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余
摘 要:近些年,源自美國的STEAM教育對世界各國的幼兒教育事業(yè)產生了重大影響,在中國也逐漸掀起了一場STEAM教育的熱潮。許多幼兒園積極地嘗試將STEAM教育融入幼兒園課程,然而在探索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許多誤區(qū)。因此本文從幼兒園STEAM教育的內涵與特征出發(fā),淺析了幼兒園STEAM教育的價值,提出了幼兒園STEAM教育的實踐路徑,以期助推幼兒園STEAM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園 STEAM教育 教育價值 實踐路徑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新時代背景下對于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成為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戰(zhàn)略舉措。幼兒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成為了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搖籃和起點,而強調跨學科融合的STEAM教育正是當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中國作為STEAM教育剛剛起步的國家,也在努力尋求幼兒園STEAM教育的發(fā)展方向。
1 幼兒園STEAM教育的內涵
STEM最初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shù)學(Mathematics)四門學科的簡稱,后期藝術“Art”[1]的融入使得STEAM教育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和全面。其中科學是工程設計的基礎,它是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成果,在于揭示事物本質的發(fā)展規(guī)律;技術是科學或工程的產物,它需要利用相應的操作工具,并掌握特定的某些數(shù)學、科學知識;工程是運用科學、數(shù)學知識以及技術工具,去解決實際問題、制作產品的過程;藝術能夠優(yōu)化學科之間知識的理解與運用,用美的眼光去理解和豐富世界;數(shù)學則是解決科學、技術與工程問題所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
幼兒園STEAM教育至少要在一個課程活動中整合或者包含兩個以上的學科領域。它更關注幼兒的興趣、需要,圍繞著與幼兒生活相關的真實問題,通過整合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和技能,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自主探究活動,進而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
2 幼兒園STEAM教育的特征
2.1 整合性
STEAM教育的核心就在于學科的整合性,它不是著眼于某一個特定的學科上,也不是單一的去分別學習五門學科知識,更不是將科學、技術、工程等學科知識的簡單相加。STEAM教育強調跨學科整合性,它打破了學科之間的界限,運用多學科之間相互關聯(lián)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與當前幼兒園五大領域綜合內容的教學是相輔相成。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STEAM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要注重整合不同學科知識,積極引導幼兒進行多種探索。
2.2 情境性
情境性強調幼兒園STEAM教育要圍繞著幼兒真實的生活情境、現(xiàn)實的生活問題去展開,它不是要求幼兒在生澀、枯燥的文字符號中獲取知識,而是在奇妙、有趣的生活現(xiàn)象中領悟知識。《指南》中就強調:“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睂τ?-6歲處于前運算階段的幼兒來說,他們所處的學習情境越真實,所建構的知識也就越可靠,有意義的學習才有可能發(fā)生。可見,情境是幼兒園STEAM教育重要而有意義的組成部分。
2.3 合作性
STEAM教育注重團隊精神,它鼓勵幼兒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到具體的實踐情境中,在群體協(xié)作中取長補短,進行群體性的知識建構。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幼兒們從洞察問題再到解決問題,團隊成員之間良好的溝通、配合是完成STEAM學習任務的必要保障,但是幼兒在STEAM學習的過程中也離不開教師的支持與引導,STEAM教育的開放性使得幼兒和教師成為一個探究共同體,教師需要在與幼兒的相互交流、相互幫助中為達成一個目標而共同努力。
2.4 藝術性
STEM教育與藝術教育曾經被認為是互相對立的,但從STEM再到STEAM的轉變中可以看出藝術的重要性。將藝術(Art)融入到科學、技術、工程、數(shù)學之中,是對這四門學科的有益補充,能夠幫助幼兒優(yōu)化不同學科知識的理解,更好的運用跨學科思維解決現(xiàn)實問題。STEAM教育實現(xiàn)了藝術與科學的深度融合,既能夠提高幼兒學習科學的興趣以及參與程度,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又能夠極大促進科學與藝術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理性與感性的對話。
3 幼兒園STEAM教育的價值
3.1 促進新經濟時代下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
華東師范大學的朱家雄教授在《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中把STEAM教育看作“是在迎合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到來?!盵2]現(xiàn)如今人類已經踏入了新知識經濟時代,互聯(lián)網、大數(shù)據(jù)等一系列新技術推動人類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革。創(chuàng)新成為知識經濟發(fā)展的動力,具有跨學科知識和綜合素養(yǎng)的人才被視作提高國家競爭力最重要的資源。為應對新的科技革命和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我國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求顯得更為迫切。新時代的幼兒教育的方向,是圍繞著創(chuàng)新來指明方向的,要培養(yǎng)幼兒勇于探究、敢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與精神,使幼兒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復雜問題。幼兒的學習不再是教師灌輸、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幼兒主動建構和探索的有意義活動。
3.2 增強幼兒園對教育資源的開發(fā)與整合
教育資源是教育活動的要素之一,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越來越重視教育資源的投入和利用,強調要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為教育活動服務,以提高教育效率,發(fā)揮教育功能。作為跨學科綜合教育形態(tài)的STEAM教育則豐富了幼兒園教育資源﹐極大地延伸了幼兒園課程。目前幼兒園在開展STEAM教育的過程中,切勿過于注重硬件設施的投入,應該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來挖掘園內、外教育資源。此外,也要積極樹立開放的教育資源觀,提升對STEAM教育資源開發(fā)、利用的意識與能力。教師在開展STEAM教育活動中,也要擅于吸納最新的教育成果和具備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思想,主動地進行園內、外多種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利用,并靈活的運用到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去。
