用的放大器”等教學的時候,因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接觸到這些內容,所以在學習的時候難以理解其中的知識。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著重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詳細地展現(xiàn)出來,將學生平時少見的元器件、元件的內部結構和電路的工作原理等具象化展示出來,把學生最害怕、最難懂、最深奧的原理“直觀化”,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興趣。然后,通過微課教學有效展示,為學生提供重點、難點的突破機會[1]。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真正學透原理,全方位地提高對課堂內容的認識。最終,達到將電子技術基礎學習“揉開了”“掰碎了”,讓學生實實在在把知識“消化掉”又“吸收了”。
(二)合理借助輔助教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