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連
摘 要:漢字由一個個抽象的筆畫組成,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識字既是一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也是一年級語文學習的難點,教師若不能進行有效指導,容易導致學生對識字失去信心和興趣。教師能利用新教材的優(yōu)勢,利用漢字本身的特點,結合生活,在課堂上多組織有趣的識字游戲,盡可能地挖掘學生的最大潛能,讓識字變得輕松、愉悅,提高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
關鍵詞:識字興趣;圖畫游戲;學以致用;識字教學
識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因而識字教學在小學一年級顯得尤為重要。新課標提出,“教科書遵循‘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科學安排識字、寫字的順序”。然而,對于剛步入小學的一年級小學生來說,快速而準確地記住生字的字形,是他們學習的難點。盡管很多學生在課堂上記住了,但回到家就忘了;也有的第一天明明記得很熟,到了第二天卻忘了。所以,一年級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輕松快速地記住生字,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筆者談談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結合圖畫,巧記象形字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科中的很多生字是象形字,如“雨、天、田、大、禾”等。教師可以結合相關簡筆畫,幫助學生快速而準確地記住字形,如筆者教學“雨”字時,在課件中出示了一組“雨”字的甲骨文圖片,接著讓學生細心觀察,并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剛開始學生說不出來,不久就有細心的學生說:“老師,我覺得圖上畫的應該是雨,因為那些小點就像平常我們看到的雨水?!边@樣一說,大家一致贊同。在觀察的基礎上,筆者再出示“雨”字,讓他們在觀察字形的基礎上小結:“上邊的一橫是天,下邊的四點是雨水?!边@樣,學生對“雨”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在教學“眉”字時,筆者在黑板上畫了一幅簡筆畫:一只眼睛上有一道長長的眉毛。筆者先讓學生說出圖上畫的是什么,學生一看就說出是一只眼睛和一道眉毛。接著,筆者再問學生:“之前我們學過用什么字來表示眼睛?”學生回答:“目?!庇谑牵P者再出示了“眉”字,讓學生猜猜這是什么字,當學生猜不出來時,筆者再提示他們:“你們看,這‘目’就是我們的眼睛?!比缓笾钢线叺牟考査麄儯骸斑@像剛才那幅畫中的什么?”學生一下子就回答出來像眉毛。于是,筆者趁機告訴他們,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生字“眉”。這樣,學生也很快就對“眉”字留下深刻的印象。
雖然讓學生先看圖再接觸生字比直接出示生字和音節(jié)要費時,但是,多花一點看圖時間就可以讓學生形象直觀地記住生字。一年級的語文教科書還有很多這樣的象形字,如“豆、大、果、禾、夫”等等,教師都可以嘗試利用圖畫讓學生巧記字形,這既降低學生識字的難度,符合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又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二、巧用識字游戲,寓學于樂
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荒昙壍男W生活潑好動,好勝心強,如果在識字課堂上能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讓學生邊玩邊學,這樣,學生學起來也會興趣盎然,學習效率自然也就更高了。
(一)編字謎巧記字形
學生都特別喜歡猜字謎,在識字課上,筆者總喜歡相機編一些字謎讓他們來猜,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加一不是二——王”“半個人——伴”“多一半——夕”等等。此外,筆者還會讓學生嘗試在當節(jié)課所學的生字中選一些字來出謎面,讓學生猜。這樣,一節(jié)識字課中充滿了歡聲笑語,再加上教師的及時表揚與鼓勵,學生在游戲中增強了自信,對識字課也更有興趣了。
