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榮
摘要:在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要實現有效創(chuàng)新,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重點。小學數學教師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和教育觀,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況,進行深入的探究,并在實踐中采用創(chuàng)新的、高效的教學方法,最終達到既定的目標和要求。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學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改變單一固定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逐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在此基礎上,從自主學習空間的設置、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合作探究活動的組織、課堂評價的優(yōu)化等四個維度,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科學方法和具體策略。
一、設置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
提問是課堂教學過程中非常基礎和關鍵的一環(huán),巧妙的課堂提問可以直接啟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促使學生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究,進而使學生從自主學習中實現能力的提高。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徹底改變以往單邊傳遞的傾向和方式,從數學教材中的重點、難點、要害知識入手,結合學生的思維和認知,精心設計數學問題,把握好正確的教學時機,向學生提出問題,最終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與探究欲望,促使學生主動發(fā)散思維,展開自主學習與探索,深入到知識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中,鍛煉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比如,在講課之后,筆者會先對分數乘法的操作技巧進行講解,讓學生熟悉本節(jié)課的內容,然后,筆者從教材中提煉出一些問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提問之后,筆者把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獨立思考,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待學生自己給出答案時,筆者請學生舉手,此時,筆者會挑選幾個學生回答問題,并展示自己的答案,這樣,就能從學生的回答中了解到他們的問題和不足,在下一課中,筆者會完善學生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通過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優(yōu)化課堂評價
評價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活動和行為的直接反饋,公正、客觀的教學評價能使學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優(yōu)缺點,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小學數學教師應加強對課堂評價環(huán)節(jié)的關注和重視,不再局限于成績評價的單一模式,而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評價的出發(fā)點,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法,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
比如,當教授“二位數乘二位數”的時候,很多時候老師忽略了對學生的評價,而事實上,課堂評價對學生的學習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因此,筆者將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成果來評價學生,或者讓學生自評,比如,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我將觀察學生的學習成績,根據學習成績來評價學生,再比如,我將讓學生自評,根據自己的學習成績來評價自己的學習成績,認識自己的亮點。通過優(yōu)化課堂評價環(huán)節(jié),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三、為自主學習提供空間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必須以促進學生經常性自主學習為前提,因此,必須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空間。但傳統教學理念下,教師往往把學生置于被動地位,使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機會,缺乏自主學習的空間。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徹底打破以往“以師為本”“師道尊嚴”的教學觀念,堅持和落實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全新理念,肯定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適當減少教學過程中講授理論知識的時間,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使學生重新成為學習的主導者,為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而有效的基礎。
比如,在教授“因數和倍數”課時,以往的教學,教師往往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引導學生系統地學習課程內容,學生很少有機會自主學習,這一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因此,筆者打破了傳統的教學觀念,在課程中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例如,在課程開始前,筆者會讓學生提前預習本節(jié)課的內容,熟悉因數與因倍的知識,然后,筆者在講完一個知識點后,會給學生消化的時間,鞏固學生的理解。通過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四、組織合作探究活動
協作探究教學是新課改所強調并倡導的一種創(chuàng)新策略,它旨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與展示,使學生在全面課堂參與中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應從根本上改變以往統一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開展合作探究活動。第一,教師應根據對班級學生具體情況的認識和了解,科學地進行小組分配,確保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并展示自己;第二,教師應突出學生的能動性,鼓勵學生積極開展小組間的交流、討論、互動與交流,在合作學習中實現課堂的全面、深入的參與,進而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舉例來說,在教授“分數加減”時,自主學習不僅僅是讓學生自己去學習,也能讓學生與學生互相配合,共同學習,為此,筆者組織了“合作探究”活動,給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平臺。第一,筆者利用課前準備時間把學生分成若干組,組內成員分工負責,然后筆者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會設置一些探究性任務,讓學生互相討論,完成探究性任務,在此過程中,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體地位,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共同提高學習能力。通過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總之,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深入探究、有效學習的基礎和支撐,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科教學的基本任務和目標,也是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各種策略,如給自主學習空間,設置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組織合作探究活動,優(yōu)化課堂評價環(huán)節(jié)等,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自主學習能力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參考文獻:
[1]秦彥楠.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3):236-237.
[2]張靈濤.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3):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