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峰
摘要:課堂提問是數(shù)學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具有衡量學生學習效果,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具有現(xiàn)實意義。在小學數(shù)學課程改革中,其課堂提問活動存在一些缺口,成為了教學改革中的重點內容?;诖?,本文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展開了全面的分析,針對有效性提問方法的設立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探索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數(shù)學具有鍛煉學生思維的作用,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學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情境當中,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數(shù)學素顏。課堂提問是一種良好的互動模式,在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交流溝通的基礎上,可有效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在接下來的教學中,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育服務。
1.現(xiàn)階段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
1.1提問方式和內容單一
課堂提問主要針對的是學生主體,但是在以往的提問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主導性較強,似乎提問和講解才是重點,而學生回答的過程更像是附加項目。一般情況,教師會按照課文上原有的問題進行提問,缺乏創(chuàng)新性和延伸性,在提問方式方面,通常就是“教師問,學生答”,沒有設置學生自主提問環(huán)節(jié),無法鍛煉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1.2提問對象過于局限
一個班級中的學生數(shù)量較多,而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常常會抽選一名學生回答問題,這就會使得很多學生失去回答問題、表達自我的機會。另外,還有一些教師為了節(jié)省提問時間,會選擇優(yōu)生回答問題,導致學困生難以受到關注,逐漸喪失自信心。
2.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
2.1結合學生喜好進行課堂提問
小學生受興趣因素影響較大,尤其在學習過程中,如果課堂活動無法滿足學生的習喜好,那么學生就會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教師在設計提問內容和方式時,應遵循趣味性原則,以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例如,在講解《位置與方向》一課時,教師可以以“烏龜在小兔子的什么方向”為題,再以游戲的形式開展“龜兔賽跑”的比賽,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出小兔子與烏龜之間的方位以及距離,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意思以及知識內容,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2.2把握提問的時機
教師在進行提問時,應找準時機,以便更好的將學生帶入問題情境當中。首先,在學生遇到思考障礙時進行提問。數(shù)學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特點,學生理解起來有一些障礙,教師在這個時候進行提問,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突破學生的思維定式,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去探索和思考。例如,教師在講授“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內容時,先讓小學生將平行四邊形的卡片剪接成一個長方形的圖案,然后讓學生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下手,思考不出結果。這時教師可以提出下列幾個問題:(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轉化后的長方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2)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原來平行四邊形的什么?(3)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原來平行四邊形的什么?學生通過思考這些問題,繼而茅塞頓開,順利得出正確的答案。學生思考問題不全面,很容易得到滿足感而不繼續(xù)深入思考,這時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出問題,用問題來指引學生進一步思考。
2.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見到很多小學數(shù)學知識元素,如人民幣、加減法、位置與方向等等。由此可見,學習數(shù)學知識不僅能夠鍛煉學生思維,還能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因此教師應在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適當?shù)厝谌肷罨兀訌娭R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提升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例如,在《時、分、秒》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常見的時間問題,如煮一頓飯的時間、做家務的時間、起床的時間等,教師可以以“每天的睡眠時間是多少”“從家里到學生要用多長時間”等為題目展開課堂提問互動,有效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動性和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
2.4做好提問的理答環(huán)節(jié)
在課堂提問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促進學生積極動用腦筋。這個過程中,教師應把時間交給學生,靜靜等待學生思考的結果,而對這個時間的把握需要教師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理解能力來決定,如果不預留時間而直接讓學生回答問題,數(shù)學基礎一般的學生回答不出來,不僅打擊這部分學生的自信力,同時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把創(chuàng)新和探究扼殺在搖籃里。其次,適時評價。學生在問答問題之后,非常想得到教師的評價,所以不管學生回答正確與否,教師都要及時給予反饋,這不僅是禮貌的表現(xiàn),也是對學生最起碼的尊重。如果學生回答不出來,而教師不置可否,將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有經驗的教師會面帶微笑,用積極的語言鼓勵學生,如“再想一想”“別緊張,只差一點點”等,對回答正確的學生也要及時鼓勵,如“回答得非常好”“你的想法很有獨特的見解”等。教師不僅要注意說話的方式,還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動作,即做到有效地評價,這在學生后續(xù)的學習中將產生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提問活動時,不能單純地按照課本上的內容直接向學生進行提問,而是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了解小學生的興趣,建立趣味性、多元化課堂提問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自覺的完成提問任務,發(fā)揮課堂提問激發(fā)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的優(yōu)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悄悄.優(yōu)化自主提問,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效率.[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6.05:102、104.
[2]孫傳淑.小學數(shù)學高段課堂提問優(yōu)化對策分析.[J]基礎教育論壇(中旬刊).2019年第5期:32-33.
[3]沈銘.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優(yōu)化策略.[J]名師在線.2018年第25期: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