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星藍
摘要:在整個學生時代,甚至是整個學習生涯中,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閱讀方面的學習可以說是貫穿始終的。尤其是對于現(xiàn)在的學生們來說,語文不僅僅是一門學習的科目,它還是著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的體現(xiàn)。語文閱讀不但能幫助學生理解,并且對學生之后的語文學習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就比較閱讀一方面的運用進行分析、研究,盡可能的幫助學生掌握到語文的精髓。
關(guān)鍵詞:比較閱讀;小學語文;高年級
引言
就語文的閱讀學習方式中,比較閱讀就有較多種的形式。對于小學語文的閱讀,尤其是高年級的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閱讀不僅只是單純的讀書,在掌握閱讀技巧的同時,還能掌握到文章的主題、所想表達的方法以及它所描寫的方式等,能促使學生了解到語文閱讀中作者所表達的含義等。
一.比較閱讀的定義
比較閱讀就是指把內(nèi)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對的兩篇文章或一組文章放在一起,對比著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將其有關(guān)內(nèi)容不斷進行比較、對照和鑒別,這樣既可以開闊眼界,活躍思想,使認識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別,把握特點,提高鑒賞力。簡單說來就是將兩種或多種材料對照閱讀,分析其相同點和不同點的一種閱讀方法。
二.在小學語文中使用比較閱讀的意義
不管在哪個時期,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都能幫助學生加深對小學語文的理解。就現(xiàn)在的教學情況而言,即便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屬于自己的閱讀時間依舊比較缺少。學生常常在學習其他學科之時,甚至還會忽視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而比較閱讀的教學方式,能有效的改善這一現(xiàn)象,幫助學生拓展閱讀量,了解到更深層次的知識內(nèi)容,還能激發(fā)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促使他們更積極主動的進行閱讀。比較閱讀能加強學生語文閱讀理解的能力還能側(cè)面的幫助學生更快速地理解文章或題目中的內(nèi)容,輔助性的幫助學生加強其他學科的成績。就小學生來說,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他們較為頭疼的便是閱讀理解,特別是閱讀基礎(chǔ)相對較差同學,在閱讀理解方面有著較為難以逾越的鴻溝,而比較閱讀能更好的幫助他們理解不同文章中所蘊含的道理,利用學習過的文章進行比較,降低理解難度,還能增加他們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
三.語文比較閱讀中的注意事項
在運用比較閱讀教導學生閱讀文章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確定需要比較的文章范圍,適當?shù)倪x擇好所需要比較的角度。其中比較的范圍和角度的確定,由閱讀的目的來決定,且隨著閱讀目的千差萬別,那么閱讀的比較形式自然也就各有不同。
(2)比較,顧名思義要找出閱讀材料中相同點與不同點。這是掌握和運用比較閱讀法的關(guān)鍵性一環(huán),只有準確地找出閱讀材料的異同點才有可能進行具體的比較工作。故而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精準的抓住相關(guān)的異同點,并讓學生自己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幫助他們提高閱讀理解。
(3)比較是一種能使學生思維深化的重要手段,比較的方式貫穿于閱讀思維的整個過程之中。在對材料作比較時,學生必須保持思維的條理性,尤其是在做宏觀比較時,應有比較的側(cè)重點。若是學生的重點有所偏離的話,語文教師應在旁邊進行引導、指正。
(4)在比較閱讀的整個過程中,應根據(jù)個人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尤其要注意仔細研讀材料。研讀有利于分析材料的異同,發(fā)現(xiàn)材料之間的細微差別。在閱讀中的同時,教師應提醒學生應隨手做好必要的筆記,以便對照檢查、分析鑒別。比較閱讀中的筆記形式,可以用表格的形式,也可以用文章的形式,總之,筆記沒有固定的形式,可以靈活運用。
四.比較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相同題材的作品的比較閱讀
不同作家由于思想、觀念等差異,寫出來的作品會在選材、立意、情感等方面有許多的不同。小學語文教師應選擇一些題材相同的作品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增加他們對文章的不同理解。如同樣是表現(xiàn)父愛的題材,在小學五年級上冊中學習的《父愛之舟》中,通過對父親心理活動的描寫讓學生逐漸體會到作為父親平凡而又偉大、深沉的愛意。而美國作者威廉·亨德利克斯的《我的報童夢》中的父親卻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實踐能力。由于兩個國家的傳統(tǒng)、觀念不同,父愛的表達方式也完全不同。
2.不同表現(xiàn)手法作品的比較閱讀
比較閱讀題材相似而表現(xiàn)手法不同的作品,可以體會作者不同的寫作目的,領(lǐng)會表現(xiàn)手法為主題服務的原則。語文教師在教導學生運用比較閱讀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自行舉例出與文章相關(guān)聯(lián)的作品,并積極組織學生們進行討論,促進學生主動性的分析、研究,讓他們更深刻的感受到比較閱讀的作用與意義。在六年級上冊中所學習到的《狼牙山五壯士》以及六年級下冊中所學習的《過零丁洋》中,雖然他們所處的年代不同,但從文章的人物描述中,都能感受到他們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以及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jié),這都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高尚表現(xiàn)。
五.結(jié)束語
在比較閱讀方式的推廣下,學生能更深刻的感受到文章所蘊含的內(nèi)容及意義,同時能側(cè)面的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其他學科題目中所包括的意思。不僅提高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還幫助學生奠定了未來語文的學習基礎(chǔ),促進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白云濤. 淺談比較閱讀在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20, 000(004):337.
[2]張桂英.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比較閱讀的應用論述[J]. 科技風, 2020.
[3]嚴怡秀. 淺析比較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 家長, 2019(14).
[4]黃麗蓉. 淺析比較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 讀與寫(教師), 2019, 000(011):P.1-1.
[5]陳嫚書. 探究分析比較閱讀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信息周刊, 2019, 000(043):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