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有福
【摘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體目標就是引導學生在實踐學習中獲得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lián)系的整體認識。傳統(tǒng)呆板的課堂教學顯然滿足不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圍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提出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閱讀習慣;策略方法
西漢揚雄認為:“學者,所以修性也。視、聽、言、貌、思,性所有也。學則正,否則邪。”培根在《論讀書》中論述:“讀史可以使人明智,讀詩讓人聰慧,演算促使精密,哲理能讓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yǎng),邏輯修辭則使人善辯?!庇纱丝梢姡麄兙J為閱讀和學習可以使人有所改變。談到閱讀,我們又應該怎樣去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呢?又怎樣圍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去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呢?在討論方法之前,我們有必要深刻了解什么是閱讀?什么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我們又為什么要去閱讀以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執(zhí)行意義所在。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及學生閱讀的定義
綜合實踐性的活動課程,其實是一種特殊的課程形態(tài),就是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一種綜合性活動課程,是根據(jù)學生的經驗與經歷,和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相聯(lián)系,體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它主要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等領域,并滲透信息技術教育。
而談到“閱讀”,我們的第一想法就是“讀書”。從古至今,“讀書”對于中華民族有著一種獨特的吸引力,更有著無上的地位。中國閱讀學研究會會長曾祥芹教授對閱讀的理解是這樣的:“閱讀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緣文會友的交往行為,是書畫文化的精神消費,是人類素質的生產過程?!焙唵蔚乃木湓?,系統(tǒng)地闡述了其對閱讀的理解,“閱讀是我們抒發(fā)情感、表達思想的一項技能,是我們日常交流、言語談吐離不開的一種行為,是我們陶冶身心、培養(yǎng)文化底蘊的一種消費,更是我們的素質得以提升的一個階段過程?!?/p>
二、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以及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蔽覀兊慕涷炛赋?,閱讀過程很大程度上類似于在一張白紙上面通過不斷描畫進而使其得到“滿足”。通過這種“填充”,我們才能不斷收獲、不斷進步。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有效加強學生對自然與社會的了解,使學生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通過新的學習方式,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情感和態(tài)度等得到提高,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提高他們利用信息的能力及創(chuàng)造精神。
兩者相結合,圍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探討的過程中發(fā)掘對閱讀興趣,增強對閱讀的向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讓我們有更多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極大程度上避免了學生因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枯燥性而討厭閱讀的現(xiàn)象的發(fā)生。
(一)優(yōu)化閱讀環(huán)境
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會直接影響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我們應該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讓學生擁有一個進行課外自主閱讀的時間和空間。
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是學校,學校的閱讀環(huán)境在很大的程度上會直接影響著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這就要求學校要不斷完善學校圖書室的建設和管理,要保障書源的流通和定期補充。同時,要利用好班級的圖書角,以及學生手中的書源建立起班級之間的圖書漂流,通過班級之間的圖書漂流活動,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閱讀資源。另外,學校、班級可定期舉辦讀書展示活動,對有一定的閱讀數(shù)量、有獨特閱讀心得的學生給予表揚和獎勵。如,開展“閱讀之星”評選活動,通過學生的閱讀量與交流讀書心得,學校給予表揚和獎勵。并建立“閱讀之星”檔案,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
“書香伴我行”則通過手抄報、墻報比賽的形式,通過班際、校際展示評比,讓學生的閱讀作品得到展示,鼓勵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數(shù)是在家庭進行并完成的。家庭的閱讀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閱讀質量影響至關重要。良好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離不開家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理解和支持,這是學生課外閱讀有效進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家長可以設立讀書屋讓孩子安靜閱讀,并給予大力支持和正確的引導,與學生一起制訂閱讀計劃,當好引領者、示范者,共享閱讀的快樂和幸福,讓學生享受閱讀、浸潤書香。當然,家長也可以用積分制激勵學生堅持每天的閱讀習慣。學校可通過評比“書香家庭”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親子共讀,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綜合實踐活動講究學生是教育和自我發(fā)展的主體,對學生的個人和社會生活需要較為重視。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有助于增長學生個人素養(yǎng)。
(二)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
