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欣
摘要:現階段,我國正在積極推進教育體制改革,意在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促進全面發(fā)展。音樂是中小學教育中的重要學科,作為一門藝術類學科,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藝術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小學生對音樂課有濃厚的興趣,但往往由于農村音樂課的教學存在課堂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的情況,影響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音樂學習的效果,因此,這就需要農村教師在教學中積極進行游戲措施的探索和引入,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實現音樂高質高效學習。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問題;對策
引言
在素質教育發(fā)展背景下,做好對農村學生的音樂啟蒙已成為農村中小學音樂學科的主要教育目標。
1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問題
首先,許多教師將音樂理論知識和音樂技巧的教授給予過多的重視,從而忽略了學生與音樂的情感共鳴,重結果而輕過程,一味地灌輸音樂理論與技巧知識,因此偏離了課標要求。這樣學生可能掌握了音樂理論知識和音樂技巧,但這只是針對單個歌曲的演唱技巧,比較片面。在農村中小學階段,比起理論與技巧的習得,學生更需要感知、鑒賞音樂,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感。其次,學校層面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也不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學校過度重視學生的文化課成績,片面追求升學率,沒有將音樂教學建設納入學校常規(guī)工作,導致原本排課量并不大的音樂課還出現被占課的現象,教師無法投入全部的熱情進行教學,只是簡單講述課程內容,播放相關音樂,忽視了學生的參與感以及興趣的培養(yǎng)。甚至一個課件循環(huán)使用好幾年,音樂老套,不符合時代,導致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學習熱情也越來越低,缺少積極性。
2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問題及對策
2.1立足道德標準的中小學音樂教育
一方面而言,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在具體的教育過程當中既要融入音樂要素知識,也需要注重聽覺等元素在音樂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的影響使品德不再單純圍繞倫理道德展開,也涉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甚至是民族層面的理解和尊重。僅僅通過音樂要素等知識技能的學習和審美體驗,無法真正讓學生提高品德修養(yǎng)。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理解的內容是音樂教育內涵,并不只用音樂來界定,而要從情感表達和溝通的角度,重視社會規(guī)范的引導功能,重視社會制度在文化層面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才能具備文化傳承的客觀特點。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應該立足于現有的道德標準,在充分突出品德育人內涵的前提下,改善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指導思想。
2.2組織學生音樂表演,加深學生內容理解
隨著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和發(fā)展,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應從音樂文化開始,尋求音樂與人、與社會、與民俗、與自然的聯系,并更多地發(fā)揮音樂藝術的教育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念、鑒賞能力等。在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造基于游戲的教學模式來指導學生開展音樂實踐活動,并通過組織學生進行音樂表演來幫助學生獲得音樂教學的直接經驗,從而使學生可以進一步體驗、感受音樂表演。了解和欣賞音樂,讓學生在執(zhí)行各種音樂任務時實現個性化的詮釋,將教學理念真正應用于學生發(fā)展,并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音樂學習平臺。
2.3在中小學音樂教育時使用情景化教學
在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中,使用情景化教學可以將曲目的場景再現,讓學生扮演曲目的角色或者操作相應的音樂器材,以便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更好地激發(fā)學生拓展思維以提高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如在教學《讓我們蕩起雙槳》時可以讓學生扮演曲目中的主角,把書桌裝扮成船,把掃把當成槳,其他沒有角色的同學可以拿起不同的樂器如三角鐵、沙球甚至還可以鼓勵學生自制小型的打擊樂器一起跟隨樂曲進行伴奏,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也提升了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
2.4豐富化教學環(huán)節(jié)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有意注意時間一般為15分鐘至20分鐘,因此教師在設定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應每十幾分鐘就爭取改變當前的教學活動,這是元認知學習策略中調控教學的方式,尤其在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時不要過多地超時。不少教師因為想要讓課程更加多元化,時常在教學中對于時間控制不好,或者活動過于頻繁、時間太緊而導致學生無所適從,或者單個活動時間太長甚至拖課導致學生的熱情逐漸被磨滅,失去信心和興致。所以需要豐富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課程中教師用藝術性的教學方法,將藝術元素用作調動孩子感知的手段,例如,繪畫久后學生視覺注意力出現疲勞時,可調換成調動孩子的聽覺的活動或肢體活動,在綜合元素不斷交替下打通學生的通感,使得學生整節(jié)課保持興奮的狀態(tài),更好地學習知識。
結語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要在音樂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引領下,在課堂上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基于兒童立場勇于實踐,潛心探索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地新路徑,讓“核心素養(yǎng)”在我們的音樂課堂上“落地生根”。
參考文獻
[1]潘藝丹.讓體態(tài)律動滲透音樂課堂:中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體態(tài)律動的具體方法分析[J].國際教育論壇,2020,2(6):88.
[2]張忠銀.中小學音樂讓立德樹人和“五育”并舉落地,落細,落實[J].科學咨詢,2020(5):71.
[3]朱晗,王志軍.淺談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黃河之聲,2019(3):90-91.
[4]吳婷.探討音樂游戲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長江叢刊,2020,(36):17-18.
[5]萬亞.淺談音樂游戲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論壇,2020,(3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