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潤峰
摘要:近年來,小組協(xié)作教學模式在我國的廣泛運用,其開放性、靈活性、互動性等特點,促進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在中學德育和法制課堂中運用團隊合作教學是一種必然趨勢。
關鍵詞:初中教學;小組合作;道德與法治;應用分析
引言
小組合作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是由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小組學習,通過提問強化指導,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在“德育”和“法制”的課堂教學中,實行“因公”模式,既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又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又能使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性,從而提高對知識的掌握。
1論小組合作學習的內(nèi)涵
隨著對小組協(xié)作學習的深入研究,它已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大家互相幫助,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集體學習需要有能力把一部分人團結(jié)起來,在日常的學習中,以小組為基礎進行合作和探索,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小組合作。小組合作,更注重的是個體的責任,小組之間的分工更加的清晰,每個人都要肩負起相應的責任,而小組的成功與否,也要看每個人的表現(xiàn)。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斗,形成信任和合作的關系,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小組合作。同時,老師也要定期對合作學習小組進行評價,對小組內(nèi)的問題進行反思,并及時的進行糾正,這樣才能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
2探討關于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應用分析
2.1完善教學準備工作,編制教學目標及小組合作學習方法
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之中,教師和學生必須做出更加充分的教學準備,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對策,這也是確保小組合作學習能夠順利開展的關鍵所在。教師要牢牢抓住《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將其作為教學目標指定的依據(jù),教師要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深入的挖掘,對學科教材之中的內(nèi)容和觀點進行細致的思考,并考慮到教材前后內(nèi)容的連貫性,構(gòu)建相應的知識體系,引導學習小組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全面的分析。同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身心發(fā)展特點,制訂更加科學的教學目標。思想品德課程本身就是以初中學生學習生活為基礎的課程體系,而素質(zhì)教育工作的開展也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核心,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調(diào)查,并將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學內(nèi)容有機融合,使其成為科學劃分學習小組的依據(jù)。
例如,在學到《我們守特殊保護》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從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以及司法保護四個方面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搜集,并要求小組長能夠積極營造小組探討的氛圍,確保小組成員能夠?qū)W習活動延伸到課外,并在課前就組織對應的交流和探討活動,使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學習之中做好預習工作,接觸更多的法律知識,同時這也將為課堂效率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使學生能夠結(jié)合生活舉例論證相關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交流能力,為學生的學習準備提供更加明確的指引。
2.2建立合作探究環(huán)境,凸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之下,教師往往會以單向講解的方式要求學生記憶知識,而在小組合作學習之中,更強調(diào)了教師、學生以及小組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交流和互動能夠使學生的諸多能力得到全面發(fā)展,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而如果只是以一味傳授的方式開展互動,學生往往無法形成長期的記憶,這也就要求了教師能夠合理安排課堂互動主題,并盡可能要求學生在與其他學生的互動之中獲取知識,為學生構(gòu)建更加自由寬松的合作探究環(huán)境。
在這個過程之中,教師要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之上,使其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在這個過程之中應該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對學生的交流探討過程進行適當?shù)目偨Y(jié),并對每一個小組的交流探討情況進行宏觀的控制,明確不同小組之中存在的問題,對于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教師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與這些學生探討相關知識,從而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充分樹立,提升小組合作的效率。
例如,在學到《生活在民主國家》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將民主的起源、中國近代民主的探索歷程,將中國共產(chǎn)黨建立民主政權(quán)的探索之路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并要求學習小組以各個時期民主的含義和特征為核心,在小組之中討論不同時期民主定義的差異,分析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過程有哪些特點。在小組討論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課外資料的引入和教材知識的探究獲取論據(jù),同時也要對不同學習小組的探討過程進行全面的分析,對于討論出現(xiàn)偏差的小組要及時的加以糾正,從而使學習小組能夠更好地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和互動。教師要引入更多的案例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我國民主社會構(gòu)建的進程和特點,讓學生針對這些案例進行探討和分析,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學習之中更好地掌握教學的重點與要點。
2.3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團隊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情緒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小組合作探索完成后,老師要有一個集體展示的機會,讓同學們有更多的時間來參加學習,以達到充分的參與和協(xié)作的目的。老師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同學們在課堂上進行自我介紹,同時也要鼓勵同學們進行集體演講。在教學管理的同時,還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采取更為恰當?shù)男〗M展示策略。在完成了小組演示活動后,老師還要對學生進行深刻的反思,以實現(xiàn)對學生情緒、價值觀的培養(yǎng)。
例如,以《生命和健康權(quán)利》這一課的講解為例,教師可以引入史學天才林嘉文的案例,并要求學生進行小組探討,在學生探討結(jié)束之后給學生團隊展示的機會。有的學習小組提出,林嘉文這種做法是對生命不負責的行為;也有些學習小組認為,上天賦予了林嘉文特殊的才能,然而他周邊的環(huán)境卻對他提出了質(zhì)疑,導致其較為孤獨,他也是迫于無奈才選擇了這種方式;也有些學生認為林嘉文對于其他人的要求太嚴苛,父母也不愿意諒解他,這也是導致林嘉文走上不歸路的根本原因。而教師則應該對學生的團隊展示進行綜合評價,要讓學生對自己的想法有著更加清晰合理的認知。教師不應該對以上觀點做出否定,而是要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想想自己在生活之中遇到林嘉文的情況,或者自己就是林嘉文應該怎樣去做,從而達到升華課堂主旨,以及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學效率的預期目的。
3結(jié)束語
綜上述,在科學技術(shù)發(fā)展的今天,社會越來越需要加強人才的協(xié)作意識。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中心,教師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不斷地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式。這就要求教師充分運用小組合作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促進其個體發(fā)展,促進其人文素質(zhì)和團隊精神的形成。
參考文獻
[1]李燕榮.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能力研究[J].才智,2020,(13):21.
[2]賈曉征.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03):62.
[3]黃榕城.例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2020,(02):43.
[4]楊麗. 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A]. 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三)[C].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專業(yè)委員會,2019: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