3.3 益于幼兒綜合素質的良好塑造與提升
隨著STEAM教育在國內的日漸流行,學前教育領域也開始關注并研究STEAM教育,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幼兒園開展STEAM教育是極其重要的,如Susan H.Russell等學者就指出:“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就應更加重視培養(yǎng)兒童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shù)學的興趣。”[3]在幼兒早期開展STEAM教育是培養(yǎng)其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幼兒在STEAM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良好學習品質、行為習慣等是終身學習與發(fā)展所必不可少的要素。幼兒園STEAM教育的開展是源于現(xiàn)實生活中問題解決的需要,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幼兒不僅要學會合作交往、學會交流協(xié)商,還需要學會解決問題爭端,幼兒的溝通于表達能力、情感與社會性、動作與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發(fā)展。
4 幼兒園STEAM教育的實踐路徑
4.1 從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機
幼兒的一日生活常常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情況,而這里面就可能蘊藏著豐富的教育內容,因此一日生活是開展STEAM教育活動的最佳載體。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用心觀察幼兒在各種活動中的的行為表現(xiàn),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和需求,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有價值的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戶外活動的時間仔細觀察幼兒,抓住戶外活動中的STEAM教育契機。在幼兒與戶外環(huán)境親密接觸的過程中,能夠給幼兒提供觀察各種動植物、探索自然現(xiàn)象的機會,戶外玩沙區(qū)、玩水區(qū)等多樣的活動區(qū)也大大增加了幼兒與自然接觸的機會。戶外空間給予了幼兒更多與自然界接觸的機會,給予了幼兒在教室里不能獲得的經驗,也給教師提供了不同的整合STEAM教育的機會。因此,幼兒教師要善于捕捉這些有效的教育時機,及時的觀察、記錄并積極的運用到STEAM教育活動中。
4.2 提供適宜的活動材料以及教育環(huán)境
STEAM教育要培養(yǎng)幼兒形成的重要素養(yǎng)就是解決現(xiàn)實生活問題的能力,它需要有相應的環(huán)境和材料作為支撐,豐富的材料和適宜的空間是必須的。因此要給幼兒提供自由的探索環(huán)境以及充足的探究材料,才能加強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真實世界的聯(lián)系。雖然目前很多實施STEAM教育的幼兒園會設立專門的教室,配置齊全、昂貴的材料。但是任何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材料的使用都需要不斷地與幼兒發(fā)生聯(lián)系,只有這樣STEAM蘊含的教育價值和功能才能在潛移默化中為幼兒所吸收。此外還有一些幼兒園STEAM活動材料不足現(xiàn)象嚴重,幼兒操作和探索的機會大大減少,影響了其學習經驗的有效獲得。因此,幼兒園管理者不應該好高騖遠,急功近利,應該充分結合本園條件,充分尊重幼兒的自主游戲意愿,引導幼兒和教師共同參與STEAM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材料的選用。
4.3 注重STEAM教師隊伍的建設與培養(yǎng)
當前幼兒園STEAM教育遭遇的最大瓶頸之一就是專業(yè)教師的匱乏,STEAM教育對教師素質有著較為專業(yè)的要求,但我國多數(shù)幼兒教師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STEAM教育訓練,擁有STEAM專業(yè)教師的幼兒園數(shù)量也寥若晨星。因此想要組建具有實力的STEAM教師團隊,首先就要給予教師在教育理念上的引領,積極邀請STEAM教育領域相關專家、學者來園開展學術講座或培訓,加強教師在STEAM方面的理論學習,針對具體的問題給予教師在教學實踐上的指導,不斷吸收先進、優(yōu)秀經驗來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其次也要積極開展STEAM教研活動,觀摩、分享其他園所優(yōu)秀的STEAM教育活動案例并組織教師進行深入的交流、探討。此外,也要鼓勵教師在接受挑戰(zhàn)的同時抓住機遇,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觀念,養(yǎng)成主動學習和自我反思的意識,切實提高專業(yè)能力與素養(yǎng)。
4.4 與高校等社會組織進行積極的合作
學前STEAM教育僅僅依靠幼兒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與高校、企業(yè)、社會機構甚至更廣泛的社區(qū)組織等相關利益主體結成合作伙伴的關系。例如高校的專家、學者都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水平,也具有較強的綜合實踐能力,幼兒園與高校結成戰(zhàn)略合作伙伴,能夠為幼兒園STEAM教育實踐提供豐富的理論支撐,還可以提供具體的、有針對的指導和引領。在開展STEAM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各樣有價值的教育問題,也是促進教師和專家共同成長的關鍵。此外,幼兒園STEAM教育還需要得到廣泛的社會力量的支持與幫助,需要教育部門建立健全相應的幼兒園STEAM教育政策,也需要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等社會公共教育機構搭建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平臺等,這些都能夠為當前我國學前階段STEAM教育本土化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學前教育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階段,教育者應提供有效的學習支持,完善孩子未來成長、發(fā)展、學習的前提條件。[4]在STEAM教育本土化的過程中,在師資、環(huán)境、課程等多個方面遇到棘手問題是在所難免的,我們需要積極地進行幼兒園STEAM教育的探索和實踐,在提升師資水平、創(chuàng)設教育環(huán)境,構建課程體系等方面付諸努力,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幼兒園STEAM教育新形式。
參考文獻:
[1] 趙慧臣,陸曉婷. 開展STEAM教育,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訪美國STEAM教育知名學者格雷特·亞克門教授[J]. 開放教育研究,2016,22(05):4-10.
[2] Susan H.Russell,Mary P.Hancock,James McCullough. Benefits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s[J]. Science,2007,316(5824):548-549.
[3] 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五)[EB/OL]. https://www.zhujx.com/blog/read.php?1775,2017-06-07/2021-04-09.
[4] 王芳. 芬蘭學前教育為孩子入學做好充分準備[N]. 光明日報(國際教科版),2018-0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