(二)字形聯想巧編故事
在教學中,筆者充分鼓勵學生根據字形大膽聯想,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巧編成一個個形象有趣的故事,從而把字形牢牢地記在心里。如在學“掰”時,一個學生說道:“一只小猴子下山,看到一個又大又紅的桃子,它特別想吃,但是它又不喜歡吃里面的核,于是就用兩只手使勁把桃子分成了兩半,把桃核給弄了出來。”在學“悶”時,一個學生也編出了一個特別有趣的故事:“今天小明很不開心,因為小朋友們都出去玩了,只有他一個人被關在家里,出不了門,連他的心也關在了門里邊。唉,他多想出去和朋友們玩??!”以編故事的方式記生字,不僅能形象地記住生字,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大膽想象的習慣和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一舉多得。
(三)生字變變變
筆者常常讓學生通過用“加一加”或“減一減”的方法,以舊字識記新字。如“床-廣=木,踢-足=易,相+心=想,來-一=米,月+旦=膽,真-八=直”,等等。這樣的游戲難度小,學生參與度高,每當玩這樣的游戲時,課堂的氣氛也特別活躍,當教師肯定學生的答案時,學生也會特別高興和自信。
(四)組字游戲
教師把一個字或幾個字的構字部件打亂順序寫在卡片上,給每個小組發(fā)一份,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盡可能多地組字,然后小組派代表到講臺來展示合作的成果,讓全體學生認讀,評出冠軍組。這體現了保底不封頂的教學思路,學生不僅能組出課本上出現的字,有些學生還能組出許多課外認識的字。
(五)換偏旁編順口溜,巧記形聲字
在一年級的語文教科書中,有很多生字是形聲字,如“晴、清、睛、情”。為了方便學生記憶,筆者為他們編了順口溜:“太陽出來天氣晴,小河湖水水清清,看看風景養(yǎng)眼睛,今天上學好心情?!庇秩鐬榱俗寣W生區(qū)分“漂”“瓢”和“飄”,筆者又編了一個順口溜:“春風拂面柳絮‘飄’,一葉小舟江中‘漂’,葫蘆瓜熟可作‘瓢’?!?/p>
三、學以致用,激發(fā)識字興趣
(一)在閱讀中鞏固和擴大識字量
生字也如我們的朋友,見多了,大家自然也就熟悉了。所以,在開學第一天,筆者便給學生讀了一個短小而有趣的故事,告訴他們,只要學會了認字,我們就可以讀很多有趣的故事。這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也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當然,一開始,學生基本上都要家長陪讀,讀書的時間沒有規(guī)定,但是筆者要求學生做到每天都進行課外閱讀,哪怕十分鐘、八分鐘也好。后來學了拼音,學生也慢慢可以借助拼音來閱讀帶拼音的繪本。由于堅持課外閱讀,對于一些課堂上還沒學過的生字,學生早在課外閱讀中認識了,有的還在日常交流中不經意地運用。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識字
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編寫說明提到:“識字的編排,大力倡導生活識字,通過‘識字加油站’及課后題的相關設計,樹立生活中處處可以識字的理念?!蔽覀兩畹沫h(huán)境本身就是一本巨大的識字課本,走在馬路上,有各種各樣的路牌、交通指示牌等;走進商店,琳瑯滿目的商品架上也標出商品的名稱和價格;回到家吃零食,食品的包裝袋上有食品的介紹;看電視時,生動有趣的廣告往往也是圖文并茂……所以,在日常教學中,筆者常常會結合識字課堂的內容,出示一些生活的畫面,讓學生說出畫面中常見的生字。如果學生說對了,筆者表揚學生識字多、善于觀察、懂得在生活中識字。為了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每隔一段時間,筆者會專門安排一節(jié)課讓學生進行識字分享,他們可以從家里把干凈的食物包裝袋或用品包裝袋帶回來(所帶來的物品都要先經家長檢查,保證物品干凈安全),先讓他們進行小組交流,然后每組派代表出來匯報。雖然這樣會占用一些課堂的時間,但是學生交流時特別興奮,課后,他們進行課外識字的興趣也更濃了,有效地提高了識字效率。
漢字由一個個抽象的筆畫組成,但是只要我們多花心思,把一個個漢字變成一個個有趣的故事或會說話的小精靈,利用新教材的優(yōu)勢,盡可能地挖掘學生的最大潛能,讓識字變得輕松,愉悅,就能讓學生有主動識字的興趣。