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成
摘要: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促使學生帶著充分的準備走進課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進行趣味課堂導入,進而促使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并且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初中數學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來幫助學生進行所學數學知識的總結,由此為學生的復習鞏固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具體應用微課的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還需要注意很多地方,本文將圍繞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詳細的介紹。
關鍵詞:微課應用;數學教學;初中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出現了很多信息技術的產物。如果初中數學教師能夠在自己的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的產物,那他們的教學效率就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微課就是初中數學教師經常運用的其中一種信息技術的產物,其不管是在課前、課堂還是課后都能夠有效發(fā)揮作用,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科的學習。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微課,初中數學教師就需要對微課這一信息技術的產物進行深入研究,進而挖掘其與初中數學教學的切合點。在此基礎上,初中數學教師就能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
一、利用微課,提高學生預習效率
預習是學生在課前必須要做到的,但學生的預習效果并不是很好。此時初中數學教師就需要追根究底,找出學生預習效果不佳的原因,進而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學生之所以沒有很好的預習效果,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學生需要抽出自己玩樂的時間來進行預習,因而沒有很充足的預習動力;二是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毫無目標,總是盲目地進行預習?;诖?,初中數學教師就需要對微課進行有效的利用,生動的微課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及為學生明確預習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解直角三角形的應用》這一節(jié)內容的教學中,筆者需要先讓學生進行正弦、余弦和正切定理的復習,然后讓學生去尋找生活中能夠運用到相關定理的生活案例,進而在此基礎上解直角三角形。但如果學生在課前沒有經過預習,那筆者向學生提出“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分別是什么?”這一問題時,學生就會遲遲給不出答案,也因此影響了筆者的教學進度。因而在課堂教學之前,筆者就會為學生組織預習活動,并且利用微課為學生進行了預習任務的布置。筆者會將預習任務以問題的形式由易到難地呈現給學生,學生需要在回答一個問題之后才能進行下一個問題的觀看。這樣一來,學生預習的過程就相當于玩過關游戲的過程,學生的預習態(tài)度很積極,預習效率也會有所提高。
二、利用微課,進行趣味課堂導入
初中數學教師需要選擇充滿趣味的課堂導入形式,這樣學生就能夠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因為他們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教學內容上去。微課的利用就能做到這一點,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在微課中蘊含生動的圖片、視頻,進而刺激學生的感官。除此之外,初中數學教師還需要在微課中蘊含學生即將要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而讓學生產生濃厚的探究欲望。在利用微課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初中數學教師還需要注意導入的時間,導入時間不宜過短,也不宜過長。
例如:在進行《反比例函數的圖像與性質》這一節(jié)內容的教學中,筆者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對反比例函數的定義進行復習,進而在此基礎上激發(fā)學生對反比例函數圖像和性質的探索。因而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筆者就利用多媒體向學生進行了微課的呈現。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學生首先會看到很多函數,他們需要結合反比例函數的定義來找到反比例函數。當學生成功做到這一點的時候,微課才會繼續(xù)播放下去,接下來呈現給學生的就是各種函數的圖像,學生也需要進行反比例函數圖像的尋找。此時筆者就會讓學生以舉手的方式進行搶答,并且對答對的學生進行獎勵。此時學生就會積極地去尋找反比例函數的圖像,進而對相關知識產生了探究的興趣。
三、利用微課,幫助學生總結知識
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有著抽象復雜的特點,學生理解記憶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混亂,也因此在運用所學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就有很大的可能性出錯?;诖耍踔袛祵W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總結。微課在此環(huán)節(jié)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可以在腦海中建立起數學知識的系統(tǒng)網絡。當他們對某一部分數學知識有所遺忘的時候,就可以對微課進行反復地觀看。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結合自己的接受能力調整微課的播放速度,并且對其實施暫停操作。
例如:在進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這一節(jié)內容的教學中,學生能夠學到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定理,筆者會將所有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定理總結到微課中,并且總結與之相關的習題,促使學生建立起以“三角形相似”為中心的數學知識網絡體系。除此之外,筆者還會利用微課向學生呈現三角形相似定理的證明過程。學生如果在復習的過程中對某一條判定定理存在困惑的時候,他們就可以進行微課的觀看。有的學生理解能力比較差,他們就可以放慢微課的播放速度,進而在觀看的過程中進行思考,由此該判定定理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
總而言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之所以無法讓初中數學教師有著很好的教學效果,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無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微課就能夠消除這一弊端,促使學生占據學習的主動地位,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初中數學教師有效利用微課的基礎上的。因而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對微課展開深入研究,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微課來幫助學生收獲數學知識和培養(yǎng)數學能力,促使學生有著全面的發(fā)展。這樣的話,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效果就會很顯著。
參考文獻:
[1]李玉琢.“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祖國,2017(23):225.
[2]阮征.淺談數學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7,35(06):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