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芳軍
【摘要】四有好老師: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
【關鍵詞】尊敬;修身正己;立德樹人;為人師表
師者,傳道授業(yè)也。歷代以來得到世人的尊敬和愛戴。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通訊設備的不斷完善,在現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今天,卻不時傳聞某某老師被家長告狀了,某某老師與學生發(fā)生了矛盾,老師是“臭老九”,清貧而地位低下,“寧可當個賣蛋郎,也不做個教書娘”。當聽到這些不和諧,甚至讓人痛心的聲音時,我不禁沉思,怎樣做一個受人尊敬的老師呢?怎樣讓自己的付出得到家長和學生的認可呢?我想答案不正是“修身正己,立德樹人”嗎?那么,我們怎么才能做到“修身正己,立德樹人”呢?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淺談幾點看法。
一、確立思想,以身作則,行為示范
首先,我們爭取做一個四有好老師,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做一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為了培養(yǎng)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新時代好少年,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甘為人梯,清貧一生,忠誠于中國共產黨的教育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和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做學生和家長的榜樣。在課堂上要求學生不遲到,在沒有十分特殊的工作事情,自己在每堂課提前2分鐘到教室門口等候;要求學生書寫工整、美觀,自己在教學板書時就應做到楷書板書,美觀展示知識的魅力;要求學生集隊做到“快、靜、齊”,自己在集隊時亦能做到,不要與其他老師談天說地,謹記有無數雙求知的目光在注視著你,他們在效仿我們的一言一行。在公共場合和與人交際時,控制自己情緒,能謙遜禮讓、虛懷若谷、云淡風輕、彬彬有禮地與他人談話和做事。公共汽車上給老人、孕婦讓座,輕聲文明與人交談,群眾們常常關注著我們知識分子的表現,關注身為人師的我們的一言一行如有涵養(yǎng)必將效仿,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明辨是非曲直,他們的素養(yǎng)和習慣需要我們,我們務必時時處處,友好、和諧與人相處,做到為人師表,堪為世人典范。
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增強扎實學識
利用工作之余和節(jié)假日,閱讀專業(yè)知識讀物和名著書籍,大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和增強扎實學識。只有課堂講得精彩了學生才會喜歡你的課堂,才會專心聽你的課,只有喜歡你了才會信服你,才能達到不令而行。在社會上,尤其在農村,紅白喜事鄉(xiāng)親們總愛請作為教師的去跟他們寫對聯和鄉(xiāng)事應酬,這是老師接近群眾,并在群眾中營造威信的最好時機,如果自己寫得一手好毛筆字和擁有扎實的學識,一定倍受家長和學生及其他群眾的敬佩。長期利用自己的學識和特長幫助群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會贏得世人的尊敬和愛戴,這就會給自己和老師群體加分。
三、有仁愛之心,愛生如子的情懷
具有遠大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扎實的學識后我們還需有一顆仁愛之心和愛生如子的情懷。每個老師都懷揣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都是十分百分地關心和關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但我們要有母親般的慈愛,又要有父親般的嚴愛,我們對學生的愛要張弛有度,有時如絲絲春雨,潤物無聲,讓他們用心去體悟,有時如大山一般偉岸,嚴肅,讓他們知道規(guī)矩不可違。不管是何種形式的愛,都要讓學生深深懂得老師的愛是無私的是公平的,這就需要老師為了學生健康、茁壯成長所必需的仁愛和關愛。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老師一個鼓勵的眼神,能讓學生感到如獲洪荒之力,增強他的信心,迎難而解;在學生傷心時,老師一句安慰的話,能讓學生如在天寒地凍的冬天感受到陽光般的溫暖,釋懷心中的煩惱;在學生思想開小差時,老師的一聲提名,能讓學生漫無天際的思緒如聞及時的警鐘,集中精力專心聽講;在學生生活上遇到困難時,老師的一次慷慨解囊會讓學生記得你雪中送炭的好,也許是一輩子難以抹去的記憶?!耙蝗諡閹煟K身為父?!边@是千百年來,老百姓掛在嘴邊的話,藏在心里的話,只要我們如父母般疼愛他們,相信孩子們會一輩子記得我們的好。
四、注重與家長溝通交流的方式
相信我們每個老師對自己的學生都會如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都傾注著無私的愛,無限的愛,但有時會被家長和學生誤解,主要是溝通交流的方式不當。很多時候老師由于要求學生更優(yōu)秀,所以要求學生較嚴格,在交流時過于直接,往往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事情本身是老師對學生的一片好心,一份關愛,但卻引發(fā)了師生間的矛盾。如果我們從學生切身利益出發(fā),以長輩誠意指出問題所在,以朋友勸告的方式和學生交流,學生就會欣然接受,并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老師,多年后,依然不忘這位老師,并與之成為摯友。當學生沒有完成作業(yè)或在學校做錯事,我們向家長反映情況時,有時會有指責語氣和家長溝通交流,會引起家長的反感甚至不滿,從而引發(fā)家長和老師的矛盾,如果我們變轉一下方式,從一起合作教育孩子,一起讓孩子變得更優(yōu)秀,在說話時的語氣輕柔些,稱呼上改為“我們的某某孩子”,家長就會感到老師愛生如子的情懷,在教育孩子上就會消除了抵觸情緒并想方設法找出原因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措施。家長也會在經過一起教育學生的事件中與老師建立起并肩作戰(zhàn)的朋友關系,而更加尊敬和愛戴這位自己孩子的老師。友好、真誠的交流是建立老師和家長深厚友誼的橋梁。
總之,身為人師的我們常懷“修身正己,立德樹人”的思想意識,并踐行之,教師的社會地位會大幅度提升,教師這個群體會得到世人的贊賞和成為世人言行效仿的典范,相信我們也能像蔡元培、陶行知、孔子等教育家那樣受人尊敬和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