喜愛新鮮事物,自控能力差是小學生的一大特征。小學生在選擇課外讀物中,面對身邊各種各樣的書,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不知讀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讀,常常會出現(xiàn)選擇偏向思想性不強的卡通或漫畫類圖書,而這樣的選擇對于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是難以起到積極作用。再者,當前課外讀物好壞參差不齊。對于這些問題,引導小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尤其重要,教師就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個性特點來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深淺適度的讀物。同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科內容向學生推薦相關的課外讀物,比如,學習了一組關于我國歷史文化的課文后,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上下五千年》等。
綜合實踐活動不局限于日常課本的學習,鼓勵學生從實踐中提出疑問,圍繞人與其他組織,能自覺挖掘深入探索、體驗社會,不斷實踐等,形成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整體認識,發(fā)展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于學生能力的精煉有著極大的幫助。
(三)傳承課外閱讀文化
縱觀人類千百年來的發(fā)展歷程,人類在不斷尋索著儲存記憶的方法,無論是結繩記事,還是現(xiàn)如今的文字,其歸根還是貯存人類記憶的方式,是貯存人類智慧的寶庫。同時,正如我們必須通過閱讀學習才能繼承和了解發(fā)揚前輩的知識般,下一代的人必須讀書,才能繼承和發(fā)揚前人的智慧。人類之所以能夠進步,永遠不斷向前邁進,正是靠著閱讀書寫的本領。通過閱讀的積累,我們可以掌握更多的修飾文本的技能,能讓我們學會如何精煉語句,通過淺顯的語言來表達深奧的道理。
三、圍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養(yǎng)閱讀習慣
在現(xiàn)代社會,閱讀已經成為人們成才不可或缺的一個習慣,面對難以計數(shù)的書籍,圍繞實踐活動課程如何趣味閱讀,如何深層次閱讀,擺脫枯燥模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閱讀,顯得特別重要。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聯(lián)系社會,親身體驗,發(fā)展自己,用探究的眼光進行學習。讓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不僅局限于教師的傳授,同時,通過這種形式的學習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針對如何培養(yǎng)閱讀習慣,筆者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幾個特性方面列舉描述。
(一)綜合性:利用智慧教育閱讀平臺
在數(shù)字媒體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我們可以通過智慧教育閱讀平臺展開閱讀教學,這樣就不局限于傳統(tǒng)意義教學,帶領學生通過智慧教育閱讀平臺自主進行閱讀,例如,帶領學生通過影片了解圖書。其中,以兒童經典作品《西游記》,古典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上下五千年》,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么》《愛因斯坦》《李四光》等為例,或許大量的文字讓學生難以接受,難于主動去閱讀,但通過影片體驗,讓其理解書目大意,了解劇情走向,循序漸進鼓勵學生通過紙質書籍的閱讀進一步了解劇情的魅力。我們也要及時正確引導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能夠對他人書籍的創(chuàng)作歷程產生積極的好奇心理,進而達到引導閱讀的目的,通過一次次的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二)開放性:開展課外拓展
我們可以通過組織一些實踐活動,類似于帶領學生前往野外,在自然中閱讀,感受自然魅力,閱讀關于自然的書籍,興趣調動情緒,興奮引起共鳴,進而培養(yǎng)習慣,養(yǎng)成積極興趣。另外,通過參觀博物館,近距離感受歷史與文化的碰撞,感受每一件物品背后的所專屬的故事,能讓學生深切了解其意義,進而引導學生想要進一步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想要通過閱讀了解更多的心理,一步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達到循序漸進的目的。拋開固定思維模式的禁錮,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特殊的實踐活動來有效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例如,我們可以通過鼓勵學生自己制作書籍,可以圖文搭配,做出屬于自己的書籍,讓學生在制作書籍的過程中,明白每本書籍所蘊含著的獨特情感與魅力。在綜合實踐課程開展讀書的分享會,讓學生分享高效的讀書方法,引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三)自主性:發(fā)揮榜樣力量
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生仰慕的英雄、名人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講述一些其偶像習慣讀書的故事,做到正面引導,積極調動情緒。通過榜樣的力量引起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向偶像看齊。同時,我們也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名人事跡,引導學生對一些具有文化底蘊的名人產生興趣,進而向學生推薦針對性的書籍和文章,讓學生在一次次閱讀名人相關事跡書籍的過程中,培養(yǎng)閱讀的習慣。
(四)生成性:創(chuàng)新體驗閱讀
一個家庭里面如果較多人都喜歡閱讀,學生也喜歡閱讀。同樣地,如果一個教師日常喜歡閱讀,那么她的學生自然會受到這種影響,也愛上閱讀。閱讀的培養(yǎng)和行動可以說是一種集體帶動行為,是一種積極從眾的表現(xiàn)。我們要積極展開不一樣的閱讀活動,盡力營造較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有較好的閱讀體驗。此外,積極組織朗誦比賽、故事會、讀書手抄報、制作書簽、制作書籍簡介、不定期舉行課外閱讀檢查評比,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讓課外閱讀逐漸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當然,這類活動一定要設立一些獎項,在全校或班級進行表彰,讓學生帶著成果回家。物資的獎勵加長輩的贊揚和肯定,會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會極大激發(fā)學生閱讀動機,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閱讀,培養(yǎng)閱讀習慣。
四、結語
對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而言,課外閱讀對于學生來說就更為重要。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興趣,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圍繞實踐活動課程的展開,采取多項措施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參考文獻:
[1]陳志宏.閱讀:改變人生的軌跡[M].延邊大學出版社,2012.
[2]鮑曉倩.閱讀改變人生[J].學語文文叢, 2004(1):2.
[3]高柏.閱讀是什么[J].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08(4).
[4]徐丹.培養(yǎng)閱讀習慣 享受濃濃墨香——淺談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J].小學教學研究, 2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